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面三分情

[見面三分情]是人人都能上口的一句話,我不知道外國是不是有類似的話,不過外國有沒有這句話不重要,因爲我們絕大部份時間都和中國人相處,所以你一定要對這句話有所瞭解,並且善加運用。
  
  這句話是中國人創造出來的,而流傳千百年後,這句話不但沒有消失,反而人人能講,可見這句話相當程度說中了中國人的心理,而絕大多數的中國人也認同這句話的道理。
  
  這句話簡而言之是:人不管彼此關係如何,一旦面對面,總會帶有一些[情份],而不致做得太絕。
  
  有一陣子我常接到一個童書推銷員的電話,我一向厭惡推銷員的死纏不捨,所以電話裏的口氣並不很好。我想,反正他只知道我名字,但沒見過我的面,怕什麼?有一天,這位推銷員找上門來了,雖然他是不告而方,妨礙了我的工作,但我也不便把他轟出去,仍然和他交談了一陣子。過了三個星期,他又來了,他的客氣、謙虛反而讓我不忍起來,和他談了二十幾分鍾,雖然我沒有買他的書,但卻介紹了一個客戶給他。
  
  幾年前,我因一件工作的處理有些疏失,主管大發雷霆,祕書告訴我,他甚至生氣至拍桌子丟杯子,我在聞訊後立即趕去見他,他面猶有慍色,但看到我,慢慢的放鬆了下來,並招呼我坐,向我說明疏失之所在。事完之後我走出大門,祕書小姐小聲地對我說:[我還以爲你這下子慘了呢!]
  
  我的經驗其實就是[見面三分情],雖然我討厭推銷員,但也不至於當面給人難堪,同樣,我的主管雖然對我的疏失很生氣,但也不至於當面丟我茶杯。這到底是人性本就如此,還是中國數千年來儒家教育的結果?何者爲是其實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見面三分情]已成爲中國人普遍有的性格。
  
  不過[見面三分情]還得建立在一個基礎上——你和對方所處的地位至少要對等,也就是,你要尊重對方,對方纔會有[三分情]產生。試想,推銷員如果態度惡劣,我還會跟他談二十分鐘的話嗎?我如果也寒着一張驗去見我的主管,或是出言不遜,他還會平心靜氣地招呼我坐嗎?其次,如果你有求於人,那麼除了尊重之外,還要加上誠懇、謙虛,如果是做錯了事去請罪,更要加一些[待罪]的態度和心情!

  瞭解了中國人的[見面三分情],有很多事情你可以捨棄電話或函件,改用面對面處理,不但可以充分溝通意見,也可提高事情的成功率,甚至改變整個局面!例如:
   ——推銷。
   ——請託。
   ——晉見。
   ——解釋誤會。
   ——請求原諒。
  
  很多年輕人因爲世面不廣,時有畏人之心,不敢交新朋友,不敢見陌生人,遇到問題則逃避,其實如果能善用中國人的[見面三分情],對自己會有很大的幫助。見了面不一定事成,但卻有可能讓你交到了一位新朋友,[見面三分情]的[情]也有這樣的意思哦


發佈了261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5 · 訪問量 51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