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漸喪失的Business Sense

        在工作當中,時常都能聽到common sense這樣的說法。那什麼是common sense呢?在朗文現代英語辭典上,我們可以找到這樣的解釋:the ability to behave in a sensible way and make practical decisions。噢,原來common sense就是一種能力,一種能夠以明智的方式行動並且能夠做出切實可行的決定的能力。對於程序員這項職業來說,common sense是相當重要的,因爲一段功能相同的程序可以有成千上萬種寫法。在這種情況下,程序員就需要利用自己的common sense來做選擇了。所以,我們會很強調一個人的common sense就是在於此。也許你會覺得common sense可以等同於很強的技術能力,其實不然。common sense更多是在於選擇而非實現,您可以試想一下,如果一個程序員編寫的軟件功能十分強大,但是代碼相當混亂,我們會覺得如何呢?會認爲他的技術不行嗎?我想不會,只會覺得他沒有替閱讀程序的人考慮。這就是一個common sense,寫程序的時候不僅關注寫的本身,還要考慮代碼的可讀性,這與技術無關。

        好了,說完common sense,自然也就想到了business sense。business sense按照俗話來說,就是有商業頭腦。何謂商業頭腦,說白了就是在商業上的common sense,因爲關注於business,自然也就不common了。於是,去掉common一詞,也就成了business sense。sense這樣東西說來奇怪,它不像知識可以積累,更糟糕的是會此消彼長。我關注於技術領域也有近三年了,相信自己在軟件開發方面的技術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對於軟件開發的common sense卻似乎沒有什麼長進,還是無法以高屋建瓴的方式去看待一個系統。其實這還不算什麼,更讓人沮喪的還是自己business sense的逐步削弱。俗話說:“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當自己把精力過分集中在某個領域的時候,自然也就如同給相機加上超長的聚焦鏡頭,雖然看得很清晰,視角卻是狹隘的。要有business sense,就得爲腦袋這臺相機加上一個廣角鏡頭,從而可以“一覽衆山小”,事物全貌盡收眼底。我一直都致力於增強聚焦鏡頭,丟掉business sense似乎也是情理之中了。
    
        以上的比較並非反對技術上的專注,相反,我十分看重的專注,對專注的人更是敬佩有加。而事實上,一旦專注成爲了偏執,那麼恭喜你,你離成功已經不遠了。因爲,只要你爲“偏執”加上一個“狂”字,那末你將得到世人所豔羨的能量,當然了,“狂”字易寫卻難做。我自認爲不是一個專注的人,就別提偏執了,而狂字更是屬於幻想中的境界,所以我更喜歡一個廣角的鏡頭。然而,回頭看看三年的經歷,我發現自己落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因爲我發現自己既沒有得到聚焦鏡頭,而廣角鏡頭的視角範圍還嚴重縮了水,說白了,我現在就是一傻瓜機了。讓我有如此觸動的源頭來自週五的一次聊天,當時我向兩位頗有閱歷的IT人士介紹一個有潛力的產品。他們聽得細緻,我說得也是唾沫橫飛,當我看着他們專注的樣子,不由有些飄飄然。最後介紹完了,我很自得地等待着他們的反饋。誰知,一個問題被提出來之後,我徹底地蒙了。問題很簡單:“請問,這個產品所涉及的市場有多大呢?”雖然我知道產品背後的市場很大,但是這個市場總量到底是多少,現在呈現怎樣的發展態勢等等問題,我是一概不知的。而這些問題對於產品的價值界定而言,卻是至關重要的。在茫然過後,我知道自己講了半天根本就是在構建着空中樓閣,因爲我根本沒有考慮到市場這個基礎問題。這可是天大的失誤啊!想想自己曾經也帶領團隊參加過創業計劃大賽,當時計劃書的第一頁就寫着是市場分析。想到這裏,我只剩下了一聲嘆息,sigh......
   
        經過這次以後,我不敢再標榜自己是一個擁有business sense的程序員了,因爲曾經的sense已經逐漸喪失了。聽起來,可真糟糕,不過別擔心,我可沒有沮喪,反而會覺得很慶幸,慶幸自己在合適的時間發現了一個重要的問題,而現在恰好有合適的機會讓自己把這個sense重新培養到一個合適的高度。“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願孔子保佑我,子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