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與飲食

 
http://www.sina.com.cn 2004/10/10 13:44  新浪教育

  理查德·M.雷思塔克在《大腦:最後的新領域》提示:大腦功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早餐吃什麼。

  大腦中有萬億個神經細胞不停地進行着繁重的活動,飲食在大腦正常運轉中發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成年人的大腦只佔總體重的2%,但它要用掉總能量的20%。供給大腦低能量食物,它就會運行不力;供給高能量的食物,它就能流暢、高效地工作。

  因此,知道供給大腦正確的“大腦食物”,是提高學習能力的起始步驟之一。

  一、大腦營養

  有些食物不僅有助於發展智力,使思維更敏捷,精力更集中,增強記憶力,全面提高學習能力,激發人的創造力和想像力,而且還可以幫助人應付壓力,克服因思維遲鈍引起的鬱悶情緒,消除疼痛。

  1乙酰膽鹼和卵磷脂

  美、英、加等國最近研究指出,大腦功能、記憶力強弱除靠積極的鍛鍊和掌握記憶的規律外,與大腦中乙酰膽鹼含量密切相關。

  乙酰膽鹼是食物中的卵磷脂消化後釋放出的膽鹼,再通過血液循環被腦組織細胞吸收,再與醋酸結合而生成的,有增強記憶力的作用,效果可持續4~5個小時。有節律地供給足夠的膽鹼,可以避免60歲左右的老人常患的記憶力衰退症,對各年齡段的人的記憶力衰退均有改善作用。

  在考試前約一個半小時進食富含卵磷脂的食物,可使人更添勝算。試驗表明,卵磷脂可使人的智力提高25%。

  膽鹼含量豐富的食物有:大麥芽、花生、雞蛋、小牛肝、全麥粉、大米、鱒魚、薄殼山核桃等。

  2蛋白質

  充分的蛋白質是大腦功能的必需品。許多國際象棋冠軍在令人精疲力竭的比賽開始前,飲食都以蛋白質爲主。蛋白質,尤其是魚,是重要的健腦食品。但是在正餐時,是先吃魚還是先吃碳水化合物呢?蛋白質中的兩種競爭的氨基酸--硌氨酸和色氨酸競先進入大腦發揮作用。最先進入大腦灰質細胞的起整體影響作用。

  硌氨酸對敏銳的思維、長期記憶、回憶以及總的清醒程度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如果先到達大腦,就會刺激大腦連續幾個小時保持精神高度集中,思維非常清晰,戰勝緊張及抑鬱。

  色氨酸能導致睡眠、全面減慢神經傳遞及反應速度,如果先到達大腦,就會產生瞌睡、懶散的精神狀態,導致智商暫時下降,這就是爲什麼在豐盛的午餐後容易昏昏欲睡的原因。

  如在飯後想保持專心警醒,要先吃蛋白質食品,後吃碳水化合物,即先吃魚,後吃土豆、主食;如飯後想鬆弛一下或小睡一會兒,那就先吃主食。先吃什麼是膳食即時影響腦力的關鍵。如果腦力工作者需整天保持頭腦敏銳,就要以高蛋白早餐開始,午餐就應是高蛋白質、低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食物後吃。

  在海產品、豆類、禽類、肉類中含有大量硌氨酸,這是主要的大腦刺激物質;而在穀類、麪包、乳製品、土豆、麪條、香蕉、葵花籽等食品中含有豐富的色氨酸,雖然也是人腦所需要的食物,但往往在一定時間內有直接抑制腦力的作用,食後容易引起睏倦感。

  3葡萄糖

  大腦每天需要100~150克的糖。但神經系統中含糖量很少,必須靠血液隨時供給葡萄糖。當血糖下降時,腦的耗氧量下降,輕者會感到疲倦,不能集中精力學習,重者會昏迷。

  尤其容易發生在不吃早餐者身上。新鮮水果和蔬菜、穀類、豆類含有豐富的葡萄糖。

  4維生素

  維生素A、B、C對抽象思維和良好的記憶很有幫助。

  維C被稱爲腦力泵,是最高水平的腦力活動所必需的物質,可以提高約5個智商指數。

  大腦對維C的需求比人體所有其他部位需求的總量多出近15倍。腦內維C的濃度比其他部位高出100倍以上。嚴重缺乏維C,會表現出輕微的壞血病症狀,長期憂鬱、暴躁易怒、疲乏勞累,心理模糊。由於人體本身並不產生維C,所以只能通過飲食來獲取。

