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裏霧裏雲計算 【1】雲計算解決什麼問題?

有一次去開會,臺上的人在講雲計算。我問身邊的聽衆,“聽懂了嗎?感覺如何?”

聽衆答,“雲裏霧裏的,感覺特神祕。”

我說,“這說明講員講得好。有沒有注意到寺廟裏的氣氛也很神祕?不神祕,就沒有崇拜。不崇拜,你怎麼肯掏錢買香火?”

【1】雲計算要解決什麼問題?

1997年,Google的兩位創始人,Larry Page和Sergey Brin,找Andy Bechtolsheim募集投資。

Andy問,“你們打算做什麼?”

Larry和Sergey答,“打算把互聯網上所有網頁都下載,然後建一個搜索引擎。”

Andy說,”把互聯網上所有網頁統統下載?!需要多大空間?幾個Giga不行吧,幾個Tera也不行吧,幾個Peta,幾個Zetta?。。。嗯,我看幾個Googol也許才能撐得住。知道Googol嗎?就是10的100次方,就是一個1後面拖100個0!”

估計是Andy覺得這個項目不太靠譜,所以給的錢不多,只有1百萬美元。只有這麼一點錢,如果去買高端的存儲系統,顯然是不夠的。走投無路的情況下,Larry和Sergey決定用PC之類便宜的機器,組建一個機器集羣。先湊合着用,等以後數據量增加以後,再購買更多的PCs,擴大集羣的容量。

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有待考證。但是從中可以看到Google集羣,也就是Google雲計算的核心,要解決的四個問題。

1. 大規模的存儲空間,用於存儲海量的數據。

2. 隨着業務的發展,新的數據源源不斷地增加,存儲空間需要相應擴大。用術語講,這叫可擴展性,scalability。

3. 系統的硬件設備必須便宜,通常使用大宗產品(commodity),譬如PC,或者價格便宜,中等性能的Dell server。

4. 便宜的硬件設備,經常死機。所以在設計這個集羣的時候,必須保證不能因爲個別機器死機,導致整個系統的崩潰。也就是系統的穩定性要好,reliability。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