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馬智亮—BIM3.0時代下的新思考(2018.11)

記者:BIM技術引入我國已經有了十餘年的時間,近些年來這項技術也在更多的應用於施工領域,那麼您認爲BIM技術在施工階段的應用與兩三年前有哪些顯著的變化?

馬智亮:近些年BIM技術在施工階段應用的變化還是非常顯著的,我認爲其變化主要體現在從嘗試摸索BIM技術能解決哪些問題到真正應用BIM技術解決施工過程中的實際問題。過去的BIM應用是無論項目的實際情況如何,對項目有沒有價值,都要將所有的應用點都嘗試一遍。現在,相當一部分企業認爲,BIM的價值應該回歸到爲施工企業解決業務問題上。例如,我所接觸的比如中建八局、北京城建等企業對BIM技術的應用着眼於哪些應用能夠給這個項目帶來價值,就針對於這些點進行深度應用;對項目沒有價值的應用點就根本不用。這些企業更多的是將BIM技術當做是一種實用的工具,就比如是錘子,在需要釘釘子的時候就拿出來使用,需要鑽孔的時候就用不到錘子了。

當然,新技術發展必然經歷這樣一個過程。BIM技術剛剛在施工階段應用時,大家對於這項技術究竟能帶來哪些價值還不夠具體,通過這些年的不斷實踐與總結,逐漸摸索出BIM方法,從而通過BIM的應用爲項目帶來更爲實在的價值。打個比方,BIM技術的應用就好比是一堆工具,前期企業先是把應用點都嘗試一遍,摸清楚這些工具都是做什麼用的。經過了嘗試,現在使用時就不必再逐一嘗試了,釘釘子就用錘子,擰螺絲就用改錐,需要解決哪類問題就使用相應的BIM技術即可。

現如今BIM應用領先的企業每接到一個工程項目後,都會對項目的重難點進行總體的分析,基於項目的實際問題,考量哪些是傳統手段就能解決的,哪些是需要藉助BIM技術解決的,再通過制定詳細的BIM實施計劃使得BIM應用真正在項目上落地併產生價值。


記者:作爲一種新興的技術手段,在BIM3.0時代下,您覺得施工企業在推行BIM技術的過程中,應該做好哪些方面的準備工作?

馬智亮:關於施工企業推行BIM技術要做的準備工作,首先是要在企業內部從上到下理解並且接納BIM的理念,這是基礎。BIM作爲一種新興的技術工具,需要所有的使用者先對其有所瞭解,才能真正的用好它。比如塔吊,有移動式的也有固定式的,我們在應用之前,一定要先了解不同類型的塔吊的適用範圍,能解決什麼問題,纔可以物盡其用,BIM技術也是如此。

當然,瞭解了BIM技術本身,我們還需要以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它,不要技術本身所侷限了,要敢於創新。舉一個例子,最近我參加了中建八局一公司的一個技術成果鑑定,他們針對機電安裝做了BIM技術的拓展性嘗試。我們都知道,機電安裝工作對技術要求相對比較高,但是目前技術過硬的勞務人員很難找到,傳統的培訓方式又很難在短時間內讓工人完全掌握這項技術,中建八局一公司就考慮了通過BIM技術的拓展性應用來輔助解決這個問題。原來都是施工方直接按照圖紙進行機電安裝,基本上是由工長決定安裝的流程和先後順序,由於人員的能力所限,往往這部分工作在品質和效率上都很會打些折扣。中建八局一公司的做法是,在企業內部成立一個設計院,首先由設計院把機電安裝的流程和工藝特別是關鍵部位給設計好,再將每一個環節用三維動態演示的方式做到BIM系統中,工人在安裝時只要掃一個二維碼,就能在手機上看到關鍵節點的製作流程和工藝,這還不僅僅是一段視頻或者圖像,還可以實時地進行互動來了解更多的信息。這就是我前面說的施工企業將BIM應用發展了,首先是從工作流程上進行了改進,其次是利用BIM這項新的技術實現了複雜流程和工藝的更直觀展示,即使工人的技術水平不高,也能夠非常直觀的瞭解如何去做。


記者:我們都知道,《建築信息模型施工應用標準》從2018年1月1日起正式開始實施,作爲該項標準制定的主要參與者,您認爲這項標準爲施工企業的BIM推廣工作提供了哪些價值?

