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DC/OS將成爲Kubernetes之外的另一選擇

由CSDN重磅打造的2016中國雲計算技術大會(CCTC 2016)將於5月13日-15日在北京舉辦,大會特設“中國Spark技術峯會”、“Container技術峯會”、“OpenStack技術峯會”、“大數據核心技術與應用實戰峯會”等四大技術主題峯會,以及“雲計算核心技術架構”、“雲計算平臺構建與實踐”等專場技術論壇。80+位一線互聯網公司的技術專家將到場分享他們在雲計算、大數據領域的技術實踐,目前大會剩票不多,欲購從速。詳情請點擊CCTC 2016大會官網

在開源DC/OS出現之前,Docker 的統一管理工具只有Kubernetes。Docker的Swarm 只能算是一個管理平臺,需要利用Compose 和 Docker Machine等工具的配合。 Mesos 作爲資源調度平臺也可以管理Docker,但是也需要Marathon 這樣的編排工具進行管理,需要DNS,和LoadBalancer等組件服務。 所以說統一的開源容器管理工具只有Kubernetes,這也是很多大公司願意選擇Kubernetes的原因。但是現在Open DC/OS的出現,宣告着這一壟斷時期的結束,Kubernetes出現了開源競爭者。

DC/OS,數據中心操作系統,是指可以在數據中心內,將多個計算節點變成一個強大資源池,並提供類似操作系統的統一管理。基於分佈式計算框架Mesos,服務編排工具marathon和其他組件, DC/OS極大的簡化了管理的複雜度,使各種工作框架如Hadoop, Spark, Kafka和Docker都可以在Mesos這個分佈式平臺上協同工作和資源共享。

Open DC/OS來自Mesosphere花費幾年時間打造DCOS企業版,如今變成一個了開源合作項目,並將成爲一個全新的品牌。超過50家知名公司成爲DC/OS社區的創始者,其中包括 Autodesk, Canonical, Cisco, Citrix, EMC, HPE, Joyent, Microsoft, NetApp, Verizon and Linker networks。這些企業將持續致力於開源DCOS的專業支持和各方面貢獻。

當前, 容器和微服務已經成爲開發和部署分佈式應用的寵兒。容器是無狀態服務的最佳載體,可以帶來輕便,快速,和高資源利用率的特性,這些特性就使得彈性伸縮和大規模部署變爲可能。這也是爲什麼大大小小公司都開始走上容器化之路的重要原因。基於容器的無狀態應用,通常被認爲是雲原生應用。

那麼容器這麼強大,還有什麼它做不到的呢? DC/OS 究竟能幫企業解決什麼問題呢?容器化的確可以帶來大規模部署的可能,但是一個明顯的缺陷是—如何運載有狀態的服務,以及讓各種不同類型的應用如何集成。大多數企業還沒有完全準備好向純容器環境轉變,因爲現有很多業務依賴於有狀態的關係型數據庫,數據倉庫,和大數據平臺等。爲了繼續使用這些傳統服務,並保證和雲原生應用整合,就需要工具爲無狀態服務和有狀態服務填平這個鴻溝。 DC/OS的設計正是爲了解決這個難題,它可以同時將無狀態服務和有狀態的工作運行在同一環境,做到統一的資源管理,這樣就可以同時兼容企業的傳統服務和新型的雲原生服務。

DC/OS可以運行的大規模web容器應用的同時,在同一平臺提供這些web應用所需要的spark集羣和高可用的Cassandra集羣。客戶可以利用DC/OS中的marathon來編排他們的容器化應用,同時也可以用Chronos來計劃運行的任務。客戶還可以通過DC/OS 部署各種框架,如Hadoop, Kafka, swarm等。這樣在一個數據中心操作系統中,能同時運行需要持久存儲、有狀態的服務和大規模、無狀態的容器化應用,正是DC/OS和其他同類產品的主要區別。

當Docker 正成爲打包和部署容器的標準時,客戶需要一個傳統的管理層來編排容器化應用。Docker Swarm,Kubernetes提供了類似的容器管理方案。Swarm是由docker公司開發和維護的工具,特色是使用簡便以及與docker的無縫銜接。Kubernetes則是由google的內部數據中心管理工具Borg衍生而來,是一整套完整的管理工具集合。DC/OS除了能夠做相同的服務編排和容器管理,更重要的是DCOS還開可以同時把Swarm和Kubernetes 變成框架運行並管理。

微軟利用DC/OS打造了Azure容器服務(ACS),並已經成爲Google 容器引擎和 AWS EC2 容器服務的重要競爭對手。亞馬遜的容器服務(ECS)是基於他們自主研發的編排工具,雖然有各種容器外的服務,但是並不適合私有云。Google的容器引擎基於Kubernetes但是隻管理容器,無法做到資源統一調度。 新鮮出爐的Azure容器服務同時支持Swarm和DC/OS,爲DC/OS在私有云和公有云的特性上注入新的力量。當然,微軟並不僅僅只是DC/OS的使用者,而且是主要的投資者。和HPE一起,微軟爲DC/OS的母公司Mesosphere投資了七千三百五十萬美金。在未來的幾個月,DCOS 將成爲微軟和HPE混合雲戰略的重要武器。

去年,Google倡導了雲原生計算基金會(CNCF),爲的是更快的孕育和發展雲原生應用。CNCF主要是利用Kubernetes來作爲雲原生平臺的管理工具。目前 CNCF由Linux基金會運作管理,參與者有Joyent, CoreOS, IBM, VMWare, Cisco, Weaveworks等。 對於Open DCOS,它雖然沒有成爲一個基金會去運作,但是卻正在成長爲一個有衆多支持者的活力社區。由Mesosphere和微軟主導方向,由衆多公司參與的DCOS社區,必將成爲和CNCF並存的一個重要力量。

基於對Mesos 的信心和微軟的支持,我們有理由可以期待DC/OS將成爲Kubernetes的一個有力競爭者,甚至是一個替代者。

作者來自Linker Networks忻史

發佈了88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6 · 訪問量 4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