  缺乏維B1,會導致抑鬱狀態,一次研究中發現,精神病院的神經錯亂病人裏有1/4缺乏維生素B1;缺乏維生素B2,即使是心理穩定的人也會出現憂鬱、暴躁及恐懼症狀;缺乏維生素B6,會降低血清素,而血清素較少就會導致抑鬱症;缺乏維生素B12,表現爲情緒失控或長期疲乏,易被誤認爲是早衰。

  維E是腦功能衛士,保護神經細胞膜和腦組織免受破壞腦力的自由基的侵襲,延長壽命,減緩衰老。含量豐富的食物有堅果油、種籽油、豆油、大麥芽、穀物、堅果、雞蛋及深色葉類蔬菜。

  維A也保護大腦神經細胞免受自由基侵害。含量豐富的食物有動物肝臟、魚油、胡蘿蔔、菠菜、散葉甘藍、甘薯、南瓜、杏、番木瓜等,以及所有的黃色或橙色蔬菜。

  維生素嚴重缺乏者可服藥補充,但應遵醫囑,不可過量。

  5礦物質

  一定礦物質也是活躍大腦的必要元素。鈉、鋅、鎂、鉀、鐵、鈣、硒、銅可以防止記憶退化和神經系統的衰老,增強系統對自由基的抵抗力。許多水果、蔬菜都含有豐富的礦物質。

  缺鐵會減少注意、延遲理解力和推理能力的發展,損害學習和記憶,使學習成績下降;缺鈉會減少大腦信息接收量;鋅能增強記憶力和智力,防止老年癡呆,缺鋅可使人昏昏欲睡,萎靡不振,兒童發育停滯;缺鉀會厭食、噁心、嘔吐、迷睡;鈣可以活躍神經介質,提高記憶效率,缺鈣會引起神經錯亂、失眠、痙攣;缺鎂,人體卵磷脂的合成會受到抑制,引起疲憊、記憶力減退。

  二、增強記憶的食物

  一些健腦食品,其實是常見的物美價廉之物。如蛋黃、大豆、瘦肉、牛奶、魚、動物內臟(心、腦、肝、腎)及胡蘿蔔、穀類等。這些食物不僅含有豐富的卵磷脂,且容易消化,對兒童腦髓的發育也有積極的作用。

  1牛奶。富含蛋白質、鈣及大腦必需的維生素B1、氨基酸。牛奶中的鈣最易吸收。用腦過度或失眠時,一杯熱牛奶有助入睡。

  2雞蛋。被營養學家稱爲完全蛋白質模式,人體吸收率爲99.7%。而牛奶爲85%,牛肝爲77%,豬肉爲74%,牛肉爲69%。雞蛋蛋白質中,主要爲卵蛋白和卵球蛋白,包括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與人體蛋白質組成相近。雞蛋脂肪含量11.6%,主要集中在蛋黃,極易被人體吸收,含大量大腦所需的卵磷脂、甘油三酯、膽固醇和蛋黃素。正常人每天一個雞蛋即可滿足需要。

  記憶力衰退的人每天吃5~6個,可有效改善記憶(不適宜膽固醇高的人)。孩子從小適當吃雞蛋,有益發展記憶力。

  3魚類。可以向大腦提供優質蛋白質和鈣。淡水魚所含的脂肪酸多爲不飽和脂肪酸,能保護腦血管,對大腦細胞活動有促進作用。魚顯著的健腦功效還表現在一種叫ω-3的魚油脂肪酸,這是市場上許多健腦食品如深海魚油的主要成份。

  4貝類。碳水化合物及脂肪含量非常低,幾乎是純蛋白質,可以快速供給大腦大量的硌氨酸。因此可以大大激發大腦能量、提高情緒以及提高大腦功能。以貝類作開胃菜,能最快地提高腦力。但是貝類比魚類更容易積聚海洋裏的毒素和污染物質。

