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爲什麼會通貨膨脹

    一年來,中國的通貨膨脹非常嚴重。對其原因的分析,也是衆說紛紜,莫衷一是。

  其實,出現通貨膨脹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相對於商品的增長而言,貨幣增加的更多;也就是說,貨幣增發的速度比商品增加的速度快。當然,這個道理反過來也成立:如果一個經濟體遭遇到了重大的破壞,比如戰爭,即使沒有增發貨幣,由於商品生產能力大幅下降,同樣會出現通貨膨脹。

  中國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也應該以此爲基礎進行分析。當然,爲了便於理解,從兩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1、外匯儲備暴增。從07年年初到現在,中國的外匯儲備增加了6000億美元,中央銀行不得不多印48000億元的人民幣,中國的商品生產能力沒有多大的提高,流通中的貨幣卻暴增了這麼多,能不出現通貨膨脹?所以,大量美元流入中國外匯儲備體系是中國出現通貨膨脹的第一個元兇。當然,這些美元是貨幣濫發的結果——否則,如此大數量的美元流入中國,美國應該出現嚴重的通貨緊縮纔對。

  2、進口原材料價格的大幅增長。比如石油、鐵礦石等等。由於這些東西是工業生產和生活中必須要用的基礎性資源,所以,它們的漲價導致了商品生產成本的提高,反映出來就是通脹。其實,進口原材料價格的提高是由於美元濫發造成的,美元多了,原材料的生產沒增加,過多的美元追逐有限的產品,它們能不漲價?所以,中國出現通貨膨脹的第二個元兇還是美元。

  綜合起來看,造成中國出現通貨膨脹的兩個元兇是原來是一個——美元。所以,現在需要思考的問題是,這麼多美元興風作浪是爲了什麼?要搞清這一點,不得不先弄明白貨幣數量與經濟產出的關係是什麼。

  關於貨幣量與經濟產出的關係,這裏有一個公式:MV=PY。M表示一定時期流通中貨幣的平均數量;V表示一定時期單位貨幣的平均週轉次數即貨幣流通速度;P表示商品和勞務的價格指數;P表示商品和勞務的交易數量。這個公式的意思就是:商品交換的結果就是經濟產出(這裏面沒有包括自給自足的那一部分,但是由於那一部分佔經濟體的比例太小,可以忽略)。

  通過這個公式可以發現:當貨幣數量M增加以後,物價水平P也會跟着慢慢提高,這就是通貨膨脹的傳導過程。同樣,在P提高了之後,如果貨幣數量M劇烈減少(即通貨緊縮)了,P則不會跟着立即下降來,仍然需要一段時間纔會降下來。在這期間,因爲M減少了,V不變,P短期內不變,所以Y會減少,也就是說,經濟產出會大幅下降。這也是資本主義國家暴發經濟危機的原因——通貨緊縮。

  對於中國而言,這一次通貨膨脹是被動的,是由於美元作用的結果。所以,如果將來有一天,大量的中國外匯儲備劇減,中國經濟也將會出現嚴重的經濟危機,這是我們必須得提防的。我們要做的,首先就是阻止中國經濟的通貨膨脹繼續下去。要阻止通貨膨脹,必須從兩個方面下手:1、阻止熱錢的繼續流入,2、爭奪大宗商品定價權。要爭奪大宗商品定價權,需要做兩方面的工作:1、介入巴以和談,把油價壓下來;2、參股控股國外大型的原材料生產企業,爭奪世界礦產資源。唯有如此,才能擺脫受制於人的局面。

發佈了9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5 · 訪問量 7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