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命令——ll詳解

一、ll命令

ll並不是linux下一個基本的命令,它實際上是ls -l的一個別名。

Ubuntu默認不支持命令ll,必須用 ls -l,這樣使用起來不是很方便。

如果要使用此命令,可以作如下修改:
打開 ~/.bashrc
找到 #alias ll=’ls -l’,去掉前面的#就可以了。(關閉原來的終端才能使命令生效)
這樣個人用戶可以使用ll命令,當切換成超級用戶後,使用ll命令時提示找不到命令,那是因爲你只是修改了個人用戶的配置,所以,切換成root後做相同的操作即可解決問題。
啓示:我們可以通過修改~/.bashrc添加任何其他的命令別名。

 

二、ll命令結果說明

drwxr-xr-x   2 root root 48 2013-11-27 16:34 test/

第一個欄位,表示文件的屬性。Linux的文件基本上分爲三個屬性:可讀(r),可寫(w),可執行(x)。

這裏有十個格子可以添(具體程序實現時,實際上是十個bit位)。

  第一個字母表示文件類型,

        ”-”,普通文件.

        ”d”目錄,字母”d”,是dirtectory(目錄)的縮寫.

        “l”符號鏈接。請注意,一個目錄或者說一個文件夾是一個特殊文件,這個特殊文件存放的是其他文件和文件夾的相關信息.

        “b”塊設備文件。

        “c”字符設備文件。

緊接着的3*3個字符分3組,各指示此文件的讀、寫、執行權限,對於owner、group、others而言。
因爲Linux是多用戶多任務系統,所以一個文件可能同時被許多人使用,所以我們一定要設好每個文件的權限,其文件的權限位置排列順序是(以-rwxr-xr-x爲例):    
   rwx(Owner)r-x(Group)r-x(Other)       
這個例子表示的權限是:使用者自己可讀,可寫,可執行;同一組的用戶可讀,不可寫,可執行;其它用戶可讀,不可寫,可執行。
另外,有一些程序屬性的執行部分不是X,而是S,這表示執行這個程序的使用者,臨時可以有和擁有者一樣權力的身份來執行該程序。一般出現在系統管理之類的指令或程序,讓使用者執行時,擁有root身份。 

第二個欄位,表示文件個數。如果是文件的話,那這個數目自然是1了,如果是目錄的話,那它的數目就是該目錄中的文件個數了。

第三個欄位,表示該文件或目錄的擁有者。若使用者目前處於自己的Home,那這一欄大概都是它的賬號名稱。

第四個欄位,表示所屬的組(group)。每一個使用者都可以擁有一個以上的組,不過大部分的使用者應該都只屬於一個組,只有當系統管理員希望給予某使用者特殊權限時,纔可能會給他另一個組。
第五欄位,表示文件大小。文件大小用byte來表示,而空目錄一般都是1024byte,當然可以用其它參數使文件顯示的單位不同,如使用ls –k就是用kb萊顯示一個文件的大小單位,不過一般我們還是以byte爲主。  

第六個欄位,表示最後一次修改時間。以“月,日,時間”的格式表示,如Aug 15 5:46表示8月15日早上5:46分。

第七個欄位,表示文件名。我們可以用ls –a顯示隱藏的文件名。

修改文件權限用,chmod命令

常用的linux文件權限:
444 r--r--r--
600 rw-------
644 rw-r--r--
666 rw-rw-rw-
700 rwx------
744 rwxr--r--
755 rwxr-xr-x
777 rwxrwxrwx
從左至右,1-3位數字代表文件所有者的權限,4-6位數字代表同組用戶的權限,7-9數字代表其他用戶的權限。
而具體的權限是由數字來表示的,讀取的權限等於4,用r表示;寫入的權限等於2,用w表示;執行的權限等於1,用x表示;
通過4、2、1的組合,得到以下幾種權限:0(沒有權限);4(讀取權限);5(4+1 | 讀取+執行);6(4+2 | 讀取+寫入);7(4+2+1 | 讀取+寫入+執行)
以755爲例:

 

發佈了91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92 · 訪問量 13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