蟄伏——背後的黑暗 2012-02-05 13:23:36 蟄伏——背後的黑暗 每



蟄伏——背後的黑暗
2012-02-05 13:23:36
蟄伏——背後的黑暗


每次講完課,總會有學生來問:“老師,我籤的公司年薪10萬,15天帶薪假,每年獎金XXX。如果我五年內做到XXX職位,年薪大概50W,但是會比較辛苦!有個B公司起薪5W,但是每年漲幅和福利特別好,加起來也不少,你覺得我該選擇哪個呢?”


這是很多人給出過的選擇題,但是好像大多數人都忘記了一句老話“多少耕耘多少收穫”。很多看似收穫很多很多的人,其實曾經有過多少艱苦的歲月大部分人看不到也不願意去看。最近特別紅的許單單“1982年出生的安徽農村小子,研究生畢業5年,跳槽3次,從一名年薪10萬的互聯網公司職員,變成年薪幾百萬的互聯網分析師。2011年12月,他離開了工作2年的頂級中國基金公司加盟美國對衝基金,成爲美國對衝基金唯一一位中國僱員。”


這樣牛逼的勵志故事聽過千百個,但是許單單隻說了一句話:“人們往往看到光鮮的結果,而不會去想象背後的黑暗中的準備。”


人們愛杜拉拉愛許單單愛錢多多,其實愛的就是那個結果,而不是奮鬥的歷程。只有結果裏那個百萬年薪,愛情美滿的結局讓掙扎在不得志生活裏的人心生一朵蓮花。但是如果只是憧憬一個結果,而不去奮鬥自己的歷程,那別人的故事終究還是別人的,永遠和自己產生不了共鳴和交集。而這個過程中的黑暗,其實是一個多麼慢慢的歷程,慢到簡直要涅槃了都不知道到底值得不值得,但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去體驗這個過程的價值。


人們總是不相信,量變的積累會發生質變;
人們總是相信,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傳奇。


上上個月參加新精英的夢想大會,加上我一共12個演講者,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本來我完全不認識的喬小刀同學。九年前,喬小刀是一個電焊工,焊接海龍大廈四個字,還做過印刷工,在北京流浪,連住的地方都沒有,就睡在公司裏,晚上搭着蓋486電腦的大紅布;九年後,他擁有樂隊主唱、設計師、展覽策劃人、創意師、手工狂、絲網印刷專家、雜誌主編等多重身份。我回來以後特地去查了他的背景,我發誓他過去的故事絕對是我們12個人中最苦逼最崩潰最無法想象的,但他的演講是最歡樂最以苦當歌最讓人淚中有笑的演講。一個不講苦情故事的男人才真的讓人心生佩服與慨嘆。九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厚積薄發四個字來形容都顯得很粗淺。今天的喬小刀在全國辦新書籤售,走到哪裏都人團簇擁,大家彷彿都想在他身邊分享或者沾染一點才華的氣息,但是這其中有多少人給自己一個九年的時光蟄伏呢?


電影《親密敵人》裏,徐靜蕾問副駕駛上的一個小員工:“聽說你三天沒睡覺了?”小員工說“老闆,我們這樣的人,畢業就百萬年薪,出門都有專車,飛機都坐頭等艙,我們這樣的人三天不睡覺,也不值得同情!”這是這個電影給很細微的一個片段,但是給我印象最爲深刻。反過來講,那些吃過苦受過累經歷過人神共憤的苦難的人,沉寂在日復一日的努力中慢慢往前走的人,有朝一日得到什麼都是應該的,都是值得的,都是心安理得,都是值得我們去羨慕嫉妒恨的。


我也很久沒有蟄伏了,在很多匆匆的事情裏,每天忙得一塌糊塗的混亂,不斷的邀約,不斷的不想拒絕,終有一天發現自己的才華用盡,墨水難擠,纔開始害怕和擔心。過於紛亂的網絡習慣讓自己沒有了讀一篇長文章的耐心,自然也就失去了讀書的耐性與安詳。不斷的買進各種精彩的,昂貴的書,痛下決心一定要讀完,卻總在讀書三分鐘後忍不住去刷豆瓣刷天涯狗血故事刷糗事百科草蛋網。思來想去,那些浮華的東西終歸飄在腦袋頂上的高層,從未落在心底深處,既然這樣,放棄又有何妨?


