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MI/SPCA評估和技術服務

業務介紹

 

一、背景介紹<?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CMM是“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的英文簡寫,該模型由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軟件工程研究所(簡稱SEI)受美國國防部委託,於1991年研究制定,初始的主要目的是爲了評價美國國防部的軟件合同承包組織的能力,後因爲在軟件企業應用CMM模型實施過程改進取得較大的成功,所以在全世界範圍內被廣泛使用,SEI同時建立了主任評估師評估制度,CMM的評估方法爲CBA-IPI。  CMMI是SEI於2000年發佈的CMM的新版本。CMMI不但包括了軟件開發過程改進,還包含系統集成、軟硬件採購等方面的過程改進內容。CMMI糾正了CMM存在的一些缺點,使其更加適用企業的過程改進實施。CMMI適用SCAMPI評估方法。需要注意的是,SEI沒有廢除CMM模型,只是停止了CMM評估方法:CBA-IPI。現在如要進行CMM評估,需使用SCAMPI方法。但CMMI模型最終代替CMM模型的趨勢不可避免。
  SPCA(又稱“雙模認證”)是軟件過程能力評估和軟件能力成熟度評估的統稱。爲了貫徹國務院18號文件精神,加快發展我國軟件行業,提高國內軟件企業的競爭力,信息產業部會同國家認證認可監督委員會,在研究了國際軟件評估體制尤其是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SEI所建立的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的基礎上,考慮國內軟件產業實際情況,於2001年建立了SPCA評估體系。SPCA所依據的評估標準是我國制定的SJ/T 11234《軟件過程能力評估模型》和SJ/T 11235《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

二、標準特點

 CMM/CMMI/SPCA的思想來源於已有多年曆史的產品質量管理和全面質量管理。Watts Humphrey和Ron Radice在IBM公司將全面質量管理的思想應用於軟件工程過程,收到了很大的成效。SEI的軟件能力成熟度框架就是在以Humphrey爲主的軟件專家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中融合了全面質量管理的思想,以不斷進化的層次反映了軟件過程定量控制中項目管理和項目工程的基本原則。CMM/CMMI/SPCA所依據的想法是隻要不斷地對企業的工程過程的基礎結構和實踐進行管理和改進,就可以克服軟硬件生產中的困難,增強開發製造能力,從而能按時地、不超預算地製造出高質量的軟件產品。

CMM模型的結構如下圖所示:

<?xml:namespace prefix = v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

20064875365.gif

 

CMMI/SPCA模型分爲連續式和階段式兩種。連續式的CMMI模型結構如下圖(SJ/T11234):

 

20064863813.gif

 

階段式的CMMI模型結構如下圖(SJ/T11235):

 

20064897080.gif

 

各模型的等級對應

Level

CMM

CMMI(分級式)/ SJ/T11235

CMMI(連續式)/ SJ/T11234

5

優化中

優化中

優化中

4

已管理

定量管理

定量管理

3

已定義

已定義

已定義

2

可重複

已管理

已管理

1

初始級

初始級

已執行

0

 

 

未完成

CMMI模型由不同的組建組成,以適用於不同的企業和不同的目的。下表爲CMMI模型的組成和適用範圍:

CMMI模型組件

適用範圍

SE/SW

軟件工程、系統工程

SE/SW /IPPD

軟件工程、系統工程、集成產品和過程開發

SE/SW /IPPD/SS

軟件工程、系統工程、集成產品和過程開發、供應採購

培訓課程

評估師、過程改進人員等培訓

SCMPI

評估方法

三、好處/作用

實施CMM/CMMI/SPCA,可以幫助IT企業對軟件/系統工程過程進行管理和改進,增強開發與改進能力,從而能按時地、不超預算地開發出高質量的軟件和系統集成項目,從而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能力。實施CMM/CMMI/SPCA對企業的好處主要體現爲:

第一、能保證軟件開發的質量與進度,能對“雜亂無章、無序管理”的項目開發過程進行規範。
  第二、有利於成本控制。因爲質量有所保證,浪費在修改、解決客戶的抱怨方面的成本會降低很多。現在絕大多數情況是缺少規範制度,只是求快。項目完成後,要花很多時間修修補補,費用很容易失控。
  第三、有助於提高軟件開發者的職業素養。每一個具體參與其中的員工,無論是項目經理,還是工程師,甚至一些高層管理人的做事方法逐漸變得標準化、規範化。
  第四、能夠解決人員流動所帶來的問題。公司通過過程改進,建立了財富庫以共享經驗, 而不是單純依靠某些人員。
  第五、有利於提升公司和員工績效管理水平,以持續改進效益。通過度量和分析開發過程和產品,建立公司的效率指標。
  等等。

我國政府一直重視軟件和IT產業的規範和發展,強調提高我國軟件開發和軟件產品質量的重要性。國務院 “18號文件” 《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明確提出鼓勵軟件出口型企業軟件能力成熟度認證,其認證費用通過中央外貿發展基金適當予以支持。目前各省市高新區、軟件園或信息產業主管部門大都有對通過CMM/CMMI/SPCA評估的企業給予資金獎勵的制度。特別是SPCA評估得到了中國政府的直接支持,反映了政府大力支持和推動我國軟件業發展的政策導向。可以相信對於通過SPAC評估的企業將得到更多得政策支持。

四、適用範圍

CMM/CMMI/SPCA評估爲軟件開發、外包和系統集成(IT)企業提供了業界最佳實踐,有利於這些企業提升管理水平,增強競爭能力。
  根據企業的業務及產品情況。一般可按如下原則選擇:
  1) 國內軟件開發企業:CMMI-SW和SPCA
  2) 軟件外包企業(特別是承包美國軟件項目):CMM或CMMI-SW
  3) 系統集成企業:CMMI-SW/SE
    4) 在國際市場競爭中顯示軟件過程能力:CMM或CMMI
  5) 內部軟件過程改進:SPCA,因爲評估成本較低
  6) 承擔較多政府項目和國內項目:SPCA,有利於享受信息產業政策

五、基本條件

(a) 評估機構及人員要求:開展CMM/CMMI評估必須是SEI授權的合作機構,評估活動由SEI授權的主任評估師進行,並遵守SEI發佈的評估需求(ARC)和評估方法(SCAMPI);開展SPCA評估必須得到信息產業部和國家認證認可委員會的批准,評估過程遵守國家發佈的SPCA評估方法。
  (b) 對於CMM/CMMI評估,一般要求企業的項目或產品活動應能覆蓋所申請CMM/CMMI等級的要求;而對於SPCA評估,一般要求爲:企業成立5年以上,軟件開發人員20人以上,評估項目和人員覆蓋率達到70%。

六、基本流程

CMM/CMMI/SPCA實施的基本流程如下:
  基礎培訓-->差距分析-->文件評審-->項目試點-->制度化-->預評估-->最終評估
  其中制度化過程的時間一般不低於6個月。

七、基本步驟

企業實施CMM/CMMI/SPCA的基本步驟爲:
  CMM/CMMI培訓→成立SEPG、SQA組→建立和完善文件體系→試點實施→推廣並制度化→參加預評估→參加、準備最終評估→持續改進。

 

業務流程

CMM/CMMI/SPCA業務流程

 

20064851718.gif

評估方案建議:在初步調研的基礎上,制定支持與評估整體方案,內容包括評估的可行性分析,CMM/CMMI/SPCA實施過程和目標,所需費用及優惠,賽寶的能力和經驗等內容。

與企業溝通:針對評估方案與企業進行充分地溝通,研討具體實施方法和細節,形成具體評估實施方案。其內容包括:各實施階段的主要任務,職責,成果;項目管理的方法;項目進度等內容。
簽訂合同:與企業商討合同的商務條款。

 

---------------

轉自賽寶服務

---------------

發佈了35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 · 訪問量 15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