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婚後爲何會對婚姻心生倦意?

所有走進婚姻的男女,都是在婚禮的殿堂面對主婚人發問開始的,“當他(她)不再富有,不再怎樣怎樣,你是否還愛她(他)?”回答都是“我愛他(她)!”新婚後的他們,都努力拾掇着家務,務求一個嶄新的開端,這種積極的姿態多麼感人。人生若能常態地保持這種姿態,那該多好哇!可惜,隨着時間推移,大多數夫妻全然沒有當初的激情。懶得修飾家,得過且過,懶得交流感情,僅有一日三餐的本能。於是讓婚姻在“吃喝拉撒”的瑣事上運轉;讓情感在“柴米油鹽”的浸泡中變味。

 

平心而論,世間的每一個人,在社會活動中,都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心理變化。同一件事情對於不同的人來說,會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認知,但有一個共性的東西,心理的變化是一樣的,那就是深層的人性。要知道,是人性,就會有弱點。婚姻也是一樣,幸福與否,如果我們換一種角度去看,改變一下自己某些舊的習慣和思維方式,拋棄掉“自大、虛榮、愛面子、惰性”等這些人性的弱點時,或許局面會截然改觀,婚姻的命運或許會在這思想瞬間的轉變上發生變化。

 

老實說,所有人的婚姻,一開始都曾有過幸福;而所有的夫妻,一開始都曾是真誠相愛。然而,隨着激情歲月的燃燒,鍋碗瓢盆的碰撞,婚姻開始滑向不幸的歧路。此時的婚姻,有如一臺剛買來的電腦,並非缺少幸福的硬件,而是缺少了熟悉的地方無風景的愛心軟件,缺少了圍城修復的殺毒軟件,以至於讓男人婚後對婚姻心生倦意。究其原因,不外乎是男人在婚後大多“刀槍入庫”,不再會對感情的經營保持激情,不再會對婚姻的發展保持警覺,反而變得更加懶散和遲鈍。

 

有趣的是,一般男人在婚姻初期,可能會很有激情和耐心,像小孩子玩過家家一樣,實踐着自己對於婚姻的幻想。比如,男人就應該對女人好,男人就應該更大度更承擔責任,要讓自己的女人最幸福之類,就是一般想要成爲好男人的男性的想法。但日子過長了,相互之間的矛盾也就增多了,面對着這個太過熟悉的人,每天過着重複的生活,才發現原來要做到這樣的標準實在太難了,讓自己始終保持一種高度奉獻和付出的姿態有點累,慢慢的就會找到一個自己覺得舒服的姿勢保持下來。

 

其實,人,是最懶惰的“動物”,一旦進入某個環境,時間久了,就會產生對這個環境相適應的慣性和惰性。咱先不說婚姻,就說工作吧。比如,當一個崗位讓你幹上十年八年,對工作的流程早已爛熟於心,你還有創新的激情嗎?你是不是慢慢就找到一個自己覺得舒服的感覺潛伏下來。難怪一些西方國規定總統連任不能超過一屆,恐怕也是這個原因?所以我們在工作中才會提倡交流、輪崗,目的是爲了保持和鼓勵大家能夠在新的崗位上有新的思路,新的想法,不至於讓自己沒有了激情。

 

當然,工作可以輪崗,婚姻卻不能。那該怎麼辦?既然婚姻不能輪崗,爲何我們不能交流?而這一點,又是我們大多數家庭不能做到的,以至於婚後的生活,沒有了像戀愛時候那麼多姿多彩,那麼富有情趣。老實說,這恐怕也是導致婚後矛盾日益漸多,夫妻不和,心生倦意,感情出現裂痕的最大原因。要知道,彼此用愛心多溝通,多交流,心態調整好,胸襟開闊,也會曾加彼此的瞭解和愛意。同時培養夫妻間的共同愛好,告別夫妻間無話可說的尷尬境界,畢竟共同的愛好纔會有共同的話題。

 

男人婚後對婚姻心生倦意,除了上述原因,還是男人骨子裏隱藏着大男子主義作怪。不管他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掩飾,都會在家庭矛盾的處理上顯露端倪。沒辦法,這種意識是男性在接受傳統文化教育的過程中被灌輸的。於是,讓男人懶得表現這種“溫情”,懶得展示這種“純情”,全然忘了當初,他是因爲這些纔打動了對方。再說,婚姻本身只是一個形式,是兩個人的遊戲。要是雙方無共同語言,又不會經營,就會導致情感疏遠。這時,就一定會心生倦意,讓彼此情感出逃。

發佈了336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0 · 訪問量 54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