最近開始讀報紙,紙質報紙。每週去報攤買報紙,回家翻開來慢慢看。在微博壟斷視聽,意見領袖和公知天天發表看似公正無私爲國爲民言論的時候,我似乎忘記了這個世界還有很多事情在發生,很多多於140字的文章值得自己去深入的閱讀與思考,很多有見地有文化有學問的大家的思索與感悟值得去認識與瞭解。這個世界不是很多碎片,也不是140字的耐心就能認識與瞭解的。網絡讓每一個人的內心變得沒有耐心與膚淺,聽不得複雜冗長的故事,不願意聽更多的解釋,不願意瞭解事情的真相便跟風起鬨妄下結論,這恐怕與一年前的自己有很大差距。


重新開始讀報紙的時候才發現,深入的瞭解一些自己原本想不到或者壓根看不到的事情是多麼有幸福感,那種來自知識汲取而帶來的成就感讓人內心變得踏實而充盈。閉上眼睛,感覺自己又進步了一點點。


 
本文同時發佈在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1973430102dygx.html


感謝 分享到    推薦 253人 341人喜歡 喜歡 >只看   >高亮   >忽略   >復原   >直播模式   >豆郵   >生成電梯  


1樓 2012-02-05 13:28:36 披金戴銀王大花 (學海無涯,回頭是岸。)
嗯,又準備換工作了 
好好反省下先~


>回 引只 原  


2樓 2012-02-05 13:28:54 大雲 (萬惡胖爲首,百善瘦爲先)
太多的訊息往往讓人不願意去思考了呢。我也要反省自己


>回 引只 原  


3樓 2012-02-05 13:29:39 Smile
嗯,閱讀


>回 引只 原  


4樓 2012-02-05 13:37:04 Ür&葭碧 (歸屬感那麼虛那麼重要)
戒網絡,沉到文字中去,沉下去沉下去


>回 引只 原  


5樓 2012-02-05 13:51:05 幸運小丸子 (愛護自己的眼睛好嗎。親!!)
是啊,浮躁的社會需要自己好好的來調節下


>回 引只 原  


6樓 2012-02-05 14:39:22 沉默的鴕鳥 (這世界只配我用屁股對着它!)
http://9.douban.com/site/entry/217936975/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7246180/ 


今天都在聲討網絡啊


>回 引只 原  


7樓 2012-02-05 17:56:19 誡鋽咖啡 (十年,很長,也很短……)
其實…從網絡中容易獲得的東西,要麼很容易,要麼很淺顯,真正有深度的內容還得自己發掘


>回 引只 原  


8樓 2012-02-05 17:59:53 孤獨百年 (這輩子一定要拍電影!)
聽說這叫做碎片綜合症。。。是種病。。我們大家都得病了。。。


>回 引只 原  


9樓 2012-02-05 20:21:10 遊走的魚
正在低落時期的我,看完這篇很有感觸,謝謝


>回 引只 原  


10樓 2012-02-05 20:55:40 今天的葵Amanda (一切都會過去,不急不緩。)
一起加油做更美的自己吧!


>回 引只 原  


11樓 2012-02-05 21:00:57 林猜猜等夏天 (我心愛的重慶。)
我真的是越來越沒耐心了。看來是要改改了。


>回 引只 原  


12樓 2012-02-05 21:08:52 拖出去,扣工資 (厭倦了尋找,便學會了找到。)
一邊聲討網絡,一邊發現網絡上這篇很讚的文章。


>回 引只 原  


13樓 2012-02-05 21:59:39 Room~ (這條路究竟是要去哪兒)
厚積薄發


>回 引只 原  


14樓 2012-02-05 22:08:21 浮小云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
戒網勢在必行。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417821/ 
這篇文是一年前看到的了,每次堅持不了多久又不受自己控制了,覺得自己是個罪人。


>回 引只 原  


15樓 2012-02-05 22:45:27 U (熱血消失在思想裏)
現在信息量太大了 懂得甄別有用的信息這個能力特別必要


>回 引只 原  


16樓 2012-02-05 22:47:07 沙皮 (迂疏無事業 飽醉死遨遊)
每點開微博 都有無比的害怕啊


>回 引只 原  


17樓 2012-02-06 03:04:25 阿拉一米斯 (心平常,自非凡)
其實從高中開始我都有良好讀報習慣~~可惜讀書後慢慢放棄了,甚至到工作現在都泡在網絡論壇和微博世界裏,真的好想靜心下來讀讀書~


>回 引只 原  


18樓 2012-02-06 03:04:26 Cecelia♣ (要去 有你的未來)
太多人知道弊病在哪裏 可是知道不代表能做到 這是更深層面的一種墮落 是真正意義上的退化 看完之後 怎麼感覺有種悲憫


>回 引只 原  


19樓 2012-02-06 09:20:56 屋頂上的貓貓 (最美的願望,一定最瘋狂)
嗯,我充分相信有多少耕耘纔會有多少收穫。是“才”不是“就”。閱讀的幸福感確實來自心底啊……


>回 引只 原  


20樓 2012-02-06 09:42:51 小豬凱 (Never give up!)
好在從來沒有使用過微博


>回 引只 原  


21樓 2012-02-06 12:21:24 Rachel
真心喜歡這樣的文章,能把人從浮躁中拽出來思考一下自己的現狀,哪怕只有一小會兒也是好的。


>回 引只 原  


22樓 2012-02-06 21:46:57 懶人杜 (有一顆漂泊的心)
“過於紛亂的網絡習慣讓自己沒有了讀一篇長文章的耐心,自然也就失去了讀書的耐性與安詳”,同感!