馬智亮:我認爲,對於施工企業而言,《建築信息模型施工應用標準》的價值主要體現爲模板作用,是BIM應用的總體框架,同時包含了應用內容和應用流程。從內容上來看,施工應用標準還是兼顧了我國施工BIM應用的實際情況,介紹了我國施工企業現階段已經投入應用的BIM技術,全面反映出了我國BIM應用點的現狀。在此基礎上,標準還體現出了BIM技術的應用趨勢。因此,該標準中既有施工階段相對成熟的BIM應用,也有企業再向前走就可以做到的BIM應用,從價值上來講,還是具有較強指導作用的。

《建築信息模型施工應用標準》也是全行業BIM應用經驗的積累,並有效的向下傳遞,讓先進的BIM應用得以推廣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讓應用水平相對落後的人員在能力上實現更迅速的提升,從而讓任何組織都可以藉助於標準來推動BIM應用,其效率一定要比完全自己摸索要高得多。此外,該標準還是連接企業與企業間,甚至是整個行業之間BIM應用的橋樑。當然,《建築信息模型施工應用標準》不僅僅是提供給施工企業的,諸如業主方、軟件提供商等企業也要對此有所瞭解,這樣才能通過BIM技術真正實現企業乃至建築行業的信息共享。


記者:近幾年BIM技術在項目上的應用,從一開始的技術管理應用,慢慢向生產和商務多方面管理拓展,您認爲BIM技術應該如何與項目管理的業務進行全面融合,從而提升項目管理的水平?

馬智亮:對於項目管理而言,我認爲BIM技術僅僅是一種工具手段,如果想要實現項目管理水平的提升,是需要藉助BIM這一類型的新技術的,但如果單純靠BIM來解決所有項目管理的問題也是不現實的。作爲施工企業來說,首先需要認清BIM技術是幫助提升項目管理水平的工具和手段之一;其次就要對BIM技術進行更詳細的研究,在實踐的過程中總結哪些BIM應用能夠幫助提升管理效率,通過對這些應用點的正確應用從而提升整體的項目管理水平。

當然,BIM技術的出現也影響着傳統信息化管理系統的發展趨勢,並對其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傳統的信息化管理系統需要項目上人工進行數據的填報,這種工作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導致效率的低下,主要體現在佔用大量人員的精力以及填報數據的及時性和準確性,也是信息化系統推行不下去的主要原因。據瞭解,項目上的管理人員50%以上的精力都在蒐集各類信息上,因爲不瞭解就沒法進行管理,這就使得管理人員減少了真正用在管理上的精力,無疑造成項目上管理資源的大大浪費。同樣,靠詢問來蒐集信息一定伴隨着信息滯後的現象,人工填報信息也會經常出錯,這就導致了企業的信息化管理系統應用不起來。而BIM技術可以在工作流程中設計一些環節,實現對部分數據信息的自動蒐集,並且可以是實時記錄的,這樣就可以大大的節省人員的投入,並且達到更好的效果,從而實現對項目管理水平的提升。


記者:在施工企業應用BIM技術的過程中,都會考慮投入產出的問題,企業的投入究竟能夠帶來多少價值。那麼您認爲BIM技術在施工企業的應用價值應該如何進行客觀評價?

馬智亮:對於BIM技術的應用價值,可以用無形價值和有形價值來區分。無形價值主要體現在企業的技術水平方面上,比如說企業獲得了行業BIM技術應用的獎項這種形象價值,藉助BIM技術提升了企業的管理水平這種內在價值等,這類無形價值很難用量化的指標來進行客觀評價,但在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方面確實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形價值是可量化的,比如可體現爲,通過BIM應用節省了多少材料、節約了多少進度等。但由於建設工程的特殊性,不能用BIM技術和傳統方式同時建兩個一模一樣的建築,所以量化的計算也不能保證非常精準嚴密。

當然,新技術的推廣也有其自身的規律,企業在BIM技術上的投入前期一定是大於產出的,在後期的價值呈現也會面臨諸多複雜因素,所以我建議企業在做價值客觀評價時,應該基於企業的BIM應用規劃。企業BIM應用可以是分階段進行規劃的,在每個階段完成相應的目標,就是投入哪些希望收穫哪些,用目標的達成情況來判斷應用的價值相對是客觀的,並且可以很好的指導和約束企業BIM應用的方向。同樣,企業有了詳細的規劃,自身也會更清晰投入產出的問題,不至於無從衡量。所以我認爲,利用企業的BIM應用規劃來衡量BIM應用價值相對是最爲可觀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