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bernate] 配置文件中的 lazy, inverse, cascade 和 fetch

轉自:http://hi.baidu.com/zh_m_zhou/blog/item/77464a09dc52e638e92488bb.html
作者:pocky

hibernate真的還是比較花費學習成本的,最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總算有所收穫。在此,總結分享一下令衆多初學者暈眩的lazy,inverse,cascade和fetch。

lazy,就是延時加載。
以最簡單的parent和child爲例子:一個parent可以有多個child,一個child只有一個parent。
當parent類的child屬性的lazy爲true,那麼當select parent的時候,他的child不會馬上被select,一直延遲到他的child需要被讀寫的時候再去select。
當parent類的child屬性的lazy爲false,那麼select parent的時候,他的child會馬上被select。


inverse,用於外鍵維護的控制。
當inverse爲false,則在插入表數據之後,會再插入外鍵維護的記錄。
當inverse爲true,則在插入表數據的同時,插入外鍵維護的記錄。

在非多對多的表關係中:
還是以parent和child爲例子。假設1個parent有3個child,那麼:
當inverse爲false,則先insert 1 條 parent,再insert 3 條 child,再insert 3 個child的parent ID,一共7次insert。
當inverse爲true,則先insert 1 條 parent,再insert 3 條 child,當然這3次insert是同時完成插入parent ID的,所以一共4次insert。
總結:在非多對多的表關係中,inverse永遠爲ture。

在多對多的表關係中:
中間表的外鍵維護通常由一方進行維護。
所以2個多方,1個inverse爲ture,1個inverse爲false。中間表會由inverse爲false的一方維護。
總結:選擇數據比較多的一方維護中間表的效率會比較高。


cascade,表的級聯。
一方面,如果你熟悉數據庫,表級聯可以設置在數據庫上。
另一方面,如果你選擇設置在配置文件中,則相應的你的系統會更方便的在各個數據庫之間進行移植。
級聯具體情況就看業務需求了。關於級聯,不明白的可查閱數據庫基礎理論。沒什麼好多說的。


fetch,就是加載子表信息所採用的方式,select或者join
以下是我個人對這個屬性的理解:
xml配置文件中可以不配置,採用默認的。而他真正的作用在於:

1.通常情況爲了保證效率,lazy的配置都是true的。比如有個頁面需要顯示parent列表,只需要parent的name屬性和create time屬性,因爲不涉及子表信息,lazy爲false的配置將大大影響效率。這樣,我們就擁有了hibernate的高性能。

2.特殊情況下,我們又希望lazy爲false,即當編輯某一個parent的時候,立刻獲得parent的子表,乃至孫表的信息(例如當我們採用分層結構時,當信息到視圖層時,hibernate的session已經斷開了,所以要在邏輯層完成所有信息的載入)。我們就可以在HQL中寫left/right outer/inner join fetch實現此功能。這樣,我們又獲得了臨時的靈活性。


最後想說的,由於時間原因,沒有包含實際的例子,甚至有可能有錯誤的理解。當然,本文只是拋磚引玉。歡迎各位讀者的深入研究和指正。還有就是,參考文檔有比較詳細的例子,有空的話值得拜讀一下哦。


參考文檔
http://www.cnblogs.com/iloveu/archive/2009/02/22/1395628.html
http://hi.baidu.com/gingerlic/blog/item/c377f1338ba348ff1b4cff63.html
http://hi.baidu.com/xizenyin/blog/item/8ad6dfc4a31e46c338db49e1.html
http://www.javaeye.com/post/278782

https://www.hibernate.org/5.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