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北京年底可免費無線上網》

質疑《北京年底可免費無線上網》

    早上開車上班,路上聽廣播交通臺1039說了一條新聞,大概的意思是說,到今年年底北京是從南三環到北四環包括亦莊、奧運村在內,公衆都可以使用無線城市上網。上網查了一下,果真是昨天北京晚報發了一篇報道,《北京南三環至北四環內年底可免費無線上網》。

    看完這篇報道,發覺完全就是一篇公關稿,沒有任何深入的調查和理解。而其他的引用單位也對無線城市不甚瞭解,只能照葫蘆畫瓢了,所以其他媒體也就摘剪引用了。

    我很早之前就寫過關於無線城市的問題,和大部分業內觀點類似。無線城市看上去很美

    說說我對這個事情的質疑吧。業內有句話是說“無線的資源是有限的,有線的資源是無限的”,這裏重點用到是前半句——“無線的資源是有限的”。因爲無線的頻寬是有限的,無線設備的容量也是有限的,所以不可能出現很多人同時用無線連接上網的情況。舉個例子,汶川大地震的時候,地震一發生,所有進川的電話都打不進去,原因很簡單,每個基站支持的通話的手機是有限的。一個基站能夠支持待機的用戶數可能是幾萬用戶,但是隻能支持幾百個同時通話用戶,平時無所謂,一旦有突發事情,通信的信道就不足了。

    在那篇文章中,說用戶可以免費無線上網是誇大了同時上網的用戶數。通過無線上網的用戶是有限的,比如他們的設備只能支持1萬用戶,那麼第10001個用戶肯定就不能用了。

    不只是用戶容量問題,運營模式也是很大的問題。如果真的全部免費了,誰來承擔建設和運營費用?是政府嗎?根據境外的經驗,比如中國臺北的無線城市每個月需要當地政府補貼1000萬新臺幣以上的維護費用。在這種模型下,政府將爲此背上沉重的財務負擔。2008年6月初,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州政府取消了在其主要城市中心部署免費無線網絡服務的計劃,理由是財力不夠。

    如果是公司承擔,那麼他通過什麼盈利吶?如果讓用戶免費用而盈利,這是非常困難的。向用戶收費又是違背了他們的宣稱的免費無線上網。

    還有頻段問題,“無線城市”無論採用什麼技術,比如WIMAX 或者 MESH WIFI技術,都會採用2.5GHz的ISM自由頻段,該頻段目前在世界範圍內是無需任何電信運營執照的免費頻段,雖然頻段牌照投入沒有。但也意味着這個頻道下干擾是最大的,舉個極端的例子,如果城市的沒有紅綠燈了,那這個城市交通還能運行嗎?。

     

    有的朋友問我,我在三環內住,是不是到年底,我就不用交寬帶了,直接連上無線城市不就ok了嗎?我想這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罷了,真正實現無線城市還有很多路要走,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