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IBM 2010年策略:緊貼中國政府,狠推雲計算 ---學學IBM在中國的賺錢之道!!!!

當去年IBM大中華董事長錢大羣在年會上首次拋出智慧地球概念時,舉衆一片譁然。儘管從15年前的電子商務概念,到隨需應變,被公認爲是概念大師的IBM一直引領着產業風潮,但去年年會現場的分析師和媒體,依然對智慧地球這個龐大而虛幻的概念一頭霧水。

一年後,隨着物聯網概念興起,各地方政府、行業主管部門也早把智慧掛在嘴邊。去年是預言,今年是收穫期,昨天,錢大羣在IBM2010年新戰略發佈會上宣佈,儘管去年全球金融危機,但IBM在智慧地球戰略的趨動下,全球全年淨收入134億美元,增長9%,IBM中國也實現了10%的增長。而IBM內部人士向記者透露,IBM今年最重要的策略就是緊貼中國政府,狠推雲計算。

吃透政策,緊盯政府投資

去年是IBM在華加速研發投入的一年,IBM建立了全球鐵路創新中心、電子政務創新中心、中國分析決策中心,不久前還成立能源和公用事業解決方案中心。

從IBM的投資脈絡不難看出,IBM一直覬覦中國四萬億基建大餐,以鐵路爲例,2009年是國家對鐵路投資最多的年份,達到7000億元。中國鐵路通車裏程由2008年的世界第四,上升爲2009年年末的世界第二。未來幾年,各地方政府基礎設施建設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包括高鐵、城際輕軌和地鐵在內的軌道交通系統,面對此超級大餐,IBM組織專門研發班子爲鐵路服務。

除了鐵路投資,電力和能源是IBM另一個重點。據悉,2010年的電網投資將在2700億元左右,而未來電網智能化建設的投資總額預計將達到4000多億元,可能還會有追加,所以除了去年投資新奧能源外,趕在中國《新能源行業振興規劃》出臺之前,IBM能源和公用事業解決方案中心不久前也落地北京。

而跟隨中國西部大開發新十年規劃,IBM兩天前設立IBM大中華區軟件集團華西區,並在西安建立IBM中國開發中心、IBM全球分析軟件實驗室和IBM區域軟件成長中心。

智慧地球將進入收穫期

IBM新興市場總經理李博諾先生向記者介紹,2010年IBM全球發展關注的重點,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首先是業務分析,若想打贏數據之戰,分析、洞察是關鍵;第二個領域是雲計算和新一代數據中心,隨着業務的增長和計算力的提高,數據中心從實體走向網絡已是大勢所趨,但安全性和可靠性隨之成爲關注話題;第三個是關注新興市場,從中發現更多機遇;此外就是智慧的地球,今天,超過25%的研發項目與智慧的地球相關,我們正在加大這一比重,使其達到50%以上。

按李博諾規劃,2010年,IBM將繼續與各城市交流智慧城市落地方案,合作的重點將關注公共安全、食品藥品安全、電力、醫療衛生、水資源管理、交通、服務型政府等方面。

李博諾舉了個例子,如IBM與山東省科技廳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聯合成立山東先進技術研究院,先期重點在農村信息化(虹計劃)、食品安全、光伏技術等領域合作。

而世博會無疑是IBM的一大秀場,作爲上海市博會的高級贊助商,IBM承擔了全部信息化系統總集成平臺的設計實施,並提供用戶體驗設計、信息化的諮詢服務及先進的硬件設備和軟件系統,將智慧的城市理念,灌輸到世博會每一環節。

在論壇上,香港地鐵公司的CIO賴錫璋現身說法,如何通過技術手段,使日運送旅客人次超過400萬人次的香港地鐵列車的準點率達到99.7%,目前香港地鐵是全球極少數全面商業運作並能有盈利的地鐵公司。據悉,IBM在香港地鐵的經驗也被用到廣州地鐵項目上。

視點

無錫經驗

據無錫高新區的管委會副主任朱曉紅介紹,無錫高新區爲了差異化競爭,吸引更多中小企業,打造了八大公共服務平臺,其中公共技術平臺就是採用了IBM的雲計算解決方案,當時對於IBM來說,也急需要在中國樹立雲計算的標杆企業,改變雲計算停留在概念炒作的階段。

雙方一拍即合,IBM中國研究院派出研發團隊進駐園區,據IBM內部人士透露,IBM沒指望在這項目上能賺到錢,屬於半賣半送,包括我要不鏽鋼網及德立軟件等採用租用模式,省去了自建數據中心的中小企業開始在園區快速成長。

發佈了21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0 · 訪問量 3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