002A-網絡通信(以太網)與osi和tcp/ip分層模型介紹

衝突域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如圖是一個10BASE5以太網,每個主機都是用同一根同軸電纜來與其它 主機進行通信,因此,這裏的同軸電纜又被稱爲共享介質,相應的網絡 被稱爲共享介質網絡,或簡稱爲共享式網絡。共享式網絡中,不同的主 機同時發送數據時,就會產生信號衝突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一 般是採用載波偵聽多路訪問/衝突檢測技術(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
CSMA/CD的基本工作過程如下:

  1. 終端設備不停地檢測共享線路的狀態。如果線路空閒,則可以發送 數據;如果線路不空閒,則等待一段時間後繼續檢測(延時時間由 退避算法決定)。
  2. 如果有另外一個設備同時發送數據,兩個設備發送的數據會產生衝突。
  3. 終端設備檢測到衝突之後,馬上停止發送自己的數據,併發送特殊 阻塞信息,以強化衝突信號,使線路上其他站點能夠儘早檢測到衝突。
  4. 終端設備檢測到衝突後,等待一段時間之後再進行數據發送(延時時間由退避算法決定)。
    CSMA/CD的工作原理可簡單總結爲:先聽後發,邊發邊聽,衝突停發 ,隨機延遲後重發。

共享式網絡,多點接入網絡,如HUB(集線器,物理層設備),交換機每個接口。都是一個衝突域
無線局域網ap和ac衝突域(RF,WIFI6)

①、共享式以太網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共享式以太網中,所有的終端主機都處於同一個衝突域中,局域網中的所有接入終端共享總線的帶寬。

②、交換式以太網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在交換式以太網中,交換機的每個端口處於獨立的衝突域中,終端主機獨佔端口的帶寬。
 MAC地址表

廣播域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路由器或三層交換機的三層接口處於獨立的廣播域中,終端主機發出的廣播幀在三層接口被終止。

局域網和廣域網

根據不同的劃分原則,網絡可以分爲不同的類型。如果按照地理覆蓋範圍來劃分,則網絡可以分爲局域網(LocalAreaNetwork,LAN)和廣域網(WideAreaNetwork,
WAN).表給出了二者的比較。

局域網與廣域網的比較

網絡類型 基本特點 使用的技術
局域網 1.覆蓋範圍一般在幾公里之內
2.主要作用是把分佈距離較近(如:一個 家庭內、一座或幾座大樓內、一個校園 或廠區內,等等)的若干端電腦連接 起來
3.不會用到電信運營商的通信線路
令牌總線(TokenBus)
令牌環(TokenRing)
光纖分佈式數據接口(Fiber-Distributed DataInterface,FDDI)
以太網(Ethernet)
無線局域網(WirelessLAN,WLAN)
......
廣域網 1. 覆蓋範圍一般在幾公里以上.可大至幾十、幾百或幾千公里
2.主要作用是把分佈距離較遠(如:跨越城市、跨越國家,等等)的若干局域網連接起來
3.會用到電信運營商的通信線路 使用的技術
Tl/El、TYE-3
X.25
HDLC(High-levelDataLinkControl)
PPP〔Point-to-PointProtocol)
ISDN(IntegratedServicesDigitalNetwork)
FR(FrameRelay)
ATM(AsynchronousTransferMode)
SDH(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

需要說明的是,局域網和廣域網的地理覆蓋範圍並沒有一個嚴格的界限。我們平時在談論局域網或廣域網時,更多的是指局域網所使用的技術或廣域網所使用的技術。我們現在經常所說的以太網和WLAN,便是兩種應用非常廣泛的局域網技術。事實上,局域網技術的種類非常多,如:令牌總線(IEEE802,4)、令牌環(IEEE802巧)、FDDI、DQDB(DistributedQueueDualBus,IEEE802.6)、isoEthernet(IEEE802.9a)、100VG-AnyLAN(IEEE802.]2)等。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及市場的選擇,除了以太網技術和WLAN技術得到了積極的發展和廣泛的應用外,其他所有曾經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局域網技術,幾乎都己經銷聲匿跡,或正處於被淘汰的過程中。對於這些過往的技術,我們不必再去探究其具體的原理細節(除非對網絡技術發展的歷史特別感興趣)。圖簡單展示了令牌總線網絡和FDDI網絡的拓撲形態,姑且算是一種懷舊吧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不同的協議棧用於定義和管理不同網絡的數據轉發規則。

