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計算機網絡概述

計算機網絡的概念:

最簡潔的定義:
計算機網絡就是一些互聯的,自治的計算機系統的結合。
注意:在計算機網絡的發展的不同階段,對計算機網絡的定義是不一樣的。(不是考試的重點)。
疑問點:
什麼是自治算機?
解析,自治計算機就是能夠進行自我管理、配置和維護的計算機,也就是現在的計算機;而像以前的終端(只有顯示器,僅僅顯示數據,則不能稱之爲自治計算機)。

計算機網絡的組成:

一、物理組成:

從物理組成上看,計算機網絡包括硬件軟件協議三大部分。
1.硬件:由主機,通信處理機(或稱前端處理器)、通信線路(包括有線線路和無線線路等)和交換設備(交換機等連接設備)組成;
2.軟件:主要包括實現資源共享的軟件和方便用戶使用的各種工具軟件(如QQ);
3.協議:就是一種規則。如汽車在道路上形式必須遵守交通規則,數據在線路上傳輸也必須遵守一定的規則。

二、功能組成:

從功能組成上看,計算機網絡由通信子網資源子網兩部分構成。
1.通信子網:由各種傳輸介質,通信設備和相應的網絡協議組成,爲網絡提供各種數據傳輸,交換,和控制能力,實現聯網計算機之間的數據通信。
2.資源子網:由主機、終端、以及各種軟件資源、信息資源組成,負責全網的數據處理業務,向網絡用戶提供各種網絡資源與服務。

計算機網絡的功能:

1.數據通信:是計算機網絡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功能,包連接控制、傳輸控制、查錯控制、流量控制、路由選擇、多路複用等子功能。
2.資源共享:包括數據資源,軟件資源以及硬件資源。
3.分佈式處理:當計算機網絡中的某個計算機系統負荷過重時,可以將其處理的任務傳送給網絡中的其他計算機系統進行處理。利用空閒計算機資源提高整個系統地利用率。
4.信息綜合處理:將分散在各地的計算機中的數據資料進行集中處理和分級處理,如自動售票系統,銀行金融系統。數據採集與處理系統等。
5.負載均衡:將工作任務均衡的分配給計算機網絡中的各臺計算機。
6.提高可靠性:計算機網絡中的各臺計算機可以通過網絡互爲替代計。
當然:爲了瞞住人們的學習,生活,工作的需要。計算機網絡還有一些其他的功能,如遠程教育,電子化辦公與服務,娛樂等。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1.按照分佈範圍分類:廣域網、城域網、局域網、個人區域網。
2.按照拓撲結構分類:星型網絡、總線型網絡、環型網絡、樹狀網絡、網狀網絡。
3.按照傳輸技術分類:廣播式網絡、點對點網絡。
4.按照使用者分類:公用網絡、專用網絡。
5.按照數據交換技術分類:電路交換網絡、報文交換網絡、分組交換網絡。
注意:接入網(AN)瞭解即可

計算機網絡的標準化工作及相關組織:

1.計算網絡的標準化工作:
計算網絡的標準化需要經歷以下4哥步驟:
(1)因特網草案
(2)建議標準(RFC文檔)
(3)草案標準
(4)因特網標準

2.相關組織:
相關組織有:國際化標準組織(ISO)、國際電信聯盟(ITU)、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等等。

發佈了37 篇原創文章 · 獲贊 2 · 訪問量 2萬+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