  5味精。主要成分是穀氨酸鈉,是參加腦代謝的唯一氨基酸,會增加腦內乙酰膽鹼,能促進智力發育,維持和改進大腦機能,改善記憶力。

  6花生。花生等堅果富含卵磷脂,常食能改善血液循環、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腦血栓形成,可延緩腦功能衰退、增強記憶、延緩衰老,是名符其實的“長生果”。

  7小米。所含維B1和B2高於大米1~15倍。臨牀觀察發現,吃小米有益於腦的保健,可防止衰老。

  8玉米。玉米胚中富含多種不飽和脂肪酸,有保護腦血管和降血脂作用。穀氨酸含量較高,能促進腦細胞代謝,具有健腦作用。

  9黃花菜。黃花菜可以安神解鬱,但不宜生吃或單炒,以免中毒,以幹品和煮熟吃爲好。

  10辣椒。維C含量居蔬菜之首,胡蘿蔔素和維生素含量也很豐富。辣椒所含的辣椒鹼能刺激味覺、增加食慾、促進大腦血液循環。“辣”味還是刺激人體內追求事業成功的激素,使人精力充沛,思維活躍。生吃效果更好。

  11菠菜。含豐富的維A、C、B1和B2,是腦細胞代謝的最佳供給者之一。它還含有大量葉綠素,也具有健腦益智作用。

  12橘類。橘子、檸檬、廣柑、柚子等含有大量維A、B1和C,屬典型的鹼性食物,可以消除大量酸性食物對神經系統造成的危害。考試期間適量吃些橘子,能使人精力充沛。

  13菠蘿。含豐富維C和微量元素錳,而且熱量少,常吃有生津提神、提高記憶力的作用。

  14胡蘿蔔。可以刺激大腦物質交換,減輕背痛的壓力。

  15油梨。含大量的油酸,是短期記憶的能量來源。正常人每天半個油梨即可。

  16海藻。含有豐富的葉綠素、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可以改善記憶力和注意力。

  三、健腦草藥:

  最近,英國研究發現,銀杏葉和人蔘具有加速人的反應能力、提高記憶力和集中精力的功效。研究人員給受試者服用這兩種草藥,結果表明,服用銀杏360克或人蔘400毫克,就可增強記憶力。

  銀杏。地球上最古老的樹種,已有3億年曆史,銀杏(白果)葉一直被中醫當作補腦藥。它能促進大腦微毛細血管循環,增加大腦的供氧量,迅速增強大腦的警醒性,提高短期記憶,治療記憶喪失、意志消沉、頭暈目眩耳鳴,預防癡呆症。現在歐洲各國每年開出價值5億美元銀杏葉提取液的處方。

  人蔘。在我國一直是健康長壽補品之王,對大腦的功效與銀杏相仿。可以調節人體所有生理系統,平衡血糖,促進代謝,調節心率,平衡血壓。因爲人蔘能提高一種對情緒和記憶很重要的神經遞質水平,所以它能使人集中精力,頭腦警醒,思維敏捷高效,增強短期記憶、長期記憶力,提高學習能力。特別是在緊張、疲勞、工作過度的情況下,人蔘能起到鎮靜、消除疲勞、調節情緒、增強抗緊張、壓力的能力、提高腦功能的作用。

  薄荷。能防止大腦血液循環受阻,強健、穩定神經,提高注意力,集中精力、高效地完成工作。學生考前服用可取得較好成績。

  黃芩。一種高效神經鎮定劑,可防治失眠和神經性緊張。

  四、不良飲食習慣及環境污染損害記憶力

  丹海姆·哈爾曼博士提出,人體有一種叫自由基的物質,可能是導致人體器官衰退的主要因素。它能異化脫氧核糖核酸(DNA),通過脫氧對大腦產生損傷,使神經細胞窒息而死,導致許多衰老跡象,如記憶力下降、早老性癡呆、皮膚乾燥、皺紋增多、老年斑、關節炎、白內障、動脈硬化、癌症及中風。

  1環境污染使得自由基到處可見。如X光、微波、核輻射,有毒重金屬(如在民用水中發現的鋁、鎘)、煙霧、食物化學添加劑、香菸產生的煙、汽車廢氣、氫化處理植物油和人造不飽和脂肪代用品,比如人造奶油、催化加氧植物油、不含乳製品的奶油、多數瓶裝沙拉調料,以及質量低劣的食用油。

