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紅利:贏在下一個四十年》讀後感

非常榮幸在空閒時間能拜讀這本新書《新紅利:贏在下一個四十年》。認清當前形勢,大膽預判未來四十年的發展形勢。

改革開放40多年來,緊緊抓住要素紅利、技術紅利和改革紅利三大紅利,創造了奇蹟般的經濟增長。其中,要素紅利包括人口紅利、土地紅利和高儲蓄紅利;技術紅利則包括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也就是說我們複製了過去300年西方國家工業革命的所有成就;改革紅利又包括了市場化紅利和制度改革紅利。以此,總結了新供給主義的經濟增長模型:制度是經濟增長條件,勞動、土地、資本是經濟增長的要素,技術是經濟增長的驅動力。

參照改革開放40年的歷程,在當今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及物聯網等創新技術的涌現的新時期、新形勢和新政策下,把握新時代的經濟紅利路線:

1.沿着技術創新路線;

2.沿着美好生活需要的路線;

3.沿着財富流向的路線。

沿着技術創新的路線到底怎麼把握?首先是氫能源。氫能源是人類的終極能源,中國有大量生產燒鹼、石化產品、煤化工產品的企業,副產品就是氫,每年幾十萬噸,成本很低。可喜的是,經過全球科學家幾十年的研究,如今氫能源汽車的技術已經成熟,而且豐田汽車向全球免費公開了氫能源汽車的技術。如今,我們全國各地,各個地方政府都在支持氫產業、建加氫站,所以大家要重視氫產業鏈的爆發式生產力,這個領域的技術革命正在到來。其次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革命也會在各個領域改變我們的未來生活。還有5G,到底5G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大家能想到的是智能駕駛,物聯網,這只是其中一點點。

沿着美好生活路線怎麼把握未來新紅利?我們已經走過了滿足基本物質生活需求的階段,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滿足纔是未來的新紅利增長點。比如對品質生活的需要,對終身學習的需要,愉快生活的需要,智能生活的需要等等。爲了滿足品質生活的需要,真正有前景的製造業是軟性製造業。製造應該向軟性製造業、先進製造業轉型,中國製造要變成中國創造,變成中國品牌,還要變成中國價值。滿足美好生活需要離不開知識產業,我們今天搞的這個讀書會就是知識產業。不但教育是知識產業,讀書會也是知識產業,智庫、研究院也是知識產業,論壇、會議等等都是,但知識產業到底怎麼創造價值?還有一些新的規律。信息產業也是滿足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新經濟你領域。信息系產業需要更快的傳輸,更強的計算,更大的存儲,更廣的鏈接。同樣滿足美好生活需要的文化娛樂產業,也誕生了很多百億、千億市值的企業巨頭,這些產業也是未來經濟新紅利的源泉。高端服務業,包括新零售等等,他們都在不斷的,每天都在改變社會的分工,提升我們創造財富的效率。

新紅利還可能沿着財富流向的路線分佈。幾百年前,土地是創造財富的主要來源之一,誰有土地誰就是富人;公元一千五百年前後額上的商業革命時代,誰佔領了貿易路線誰就是富人;工業革命早期,誰先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誰就擁有那個時代的“新紅利”;在工業社會發展到產品過剩的階段,誰有稀缺資源,比如煤炭、石油、礦山誰就擁有新紅利。在新經濟時代,誰擁有流量入口和較大平臺的人,甚至用免費的服務來吸引流量,都可以是新紅利的創造者。沿着財富流向路線創造多的還有現代金融,新的時代它們創造信用的能力,創造交易的能力,資源配置的能力,風險管理的能力都足以讓他們成爲新紅利的創造和擁有者。

下一個四十年,再造新紅利,每一箇中國人都爲推動改革開放作出自己的貢獻,願我中華早日成爲更加富強、更加文明、更加受人尊敬的國家!

                                                                                                                                                                    落橋一溪&&淺沫的時光

發佈了69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3 · 訪問量 6430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