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架構引言之項目管理的問題(轉)

軟件架構引言之項目管理的問題


很多朋友都有過或者正在管理一個或者多個軟件項目,那麼我的文章就從這個問題開始:如果單純從表象來說,軟件項目管理過程中暴露的最大問題是什麼?


不同的人的會有不同的答案,但是大致這樣的答案我想大部分人都是會認可的,那就是“進度拖延”。進度拖延當然是表象之一了,其他諸如質量不過關、功能不完整等等,我覺得都是和進度拖延密切相關的。很多項目經理都想去做那些認爲是十分必要的事情,比如計劃、測試等,但是“沒有時間”。爲什麼會沒有時間?等到項目總結的時候,我們總會羅列出一大堆的理由試圖來說服自己,說服公司甚至說服客戶。但是如果限定項目經理只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的話,我想問題就不難找了。


這裏,我用“豐田”的“五次爲什麼”方法來問這個問題,以及我覺得可能的回答:

一、爲什麼項目進度會拖延?因爲沒有按照項目計劃進行!

二、爲什麼不按照項目計劃執行?因爲進度總會有拖延,緩衝時間總會被用光。

三、爲什麼在計劃時候不規劃得更細更貼近現實一些呢?再細也總有額外的工作出現。

四、爲什麼不充分評估每一個工作,讓預料之外的工作儘可能少呢?因爲確實無法評估下去了,很多認爲是原子級的工作都會產生出各種問題。

五、沒有可以參考的其他項目的項目計劃嗎?因爲兩個項目的不同點太多,很難重用。


問到這裏,我想一般項目的核心問題也就顯露在我們的面前。現在先不去談論這個問題,我們用幾個簡單的例子讓他更生動一些。


我們用一個非軟件的事情舉例,讓大家爲這個例子作一個詳細的項目計劃並評估出最精確的時間。


例子1:請大家評估各自把我的這篇文章重新打一遍的時間。

這個例子最簡單了,拿我自己來說,我打字速度爲每分鐘30個漢字,所以這篇文章重新打一遍的時間就是文章的總字數3000/30=100分鐘。加上中間休息的時間,最多就是120分鐘。


答案相當準確,我想也不會有太多人有異議,但是下一個例子可能就有些不一樣了。

例子2:請大家解開下列的方程式:x2+px+q=0, p=2, q=1

初中的方程式阿,但是很多人可能忘記它的通用求解公式了,不過我們假設大家都知道這個求解公式:-p/2±sqrt(p2/4-q)。評估時間的時候我們首先要知道我們打開計算器的時間,輸入數據的時間,抄錄結果,並且爲了保證計算準確,我們需要進行驗算。嗯,這樣估算時間的權威性恐怕不如例子1那樣令人信服了,而且我們經常需要因爲算錯而重新計算,超時恐怕很難會避免。


例子3:請大家按照我的引言,結合自己的項目實踐,重新寫一篇吧。

嚯!如果誰能準確估算這個時間,就應該是高手了。看看我們爲了完成例子3需要我們作多少事情吧:制定寫作提綱,勾畫寫作內容,評估打字速度和每一個內容的量…依我看,不用計算了,計算再多,這個工作的進度依然會被拖延。


這三個例子有區別嗎?當然有!例子1的估算方法大家都掌握,而且執行過程中的變數最少,因爲並不需要我們去做任何的探索過程(猜某個字的五筆字型不算,至少我用微軟拼音)。例子2的不同點是解題的方法需要外部因素的介入,而且這個技術並不是每個人都掌握(或者記得),最重要的特點是每一個步驟我們都需要去估算它完成所需要的時間,如果我們已經計算過一次了,當然第二次就會估算的更準確一些。可是現實生活中的項目很少會給你機會重新做一遍。當你完成項目之後,跟這個特定項目相關的各種方法也就失去了它的作用,它唯一的價值就是潛入你的記憶中,成爲所謂的“項目經驗”,而這個“經驗”也常常會在下一個項目水土不服。相比而言,例子2好歹是一些看得見摸得着的動作,評估起來也會有一點依據,而例子3則幾乎是一個純粹的大腦運動,要讓大家憑空組裝成一篇好看的文章,我看這個進度要估算也太難了,誰知道爲了一個內容,我們要反覆推敲甚至發呆多少時間呢?!


我們把話題拉回到篇首的五次爲什麼上來。軟件項目甚至其他項目能夠按時完成的最主要一點就是要做好“計劃”,能否規劃一個符合實際的項目計劃,是項目成敗最大的晴雨表。


要讓項目計劃貼近現實,首先我們需要把項目中所有的工作都羅列出來,然後把每一個步驟地工作進行細分,以致細分到“原子級”,也就是不能再分的程度,從軟件項目來看,就是分到“文件”,分到“類”甚至分到“函數”級別。然後對這些“原子級別”的工作進行評估時間,累計綜合,最後乘上一個係數(一般是2),就是最終項目所要花費的時間了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光是要求把工作細分到原子級,就已經足以讓一大批項目經理當場暈倒了。


我們再回來看例子2,如果解題的人忘記了這個求解的公式的話,前面估算的進度是否需要調整呢?回答是肯定的。這樣的時間計算就需要考慮尋找資料的時間,只要找到公式,計算出結果就不是問題了,而找公式所花費的時間,在有通暢的網絡連接情況下,包括網絡搜索、詢問同事等等方法,一個小時足矣!


