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交易入門階段:均線伴你同行

衆所周知,均線是最常用的技術指標,所有股民和分析師天天都講天天都看,這個指標對於大家而言再熟悉不過了。

每天大家都在研究均線的支撐位/阻力位,天天盼着均線金叉出現,並且期盼買入信號到來之後就馬上上漲,賣出信號最好能在頂部出現,這樣就能做到抄底逃頂了——雖然這是幻想。

還有人給這個指標加上了很多看似神祕的名字,比如60日均線是“多空分界線”,240日均線是“牛熊分界線”等等。

本文以最常見的號稱牛熊分界線的60日均線作爲切入點,看看這條60日均線是否真的那麼厲害,可以捕捉到牛股,幫助大家賺錢。

 

我們以剛剛過去的2019年爲例,大家想一想平時自己怎麼用60日均線作爲選股依據的?

是不是價格站在60日均線之上就是金叉了?就可以進場買入了?

比如這樣

價格跌破60日均線就得跑了?

比如這樣

好,我們就用這個最簡單、最一般的方法來進行回測!

入場時間:

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1日

入場信號:

收盤價上穿60日均線,金叉就進場買入

倉位:

每隻股票都買1000元

出場信號:

收盤價打穿60日均線,死叉就賣出平倉

股票選擇:

這個地方我估計是對於大多數投資者而言最難的地方,因爲絕大多數投資者往往在選股的時候,要麼是聽信周圍親戚朋友的,要麼是聽信一些股評專家的,聽他們的建議到底能不能賺錢,大家自己的賬戶最清楚,我不做評價,我只想比較客觀的去評價,這個方法本身到底是否有效。

所以,股票池的選擇我用的是全市場滬深兩市所有股票的三分之一,即從深圳000開頭開始升序排列,到滬市的600開頭,取前1000只股票作爲樣本,也只有這樣才能相對客觀的評價這個指標是否有效,不然的話,同樣都出現金叉,有的買有的不買,回測的結果並不能說明方法的好壞。

 

我相信一定有投資者會問我,那爲什麼不用全市場所有股票進行檢驗呢?這樣就不用抽樣了,最全面的反應這個技術指標,這麼做當然沒有問題,只不過我認爲用1000只股票已經足夠反應出這個指標的好壞了,量變不會引起質變。

如果我讓大家每天對1000只股票進行一次觀察,看看哪些股票的收盤價和均線出現了金叉或者死叉,金叉就買入,死叉就賣出。

估計很多投資者都沒想過這麼去交易,原因是大多數投資者根本就沒有這麼多的時間去遍歷1000只股票,所以大多數投資者往往是從自己的自選股池中挑出那些出現金叉死叉的股票,用這種方法作爲替代方案,或者是自己就對某一隻股票從頭到尾的把均線這個時候回測了一遍,覺得沒問題,就把這個方法照貓畫虎的應用到其他股票上去。

不得不說這兩種方法的結果,99%的可能性會出現虧損,爲什麼呢?很簡單,以偏概全。某一隻股票,或者少量的股票池怎麼可能代表大多數股票的走勢呢?

所以虧損是必然的,這也是我在本文中要告訴大家的,回測一個指標好壞的時候,必須最少使用1000只股票,因爲全市場有3800多隻,最少要用三分之一,如果有條件的話,當然是全市場的股票全部使用爲最佳。

我想對於很多投資者而言,怎麼能夠遍歷全部3800多隻股票呢?哪有那麼多時間去做?心中一定有這個問題,解決的方法也很簡單,那就是讓軟件幫我們做,具體怎麼做,不在本文中討論,將來我會逐漸教大家如何開發/回測和優化自己的交易策略。

接下來,我們看看結論吧,看看是不是和大家想的一樣呢?

勝率17.9%,盈虧比0.722,盈利次數344次,虧損次數1583次,全年收益是虧損17.85%,同期滬深300指數上漲35.57%,不僅沒有跑贏大盤,甚至沒有取得正收益。

整體來看,策略不賺錢,而且大多數情況之下都是虧錢,這個結論和大家平時對於60日均線的理解和體會是否相同呢?

我相信對於老股民的話,應該差不多,長期的交易應該會有這個結論,新股民看見這個結論可能會比較驚訝,原來這個指標不是那麼準啊?

那麼問題來了,我想問問大家:

以上的結論是不是就是正確無誤了呢?

是不是60日均線就是一無是處,完全不用看了呢?或者說,既然不能賺錢,我要是根據60日均線反着做是不是就能賺錢了呢?

如果把60日均線換成30日均線會怎麼樣呢?

如果把股票池換成別的會怎麼樣呢?

如果60日均線配合KDJ會怎麼樣呢?

如果,太多如果了……

今後我會跟大家逐漸解答這些問題,也讓大家逐漸明白什麼是真正客觀,正確的分析方法,而不是拍腦袋靠瞎蒙去交易,交易策略是可以客觀衡量和優化的。

大家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留言,我看見之後,會給大家進行解答。

 

 

發佈了28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5 · 訪問量 2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