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專業人士觀點(6)關於學歷

  很早就想寫一篇與此相關的博客,原計劃的副標題應該是“不以偏概全”,今天又在CSDN中看到關於學歷的討論,索性直接用學歷來做副標題。
  關於學歷的討論在CSDN中也是類似於月X貼,只不過沒有語言之爭那麼頻繁罷了。一般我很少參與這類討論,因爲通常幾句話很難講清楚自己的觀點,最多看到拿比爾蓋茨、扎克伯格作類比的時候實在看不過去了表示一下反對意見。
  比爾蓋茨和扎克伯格確實是退學了,算是沒有學歷的代表,不過他們的成功並不是因爲他們沒有學歷。因爲比爾蓋茨沒有學歷可以取得成功,所以你沒有學歷也可以取得成功麼?這個邏輯本身就是錯的,人家從小就是電腦神童,很早就可以寫出很牛X的程序,絕不是我們絕大部分人可以比的。而且比爾蓋茨包括扎克伯格不是無法獲得學歷,人家是哈佛的高才生,爲了創業纔不要那個學歷的。以在中國來對比的話,你得能考上清華北大纔可以和人家稍微比一比。
  關於比爾蓋茨和扎克伯格就不多說了,這些神童們基本上不是我們普通人可比的。換句話說,人家牛頓腦袋被蘋果砸了能夠出來一個萬有引力定律,絕大部分人腦袋被蘋果砸了除了能多出來一個包外,基本上什麼也出不來,被砸得變得更傻也是很有可能的。
  回到學歷和能力上來,很多人通常喜歡用一個問句:學歷和能力哪個更重要?這道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能力當然更重要,工作畢竟要靠能力麼。幾乎沒人敢回答學歷更重要,最多說學歷也很重要,是敲門磚。這個問句其實是一個陷阱,似乎證明了學歷無用論。剛纔想了半天,似乎沒找到更合適的類比的句子,想到幾個也許不那麼貼切的,比如“一級甲等普通話等級證書重要還是普通話說得更標準重要?”,“網球運動員是世界排名重要還是本身實力更要?”,“特級廚師證書重要還是做菜水平更重要?”,“一日三餐重要還是補充營養重要?”
  之所以說那句問句是一個陷阱,就是因爲這句話首先就將能力和學歷對立了起來。學歷是什麼?學歷其實就是代表了你學習的經歷,取得相應的學歷就意味着你受過相應的教育,獲得了該學歷應具備的一些能力。我們不能絕對的說有了學歷就一定具備將來工作的能力,總有一些人是例外(就如同比爾蓋茨是另一個方向上的例外一樣),但普遍來說,具備了某個學歷就具備了能做好相應工作的能力,至少是做好相應工作應具備的基本能力,通過進一步的學習就可以勝任。有些說學歷無用論的人通常稱學歷就是一張紙,這等於抹殺了好多人四年、五年、六年甚至更多年的努力,如果學歷真的那麼簡單的話,國家還弄這麼多學校和老師幹啥,召集幾個辦證的不就行了。
  所有公司、企業的HR們都不是傻瓜,還是那句話,當我們面對現實的時候——你能說誰比誰傻多少?HR們爲什麼要看學歷?其實跟漁民捕魚一樣,大海里面到處都有魚,爲什麼漁民會跑到特定的地點去捕魚?因爲漁民捕魚都是有目標的,這次出海要捕什麼魚基本上都是確定的,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甚至特定的深度某種魚會很多,更容易捕捉到想要的魚。HR看學歷也就是如此,隨便假設幾個數字舉下例子,比如某些職位本科生有80%的人能夠勝任,而專科生只有8%的人能勝任,假如要招8個人的話,你是願意面試10個本科生還是願意面試100個專科生?當然,實際情況可能還要複雜得多,還要考慮工資成本等等,所以未必因爲研究生或者博士生可勝任機率高就以研究生或博士生學歷來限制,但總的來說,誰都願意在更容易找到所需人才的人羣中尋找。如果學歷可以不限制了,那麼是不是也可以不限制專業了呢?很多招聘都是“計算機相關專業本科學歷”這種字樣,認爲學歷不重要的人是否也認爲專業不重要呢?也有一些人不是計算機專業的人具備了一定水平的計算機知識。那麼是不是爲了照顧這一小撮人的感受就把招聘條件改成不限專業不限學歷?這很顯然是不合適的。
