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學習方法 4

JAVA自學之路 四:要事爲先
[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www.bjsxt.com/zixue/zixuezhilu_1.html]

對待人生的任何事情都要:抓大放小,要事爲先

對於一個以前從來沒有接觸過java的人,java無疑是龐大的,似乎每個領域都可以拓展開來都是一片開闊地,每一個領域要想深入接觸到每一個細節所耗費的精力都是巨大的。這個時候大家都胸懷壯志,兩眼發光的盯着每一個嶄新的知識點,遇見了任何一個知識點都恨不得摳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難道這有什麼不對嗎?
我的意見是,沒什麼大毛病,但是學習效率太低了!我們推薦的學習方式是,抓大放小,要事爲先。

比如說學習J2SE的時候,學到GUI這一章,有的同學認爲,既然學到這兒了,我們去把SWING細細的瞭解一遍吧;還有的同學,遇到了在Linux下的Shell編程,就恨不得把Shell先學成專家才肯,或者是纔敢,繼續往下學習;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一本書的上冊沒有學好,覺着下冊心裏也沒底兒,甚至非要把上冊複習一遍纔敢繼續學習。如果你也是這樣,要去看看心理醫生啦,沒準兒會有潔癖的毛病:)。
任何事情都要追求完美才敢繼續往後進行,是一種性格缺陷

大膽的放棄一些東西吧,有失纔有得,把自己有限的、寶貴的精力用在對於就業直接相關的地方,這纔是最有效率的學習方式!等你參加工作,有了可持續發展的事業動力和經濟基礎,有時間有精力閒的沒事兒乾的時候,再去研究那些其它吧。

曾經有一個故事,說得是產能和產量的關係。
一個人喜歡讀書,讀了一輩子,無所不通,這時候要做任何工作都可以,他的產能到了極致,但是,他老了,即便每天產出大量的東西也不能維持多久了,一輩子的產量並沒有多少。
另一個人直接工作,忙,天天在機器旁日復一日,做了一輩子,沒時間學習和進修,可以想象,產量能有多大呢。
人的一生,要鍛鍊產能,也要及時產出,引擎要轉,也要停下來加油,這兩者平衡的越好,你的貢獻和產量就會越大。如果鑽研的東西和產能目標(或者說近期的產能目標)無關的話,要捨得放手。

所以,對於SWING,暫時先扔在一邊吧。
對於shell,對於各種協議過於詳細的細節,對於喜歡的遊戲編程,對於javascript各種華而不實的效果,都暫時和它們分別吧。一切和我們的直接工作目標關聯不大的東西,扔在一邊或者弄清楚到足夠支持下一步的學習就可以了。

那這樣豈不是妨礙我成爲通曉各種細節的高手了嗎?
我一向不認爲一個人掌握了很多很多知識點的細節就是高手了,一個人如果告訴你,回字有四種寫法,你會認爲他是高手嗎? 毫不客氣的說,現在我們所教授的所有知識細節在網上或書中都可以找到,只要你肯花時間花精力去動手試,去鑽研,沒有什麼不能掌握的。struts、spring你能掌握嗎?當然能!但是如果把時間花在spring的各種細節的研究上,花在研究中國企業應用不廣泛地的spring mvc上,這個精力就太浪費了,而且學習的積極性會受到打擊,誰願意整天泡在細節的蜘蛛網中掙扎不出來呢?誰願意天天經歷風雨卻總是不能見到彩虹呢?

蓋房子,要先建骨架,再談修飾。
畫山水,要先畫結構,再談潤色。
認識一臺結構複雜的機器,應該首先認清楚脈絡,然後再逐步認識每一個關節。
爲了應付從小學到大學的考試,我們背了各種各樣的不應該提前掌握的細節,同時也養成了見到細節就摳的學習習慣。而現在,是到改改的時候了。

請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吧。
把時間和精力花在作項目上面,花在寫作品以及鍛鍊解決問題的能力上面吧,這是邁向高手的正確的而且快速的方向。

我一直不認爲一個課程提供了很多很多的細節就是優秀的價值高的課程了,掌握必要的細節,這個不含糊,至於其他,或者通過視頻給出(這樣可以給出更多的細節,但是不佔上課時間,課上只講重要的、必要的細節知識),或者在掌握了自學的能力後自己能夠查出,這纔是正途。

當你看書到某個地方暫時不理解的時候的,暫時放手吧,追求一些行雲流水、自然而然的境界吧,只是不要停下前進的腳步,不要被大路旁邊的支根末節干擾了你前進的行程,項目,真實的項目,這纔是目的,就在不遠的前方。

陶淵明讀書,叫做“不求甚解”,但他是大詩人。
諸葛亮讀書,總是“觀其大略”,但他是大政治家。
作研究的,是在確定了方向之後才詳細的研究深入的東西。
到了廬山,脈絡形狀扔在一邊,盯着一棵棵小草、一粒粒石子的看,怎麼樣才能識得“真面目”?
作爲應用型的人才,是研究回字的n種寫法還是抓緊時間向着主要應用的方向努力,請自己作出抉擇。

以項目驅動自己的學習吧,當把握了技術的脈絡之後再去補充細節的研究,是正途。

這輩子就不研究其他的方向了嗎?
當然要研究!但是在將來合適的時間再說吧。

所以,抓大放小,要事爲先!
那麼,在JAVA的這些課程中,哪些纔是大,纔是要事呢?請繼續讀下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