  一吃進這樣的產品(加工過的食品、飯店及快餐店食品),它們就在人體中形成自由基。用這樣的油高溫加工食品(如炸薯條),會使其氧化速度加快,釋放更多的自由基。而大部分自由基都會進入大腦,大腦是人體最容易受到自由基攻擊的部位。

  因此,改掉不良飲食習慣,抵制由於污染帶來的對大腦的損害,是需要我們特別關注的。

  2高脂肪食品:加拿大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高脂肪飲食可能會損害記憶及注意力集中能力。實驗證明,吃高脂食物的老鼠,無論在記憶、學習及注意力集中能力方面,都明顯減弱。 經過3個月後,學習及記憶會出現各種嚴重功能障礙。

  3菸酒:過量飲酒和吸菸會破壞大腦細胞合成蛋白質,造成記憶力衰退。

  美國一位腦科學家曾對自己進行實驗,研究飲酒對反應速度的影響,發現喝一瓶紅葡萄酒前後,反應快慢相差近3倍。

  酒精可以在大腦中產生一種脂肪酸化合物,使人進入迷醉狀態,不僅降低人的反應速度,而且襲擊語言、情緒、記憶。長期嚴重酗酒的人,會造成記憶力嚴重衰退,想要恢復記憶,需要8年的時間。

  菸民每吸一支香菸,會減少體內25毫克的維生素C。

  4避免受到重金屬污染的水和食物。鉛、鋁等重金屬一旦進入人體,是很難排出體外的,長期攝入,會造成早老性癡呆。因此,長期用鋁製餐具、炊具,或喜愛食用加入明礬的食物,如油條、粉條等,會增加體內鋁含量。而過量食用含鉛的松花蛋會造成鉛中毒。同樣,喝水也應避免污染,最好喝比較純淨的水。

  5關注電磁污染:

  我們日常環境中的電磁污染都可引起思維混亂、記憶模糊、抑鬱和腦功能受損。如空調、電視、電腦。美國科學家測試發現,當向被試者釋放一種家電很普通的微弱電磁場時,他們的短時記憶下降了。前蘇聯的測試表明,低頻電磁場可引起多動症和干擾睡眠習慣,損害記憶和邏輯思維。

  來自電視廣播發射塔、高壓電線、機場、雷達、家電的輻射,會產生電子煙霧,可影響記憶,導致學習能力喪失、大腦和行爲混亂、造成抑鬱症。

  目前,人們關注的還只是廢物、廢水、廢氣、農藥等有形的污染, 21世紀將更加關注電磁污染給人們帶來的危害。消除電磁污染也將成爲整個社會、以至全球的共同課題。

  6暴飲暴食:過飽使身體和腦神經都處於疲勞狀態,所以會“飽乏”,長期過飽影響智力發育。

  7長期食用快餐和方便食品營養不足或單調,影響身腦健康。

  8長期服用安眠藥、鎮靜藥,會對大腦造成損害。

  9狼吞虎嚥和食不厭精:食物一精,就變得細膩、柔軟、口感好,便於咀嚼和吞嚥。然而,專門吃柔軟的食物對大腦並無好處。有位營養學家將一隻小猴的左牙齒全部拔掉,保留右邊牙齒。半年後,小猴牙齒健在的右邊大腦發育正常,而缺了牙齒的左邊大腦卻已萎縮。這個實驗證明,大腦若不加以刺激就會退化、萎縮。

  當人咀嚼硬物或咀嚼速度加快時,大腦的血流量明顯增多,有牙和無牙老年人的腦血流量可以相差30%。良好的咀嚼功能可以保證大腦的供血,保持大腦的正常思維活動。

  因此,在餐桌上最好配備一些比較硬的食物,別讓牙牀太輕鬆,這樣才有利於激活腦細胞,防止它因“懶惰”而過早地衰老、退化。對於那些牙齒本來就不太健全的人,或者吃起飯來狼吞虎嚥來不及嚼爛就一口吞下的人,應該細嚼慢嚥,有意識地增加咀嚼的力度,或嚼口香糖,也可以達到健腦的目的。


發佈了21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 · 訪問量 4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