>回 引只 原  


23樓 2012-02-08 12:57:27 ——
人們總是不相信,量變的積累會發生質變; 
人們總是相信,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傳奇。 




>回 引只 原  


24樓 2012-02-08 16:21:36 落木繁花
會在這裏看到這篇文章並且大聲贊好的人,都是戒不掉網絡的人


>回 引只 原  


25樓 2012-02-09 15:37:40 nox (執情相守,聲色不驚!)
忍得了那個苦,纔有好結果


>回 引只 原  


26樓 2012-02-09 20:00:54 村長。 (行遠必自邇,方能無遠弗屆)
很有幸這個時候看到這篇裨益頗豐的文章。 
我是打算開始蟄伏一年的,可是卻在這裏看到了蟄伏九年甚至更長去換取最後的容光煥發或者夢想的實現,發現自己的蟄伏真的都不算蟄伏。所以我說自己其實可以吃苦,自己什麼苦都可以吃,其實是一直被不經意的習慣和小小的放棄打敗。甚至做不好一件事情。這次海南迴來就打算開始自己的蟄伏了,於是我知道自己不該天天刷豆瓣或者是其他的什麼了。我是奔着這個方向去的。那麼希望我也有在自己的蟄伏期裏面盡善盡美。


>回 引只 原  


27樓 2012-02-09 20:12:31 水淼潭 (默默等待。)
樓上的話好像講進了心裏:"所以我說自己其實可以吃苦,自己什麼苦都可以吃,其實是一直被不經意的習慣和小小的放棄打敗"。 
感覺就是,我們都有做好很多事情的能力,卻暫時掌控不了這種能力的調動與使用。蟄伏,努力,共勉~


>回 引只 原  


28樓 2012-02-09 20:33:14 July (跟着感覺走)
值得思考


>回 引只 原  


29樓 2012-02-09 21:23:29 孤膽闖天涯 (Up in the Air (2009))
m下


>回 引只 原  


30樓 2012-02-09 23:53:33 榕樹下的石頭
少看一些Q羣,少點一點微薄,少玩一些電腦,少對現在的工作心生抱怨而卻不肯花時間增強自己。這是去年年初對自己的警告,不能說沒有作用,但安逸的工作環境,舒適的二線城市生活,就是那麼容易讓人放鬆下去。 
那麼,即使做不到下班也刻苦充電,也要能沉下心來讀書,心裏明白自己該用起碼工作中的空閒時間來加強自己,相比較痛苦的蟄伏,這應該是一個起碼的要求了。


>回 引只 原  


31樓 2012-02-10 03:33:06 安妮❤甜點
..‘那些吃過苦受過累經歷過人神共憤的苦難的人,沉寂在日復一日的努力中慢慢往前走的人,有朝一日得到什麼都是應該的,都是值得的,都是心安理得,都是值得我們去羨慕嫉妒恨的。’ 
看到這句話,有多麼多麼感動


>回 引只 原  


32樓 2012-02-10 13:21:52 孤膽闖天涯 (Up in the Air (2009))
報紙還是。。 算了吧。。。 選擇些好書 還是很好


>回 引只 原  


33樓 2012-02-13 20:13:36 霜葉 (是鷹的,終將飛起)
人們總是追捧那些光鮮的外表和輝煌的結果,卻從來不願意關注結果背後的蟄伏的過程,那些暗無天日的歲月。


>回 引只 原  


34樓 2012-02-22 12:38:14 粒粒君。 (Move。)
lz的話給我的感覺不只是思考,更多的是一種共鳴. 
謝謝.


>回 引只 原  


35樓 2012-02-29 16:25:35 S (~~)
深入的瞭解一些自己原本想不到或者壓根看不到的事情是多麼有幸福感,那種來自知識汲取而帶來的成就感讓人內心變得踏實而充盈。


>回 引只 原  


36樓 2012-03-01 10:45:14 火花
電影《親密敵人》裏,徐靜蕾問副駕駛上的一個小員工:“聽說你三天沒睡覺了?”小員工說“老闆,我們這樣的人,畢業就百萬年薪,出門都有專車,飛機都坐頭等艙,我們這樣的人三天不睡覺,也不值得同情!”吃過苦受過累經歷過人神共憤的苦難的人,沉寂在日復一日的努力中慢慢往前走的人,有朝一日得到什麼都是應該的,都是值得的,都是心安理得,都是值得人們去羨慕嫉妒恨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