  我的觀點很明確,絕大部份的本科學生要比絕大部分的專科學生更有能力,絕大部分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要比絕大部份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計算機水平要高。這就是我所說的不以偏概全的觀點,你不能因爲你是專科畢業然後混得很好或者技術上也很強就證明了本科學歷無用,因爲這只是一個個例。當然,我指的是做相應專業平均水平的工作,因爲所有的本科生、專科生如果去做十以內加減法估計看不出差別來。甚至同樣是本科,一本與二本也是有差別的,原來有211,211氾濫後又有了985,總的來說,這些學校還是比其他學校要好一些。我們工廠的大學生有一本的也有二本的,待遇當然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工作起來還是有差別的。我感受並不特別深,我和我師弟都是一本的,我曾經帶過兩個二本的徒弟(就算是徒弟吧,因爲我是有明確師父的,但後來進入單位的同事通常只是跟着幹,談不上師徒,很多時候我們更喜歡稱我們帶的徒弟爲小弟,我們這些師傅則被稱爲這些人的老大),一個很踏實,一個很浮躁,很巧的是兩個人都是XXXX學院的(我們工廠二本大學生大部分從這個學校出來的),我並不指望這兩個人可以達到或者超過我和我師弟的水平,只要可以本分的完成本專業工作就可以了。那個很踏實的徒弟跟我幹了也就半年多吧,有一個調動的機會,本來是要我們當時的副科長去那個部門,副科長因爲有職位,到那邊也不給提升,所以沒去,後來就要調我去,我呢惰性十足,不願意動,而且相比之下我還是很喜歡我所幹的專業的,所以我也不去,但那個地方確實還是不錯的——至少當時所有人都覺得不錯,於是就推薦了我的這個徒弟去。另一個很浮躁的徒弟幹了兩年多,最後跳槽走了,跟我幹了兩年多應該說專業知識他學會並不多,他甚至都沒有真正用心去研究過一張圖紙,但我想我對他影響還是很大的,我們倆應該算是很好的朋友,儘管在專業上我總是批評他,他不止一次問我他在這裏幹下去是否有前途,我直接告訴他,你不適合在這裏幹,不適合做一個技術人員,後來跳槽到瀋陽,現在做了一個物流經理,至少幹得還算得心應手。好像跑偏了,拉回來。我前面說了我對二本與一本的差別感受並不是特別深,因爲如果你只是應付一下專業的工作,可以說專科畢業也能應付得下來。但後來數次在現場與工人以及其他車間的領導聊天的時候發現了他們眼中的技術人員是很明顯有差別的,他們非常認可一本畢業的這些技術人員(我廠一本畢業的大部分都來源於黑龍江的某個大學),用他們的話說就是XXX的大學生水平還不錯,XX的大學生水平真不行。一次聽到這麼說你可以認爲是個人觀點,但是很多工人、其它單位的領導也都這麼說的時候你就不得不思考一下,我會問他們爲什麼說XXXX學院的學生不行,他們會舉出很多實際的例子來說明。
  再看看我們所裏面各專業的頂尖人物,幾乎全部都是一本畢業的,只有一個人是專科畢業,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實幹成了那個專業的高手,這正好說明了現實的情況——學歷不代表一切,但學歷代表了大部分。學歷低可以做得比學歷高的人更好,只不過能做到這一點的人很少——我們絕大部分人都是不屬於這種少數派的。
  同樣的,還會有很多人批評中國的教育制度,是的,我也認爲中國的教育制度不完善,但我總覺得即便中國的教育制度完善了,那麼能夠上大學獲得各種學位的人絕大部分仍然是現在這些人,只不過可能所有人的總體水平會有所上升而已。就如同過去的科舉,即便是被我們現在狂批的八股文,當年也一樣選拔出了很多優秀人才。
  無論是高考選拔還是企業招聘,都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精確的篩選出全部符合要求的學生或者人才,能夠篩選出大部分符合要求的人才就已經不錯了。不要去埋怨什麼,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即便學歷低只要你真的有能力,那麼也一定會闖出自己的天地,只不過可能付出的辛苦要多一些——也沒什麼不平衡的,算是爲當年唸書時還債好了。如果一直沒發光,那麼先不要怪環境,好好看看自己是不是金子再說,這年頭鍍金的東西也不少。
  寫的還是有點亂。其實我也不是HR,對學歷這事還真沒太注意過,來到我們科室的就都是同事和朋友,真正是否有水平還要在工作中看。但是設想一下我如果是科長或者所長,面對選擇新員工的時候,我也會優先選擇學歷高的人。作爲一個企業或一個部門,真沒有那麼多功夫給那麼多人去測試是否真的具有能力。從一羣人中挑出幾個不符合要求的要比從一羣人中挑出幾個符合要求的要容易得多成本也低得多。
  認可高學歷人羣但不盲目認可每一個高學歷的人,承認有低學歷牛人,但不承認低學歷的都是牛人。
  只看個體,一切皆有可能,但不能因爲一個或少數個體就代表或者否定了整個羣體。
發佈了130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419 · 訪問量 58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