終端與通信設備

DTE英文全稱DataTerminalEquipment,數字終端設備,指一般的終端或是計算機。可能是大、中、小型計算機,也可能是一臺只接收數據的打印機。如路由器
DCE英文全稱DataCircuit-terminatingEquipment,數字通信設備,通常指調制解調器,多路複用器或數字設備。如交換機

知名網絡標準機構

標準機構 說明
國際標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Standardization,ISO ISO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性標化專門機構.是國際標準化領域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織。ISO的任務是促進全球範圍內的標準化及其有關活動,以利於國際間產品與服務的交流,以及在知識、科學、技術和經濟活動中發展國際間的相互合作
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Force, IETF) IETF是全球互聯網最具權威的技術標№化組織,其主要任務是負責互聯網相關技術規範的研發和定。目前,絕大多數的互聯網技術標準都是出自IETF.著名的RFC(RequestForComments)標準系列就是由IETF制定和發佈的
電氣電子工程帥學會(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ngineers,IEEE) IEEE是世界上最人的專業技術組織之一。IEEE成立的目的在於爲電氣電子方面的科學家、工程師、製造商提供國際聯絡交流的場合,併爲他們提供專業教育、提高專業能力服務。屠名的以太網標準叔範就是IEEE的傑作之一
國際電信聯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ITU) ITU是主管信息通信技術事務的聯合國機構,也簡稱爲“國際電聯”或“電聯”
電子工業聯鼎(Electronic Industries Alliance,EIA) EIA是美國電子行業標準制定者之一,常見的RS.232串口標準便是由EIA制定的
國際電工技術委員會(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eal Commission,IEC) IEC主要負責有關電氣工程和電子工程領域中的國際標準化工作.該組織與ISO、仃U、伍等有着非常緊密的合作關係

網絡通信協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 著名的標準:
IEEE 802──局域網及城域網
IEEE 802.11──無線以太網
IEEE 802.2──邏輯鏈路控制
IEEE 802.3──帶衝突檢測的載波偵聽多路訪問協議CSMA/CD(半雙工以太網)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

 以太網歷史
歷史:以太網最早由Xerox(施樂)公司創建。在1980年,DEC、Intel和Xerox三家公司聯合開發成爲一個標準。主流幀包含以太2型802.3類型
類型:以太網是應用最爲廣泛的局域網,包括標準的以太網(10Mbit/s)、快速以太網(100Mbit/s)、1000Mbit/s、10G(10Gbit/s)、40G/100G以太網(已經有200G以太網),採用的是CSMA/CD訪問控制法,它們都符合EEE802.3。
前景:以太網正不斷向廣域網連接領域延伸
優勢:
升級容易:

  1. 升級成本低;
  2. 大多數時候不需要更換基礎設施技術簡單

以太網和局域網
以太網是一種局域網,而局域網卻不一定是以太網,只是由於目前大多數的局域網是以太網,所以一般說局域網,大家都默認爲以太網。
所謂以太網,是一種總線型局域網,是施樂公司創建。局域網的拓撲結構有很多實現方式,有星型、環形、總線型等。但是這些年來的經驗看,以太網,也就是總線型的是最成功的,應用最廣泛的。
題外話:正是由於以太網的成功推廣,才使得它支持的TCP/IP協議隨之成爲雖然不是標準但是卻比標準應用更廣泛的實際標準。

雙工模式

半雙工(half duplex):對講機,同一時間,只能有一個人說話
全雙工(full duplex):如手機,兩個人可以同一時間都說話

<Huawei>
<Huawei>system-view //進入系統視圖
Enter system view, return user view with Ctrl+Z.
[Huawei]sysname lsw1
Feb 15 2020 11:42:32-08:00 lsw1 DS/4/DATASYNC_CFGCHANGE:OID 1.3.6.1.4.1.2011.5.25.191.3.1 configurations have been changed. The current change number is 7, the change loop count is 0, and the maximum number of records is 4095.