如果說光是找一個公式就需要額外的一個小時的話,把例子2的題目修改成計算“傅立葉”

變換(非編程計算)又需要多少時間呢?顯然跟解二元一次方程又不是一個數量級的工作了,我們除了尋找資料之外,大部分人還需要學習,沒有高等數學基礎的人恐怕更需要加入“研究”了。


從例子2就可以總結出如下幾個現象:工作與工作之間可以有層次關係的,一個看似很簡單的工作,很可能會隱含着巨大的工作量,在某些先決條件沒有或者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尤其如此。要準確估算一個工作所用的時間,首先我們就要把“摺疊”起來的“工作樹”儘可能完全“展開”,其次就必須要遏制工作中的“學習”、“研究”甚至“查詢搜索”的工作量。總之,在實際項目開展的時候,就要儘可能讓所有的工作都是單純的,可以預測的,並且儘可能排除那些不可控、不可靠的因素。


換句話說,項目的每一個工作與時間的關係都必須是“線性”的。如果實在不能排除“非線性”的工作,也必須在“可控”的範圍內,項目內部不允許有“不可控”的“非線性”因素存在。


一句話: 腦筋動得越多,事情做得越慢!


到底項目中究竟有多少因素是屬於“不可控”呢?哪些又是屬於“可控”的?哪些屬於“線性”因素?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來看一下我們目前的軟件開發方式和流程吧:

(一)接單簽訂合同

(二)需求調研、分析

(三)架構設計、概要設計

(四)詳細設計

(五)編碼、測試

(六)交付、維護

大致六個步驟,其中三四五是和我們談得開發過程相關聯(其他部分我會在以後的系列文章中討論)。首先我們看第三點和第四點,他們統稱爲“設計”,參考文獻2中給出的“設計”階段的目標是解決四方面的問題:數據結構,軟件體系結構,過程細節,接口性質。


有經驗的讀者我想已經看出來了,傳統的“設計”所解決的問題,有相當一部分應該歸納爲現在的“架構”範圍內。軟件架構涉及的範圍主要包括如下:

(一)應用程序的層次劃分(比如界面層,存儲層等),

(二)部分應用程序模塊的劃分(比如初始化模塊,配置模塊,權限模塊等),

(三)部分應用程序模塊的實現(權限、用戶、組織機構管理等),

(四)函數庫的實現,

(五)各模塊、層之間的相互關係和通訊機制,

(六)相關的部分數據結構定義。

如此可見,上文中的第三和第四點最重要和最基礎的工作基本就在“架構”範圍內,剩下的工作,基本就是跟具體業務相關的了。


在上文的三個“xx設計”中,架構設計的時間最難控制和估算,概要設計和詳細設計因爲就是直接從需求條目演化而來,而且容易細化(以後我會有文章專門討論),所以雖然也是屬於“設計”這種“非線性”工作,但是“可控性”要比“架構”強很多。從個人的項目維護經驗來看,維護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爲用戶需求突破了原先架構的能力所致,而正是這種問題,纔是拖延時間最長,引起客戶反映最強烈,也是維護人員最痛苦最頭痛的問題。因此,“架構設計”我把它歸類到“非線性”工作中,而且是“難點”工作。


我看到很多的公司軟件部門都叫做“研發部”,用英文說就是research and development的部門,但是我很少看到有公司把research和development分開做兩個部門的。這有什麼關係呢?從上文我們可以看到,研究是一種非常耗費資源的工作,而且風險(尤其是技術風險)很大,很可能因爲一個小技術難題不能突破而導致整個架構推翻重來,而開發的風險則要小得多,可控得多;另外一個大的區別就是研究並不直接創造價值,而開發則跟公司的收入密切相關。基於這兩個理由,就足夠把“研究”和“開發”完全分開成兩個部門了。其他當然還有許多的區別,比如考覈方式等。


分開之後的工作如何分配?很簡單,就是把“軟件架構”和其他有難度的“非線性”工作統統交給高手雲集的“研究”部門去做;具體項目相關的業務和實現(“線性”的工作)交由“開發”部門去做,因爲他們對技術要求不高,而且成本較低。說到這裏,我是不是在主張每一個公司都需要專人去“研究”技術呢?恰恰相反,我主張大部分公司都不需要設立“研究”部門,至少大部分公司不要去研製甚至試圖研製所謂“自己的”軟件架構。因爲軟件架構相比具體業務有一定的獨立性,並沒有一種“特別適合”於某類業務的“軟件架構”存在,即使有,它也是應該經過N個項目的M年考驗之後纔會出現(N*M>10年)。我相信SAP會有這樣的架構,但是國內公司基本不會有(也許有,但是請大家理解我的懷疑)。現在市面上有很多開源的架構存在,選一個吧,然後去培訓你的員工,不斷地培訓,指導他們能夠熟練地將這個架構應用到項目中去爲止,即使這樣,你的總花費也還遠遠小於請一個“高手”開發一個失敗架構的投入。


如何來選擇一個現成的架構已經不在文章討論範圍之內了,因爲我接下來要談的是“如何開發一個自己的架構”,不過也不用慌,如果你的開發語言是java的話,那麼恭喜你,很多好用的開源架構都是java的,比如spring MVC,struts/webwork,tapestry;如果你用的是.net平臺,那麼微軟已經幫你做了一個淺層的封裝,或者乾脆用.net的petshop或者Duwamish的架構就可以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