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有哪些經常犯的錯誤?

1、想當然。
這個是產品經理經常所犯的最大錯誤了。我們接到一個需求,我們想了想,然後就認爲自己想的是對的。因爲我們用過很多同類產品,想過很多類似的事情,等等。我們也想去做市場調查,但漫長而經常不靠譜的市調結果,往往讓我們更加不知所措。所以我們反思:除了想當然我們還能幹嘛?也就只能想當然了。
爲了不讓自己想當然,我們找目標用戶聽取需求,我們繪製用戶模型,我們頭腦風暴,我們力爭讓自己的每一步都顯得比較靠譜,希望最終的結果證明我們不是在想當然。唉,我們不容易啊。
當然,我們都不想想當然。如何去除在項目初期的想當然成份,就是產品經理的巨大課題。

2、溝通不足。
產品經理,作爲一款產品的精神領袖,我們需要把我們的想法,讓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清清楚楚明明瞭了。這時,溝通顯得極爲重要。你做了PPT、寫了文檔、文檔中圖文並茂還配了音頻視頻;你一而再再而三地開會,你每時每刻都在強調產品的核心功能與特色功能。但你無數次悲哀地發現:漏斗原理絕對是特麼的真理。甚至你無可奈何地想起存在主義的信條:他人即地獄。
是的,沒有人能完全瞭解另一個人。幸好,做一款優秀的產品不需要完完全全瞭解你Team中所有人。溝通本身是有很多技巧的,每個人都可以學會。
呃,其實溝通有件法寶。那就是,永遠不要覺得自己牛逼而別人傻了吧嘰。傾聽一直比表達重要。

3、忽視原型。
我傾向於任何產品,都需要有原型階段。原型階段是個思維和驗證階段。最近兩三年的經驗是,我們大家都知道做原型,但原型並沒有發揮出真正的用途,沒有讓我們發現產品中潛在的問題。每當這時,我就無比崇拜那些獨創出遊戲門類的人象宮本茂、席德·梅爾、彼得·莫里紐克斯等人。只有好的、徹底的、令人興奮的原型,才能讓他們成就萬千玩家的歡樂。
原型不是用來交差的啊XD。

4、需求變更。
人無完人,我們更不可能強求每個人都是偉人。所以,我們也有犯錯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發現自己想錯了,我們需要改變原來的需求。但是,在原型階段之後步入實施,也就是思考階段完畢進入構造階段,需求真的已經不是我們一個人的事兒了,你這一拍腦袋,設計師、前端、後端、UE都得跟着你變啊XD。據不完全統計,所有失敗的產品,60%的原因是需求變更太頻繁導致實施人員心灰意冷無以爲繼。
做產品跟建房子真的就是一回事。當你畫完建築圖紙,然後開始施工了。這時你想把衛生間從東移到西把書房從南移到北,嘿,還真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當然不是說不能變。我相信認真負責的產品經理,需求越變更未來產品會越好。但不能太隨意了。

5、老闆說⋯⋯
對產品經理來說,有一種災難,叫“老闆說”。老闆說不喜歡紅色。老闆說這產品是給老年人用的。老闆說登錄框放到左邊很醒目⋯⋯
世界上最可怕的人是什麼?是老闆。誰都有老闆。但懂得和老闆打交道的產品經理才能成功。
老闆要面子,但老闆更想賺錢。顯而易見的是,你的產品不都是做給你老闆用的,所以大多數產品經理在“老闆說”之後,或者變了需求,或者偏了方向,或者改了進度,或者啥啥啥的。
你要想當個成功的產品經理,學會怎麼聽從“老闆說”,或者學會怎麼與老闆打交道,是個非常重要的本領。

6、未能有效地整合資源。
我把所有你在項目行進過程中,所要調配的人力、物力都叫作資源。你最頭疼的肯定是人員問題了。那位程序員死活聽不懂你的話。那位設計師一直對你鐵青着臉。而你覺得他們能力真的有問題。你想換成配合更默契的人。你得找人事經理,或者直接找老闆。你能否成功,就歸結爲你的資源整合能力怎麼樣。
或者是,當你做到半道,你的產品不被大家看好,上司不願再繼續了。能否說服上司對項目進行持續投入,這也是資源整合的能力之一。
據不完全統計,所有失敗的產品,90%的原因歸結爲資源整合不到位。

7、靠譜的項目週期。
老闆總希望第二天早上醒來就發現項目已完成,開始賺錢了。產品經理希望第二天早上醒來,項目的里程碑已經圓滿。但希望不是現實,願望只是願望。大多數產品經理在既定的時間點上,看不到應該看的東西。Delay是我們永恆的宿命。
每當你陷入拖期的煩惱時,你該明白,你團隊中的夥伴們,誰都不希望拖期,誰都知道青春無比寶貴。項目管理的精華就是資源管理,而時間是最可寶貴的資源。
如果你開始了一個新項目,那我建議你一定要把週期分得細之又細,並在每個驗證點仔細驗證。如果你的項目現在拖期,不必煩惱,只要團隊中每一分子都有求勝慾望,那很快會靠譜起來。

8、直視產品品質。
絕大部分產品,尤其是互聯網類的,產品不是做完了就完了;還必須在交付運營的過程中,進一步驗證、改造,提升產品的質量。
最糟糕的情況莫過於,當你的產品一上線,用戶蜂擁而至,又一鬨而散。據不完全統計,80%跳樓的產品經理都是因爲這個原因。剩下的20%很堅強,他們頂住了壓力,從另外一個角度來反觀產品,分析數據,說服團隊積極面對快速行動,然後把用戶又感召回來了。
當然大多數產品都是上線後無人問津。大概念上的產品經理也需要對此負責。而不幸的是,很多產品經理在這時候退縮了,不敢擔責任。遙想當年,當我的團隊承受這種壓力時,那幾個跟着我的兄弟,紛紛提出辭職,整得我仰天長笑壯懷激烈。
其實,反思我們的產品爲什麼贏不來用戶,這樣的過程會讓我們成長得更快。別怕總結教訓,別怕失敗,別怕面對過去。

9、有效學習。
很多產品經理,當他們做成了一款或者兩款或者更多的產品之後,他們往往固守成功,忘記了進一步學習。即便他們認爲自己是在學習,那也是在學習如何讓自己已經有的經驗成爲牢不可破的教條。咳咳,其實沒有比這更可怕的事情了。你想想,爲神馬擁有那麼多優秀產品的微軟會在網絡時代行走艱難?
有則你肯定聽過的寓言,關於空杯的。如果我們想一直在產品這條線上走下去,嗯,要保持有一顆空靈的心,天真而好奇,永遠不認爲自己是對的,永遠做好迎接新知識新理論的準備。還有,永遠不要再說永遠!

我原本列的提綱中有16點,經過濃縮排重,就只剩下了這9點。完全避免這9個問題談何容易。但我們可以用來警醒自己:別再犯二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