[lsw1]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
[lsw1-GigabitEthernet0/0/1]display this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
#
return

[lsw1-GigabitEthernet0/0/1]undo negotiation auto //關閉自動協商
Feb 15 2020 11:43:22-08:00 lsw1 DS/4/DATASYNC_CFGCHANGE:OID 1.3.6.1.4.1.2011.5.25.191.3.1 configurations have been changed. The current change number is 8, the change loop count is 0, and the maximum number of records is 4095.

[lsw1-GigabitEthernet0/0/1]duplex full //修改爲全雙工模式(默認只要接口速率大於等於100M就是全雙工)
Feb 15 2020 11:43:32-08:00 lsw1 DS/4/DATASYNC_CFGCHANGE:OID 1.3.6.1.4.1.2011.5.25.191.3.1 configurations have been changed. The current change number is 9, the change loop count is 0, and the maximum number of records is 4095.

[lsw1-GigabitEthernet0/0/1]duplex half
Error: The port has been configed with speed 1000, please change the speed first.  
[lsw1-GigabitEthernet0/0/1]speed 10 //需要先修改速率才能修改雙工模式

[lsw1-GigabitEthernet0/0/1]duplex half 
Feb 15 2020 11:44:12-08:00 lsw1 DS/4/DATASYNC_CFGCHANGE:OID 1.3.6.1.4.1.2011.5.25.191.3.1 configurations have been changed. The current change number is 11, the change loop count is 0, and the maximum number of records is 4095.
[lsw1-GigabitEthernet0/0/1]

osi參考模型

 ISO(國際標準化組織)頒佈OSI(開放系統互聯)參考模型定義了網絡中設備所遵守的層次結構
 分層結構的優點:
 開放的標準化接口
 多廠商兼容性
 易於理解、學習和更新協議標準
 實現模塊化工程,降低了開發實現的複雜度
 便於故障排除
 一般情況下,勿以設備論層次,協議纔是王道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網絡的本質是傳輸報文

①、物理層

 物理層介質:
− 同軸電纜(coaxial cable):細纜和粗纜
− 雙絞線(twisted pair):UTP、STP
− 光纖(fiber):單模、多模
− 無線(wireless):紅外線、藍牙Blue Tooth、WLAN技術
− 常見標準:10Base-T、100Base-TX/FX、1000Base-T、1000Base-SX/LX
− 常見設備:中繼器、集線器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②、數據鏈路層

 數據鏈路層的功能:
− 編幀和識別幀
− 數據鏈路的建立、維持和釋放
− 傳輸資源控制
− 流量控制
− 差錯驗證
− 尋址
− 標識上層數據
 局域網數據鏈路層分爲LLC子層和MAC子層
 廣域網常見協議:PPP、HDLC、FR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③、網絡層

 編址
 路由
 擁塞控制
 異種網絡互連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一) 路由協議與可路由協議
 可路由協議(routed protocol)定義數據包內各個字段的格式和用途,對數據進行網絡層封裝
 路由協議(routing protocol)在路由器之間傳遞信息,計算路由並形成路由表,爲可路由協議選擇路徑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④傳輸層

 傳輸層功能:
− 分段上層數據
− 建立端到端連接
− 透明、可靠傳輸
− 流量控制
 傳輸層協議:
− 主要有TCP/IP協議族的TCP協議和UDP協議,以及IPX/SPX協議組的SPX協議等。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TCP/IP報文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①、網絡接口層

 負責處理與傳輸介質相關的細節
− 物理線路和接口
− 鏈路層通信
 主要協議
− 以太網/FDDI/令牌環
− SLIP/HDLC/PPP
− X.25/幀中繼/ATM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②、網絡層
 負責將數據包送達正確的目的
− 數據包的路由
− 路由的維護
 主要協議(協議號)
− IP
− ICMP
− IGMP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③、傳輸層

 負責提供端到端通信
− 數據完整性校驗
− 差錯重傳
− 數據的重新排序
 主要協議(端口號)
− TCP
− UDP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④、應用層

 負責處理特定的應用程序細節
− 遠程訪問
− 資源共享
 主要協議
− Telnet
− FTP/TFTP
− SMTP/POP3
− SNMP/HTTP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發佈了114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0 · 訪問量 3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