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和摩根斯坦利的關係(轉載自人米網)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

JP摩根(摩根大通)與摩根斯坦利(大摩)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Co)爲全球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由大通銀行、J.P.摩根及富林明集團在2000年完成合並。 J.P.摩根早先作爲一家英國的商人銀行由JohnPierpontMorgan的父親在倫敦建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公司對包括美國鋼材、通用電器以及美國電話電報等一些知名企業最初的建立構造及融資起了重大作用。

摩根銀行最早可追溯到1838年,美國商人George Peabody開設的一倫敦私人銀行,從而建立了摩根家族。1864年,合夥人Junius S. Morgan收購了該公司並改名爲J.S.摩根公司,1861年,Junius的兒子J.Pierpont Morgan建立了JP摩根公司。1870年,JP摩根向在普法戰爭中陷入困境的法國政府大膽提供了1000萬英鎊的貸款,從而建立了爲各國政府擔任融資顧問的地位。

受到《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的壓力,1933年,美國銀行法要求美國國內銀行與證券業務分離,爲了遵循這一法規,JP摩根選擇繼續從事商業銀行業務,而一些高級合夥人和職員另起爐竈成立了摩根斯坦利公司。70年前的1935年春天,在緬因州岸邊的小島農場裏,摩根財團做出了不可變更的決定:將摩根銀行拆分成兩部分:


一部分爲JP摩根,繼續從事傳統的商業銀行業務;

JP Morgan Chase,世界大型商業銀行之一,於2000年9月13日位於紐約的美國大通曼哈頓銀行和摩根銀行合併而成。在同年12月獲得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批准。

JP Morgan Chase是通過1999年及2000年逐步合併JP摩根(JP Morgan)、美國大通銀行(Chase)、Hambrecht & Quist、OrdMinnett、羅拔富林明有限公司及畢根集團六家各具專長的著名公司而成立的。合併後,它的英文名字叫JP Morgan,據該公司一位人士介紹,考慮到大通銀行(Chase)在中國以及亞洲有相當市場基礎,中文譯名摩根大通。


另一部分被分離出成立一家完全獨立的投資銀行,名叫摩根斯坦利。




當時有20人走出摩根銀行組建了摩根士丹利,高級職員幾乎完全掌握了50萬美元的普通股,真正的啓動股本金是700萬美元沒有投票權的優先股。在公司開業的頭天晚上,一個看門人準備了一張桌子來接受客人的鮮花。第二天他來上班時發現,摩根士丹利公司門前的街道已經擺滿了200多個花籃。摩根士丹利的競爭者和華爾街的同僚用這種方式表達了他們的敬意。

第一個星期內來談業務的公司太多了,以致於當一個大公司的董事長來談融資一事的時候,哈羅德·斯坦利說:“讓他下星期再來吧”。在開業的第一年裏,摩根士丹利令人咋舌地接手了10億美元的發行業務,席捲了1/4的市場份額。當時公司只有20名員工。

從1935年到1970年,大摩一統天下的威力令人側目。今後再也不會有哪個投資銀行能與之相提並論。它的客戶囊括了全球十大石油巨頭中的6個,美國十大公司的7個。當時惟一的廣告詞就是“如果上帝要融資,他也要找摩根士丹利。”

因此,有人說“摩根士丹利繼承了美國歷史上最強大的金融集團——摩根財團的大部分貴族血統,代表了美國金融巨頭主導現代全球金融市場的光榮歷史。”因此,《摩根財團》一書認爲“摩根的戰略就是使得客戶感覺到自己獲准加入了一傢俬人俱樂部,而其賬戶就相當於貴族社會的成員卡一樣。”


背景資料

摩根財團(摩根士丹利和JP摩根的前身)從維多利亞時代的默默創業開始,在美國乃至全球金融市場上叱吒風雲200多年。摩根財團的歷史幾乎就是美國以至全球在摩根所處時代的金融發展史。

作爲美國金融成功的豐碑,200年間,摩根財團一直屹立於美國十大財團的核心地位,而其他財團則不斷進入或者被擠出十大財團之列。

在華爾街和倫敦金融區的歷次大危機中,摩根財團擔當美國央行的角色時間長達150年。

伴隨着全球資本市場的興盛,在1933年之後,被拆分出來的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一直被國際金融界認爲是繼承了摩根財團的霸主地位。 
發佈了26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14 · 訪問量 25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