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個“鍵盤俠”, 再來寫程序

小李和小劉在一個小公司做程序員,格子間裏兩人座位挨着, 早上來到公司,先辦點雜事 (就是喝點水,聊聊天,上上網, 你懂的....) 
然後一天的工作才正式開始, 小李每次都很羨慕小劉的工作狀態: 


一雙程序員的手在筆記本鍵盤上下翻飛,噼裏啪啦,煞是熱鬧, 偶爾遇到難題, 停下來拿起圓珠筆轉幾下,馬上計上心頭, 
又開始噼裏啪啦起來,  一個上午完成的活能頂上自己幹一天, 甚至一天都不止。 

反觀自己,也寫了不少程序,  可速度一直上不去, 尤其打字的速度, 同樣是程序員的手, 像個老年人,慢吞吞的不說, 敲數字的時候還得低下頭來找按鍵,
甚至有時候還得祭出“二指禪神功”, 嚴重影響了進展。

小李很苦惱, 因爲經理明顯更喜歡速度更快的小劉。

這個故事當然是我杜撰的, 但根據我的觀察, 小李這種情況的的確確是存在的,還爲數不少。 

 打字速度雖然不是衡量程序員水平高下的標準, 但至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觀察維度。 
一個好的程序員在專注編程時應該是行雲流水的, 一行行代碼通過指尖流淌出來, 就像演奏一個流暢的音樂, 毫無滯澀。
 
這一切的基礎就是你對鍵盤的熟悉程度, 或者說,你是不是鍵盤俠。
你應該對鍵盤上的字母,數字,特殊字符極其熟悉, 只要兩個食指找到“F”和"J" , 其他的一切就盡在指間, 完全把鍵盤忘掉了。  
如果你對IDE中的快捷鍵也非常熟悉, 那更是如虎添翼, 甚至鼠標就可以拋棄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 你在寫這樣一個變量名的時候“firstDayOfWeek” ,會不會反覆的敲CapsLock鍵來輸入大寫的 "D" , "O", "W" ?
我觀察到那些速度很快的程序員直接用小拇指按住Shift 就解決了, 根本不會按一次CapsLock , 敲一下"d" , 再按一下CapsLock , 再輸入下一個小寫字母"a" , 因爲這樣產生了阻礙。


我們現在還沒有辦法直接把自己的思維告訴電腦,編程的過程就是把你大腦的思維通過肌肉,通過手指傳遞給鍵盤,然後轉化成電腦中的二進制, 這個過程如果被你不熟悉的鍵盤給阻礙了,豈不是大大的可惜!


記得我上大學的時候, 電腦還沒有普及, 只有到機房去才能摸到電腦,當時我在學C語言,爲了練習打字的速度, 有時候會把上課的桌子當成鍵盤, 練習快速的敲擊int , float....   其實就像你去駕校學車, 就是要把踩離合,換擋變成自己的肌肉記憶, 在開車的時候根本不去想它, 下意識做動作就好了。 


所以千萬別讓鍵盤成爲這個過程的阻礙, 努力做個"鍵盤俠", 把鍵盤變成你身體的一部分擴展, 讓你的思維毫無阻滯的進入電腦吧。

最近看到一篇對高德納(這是真正的大牛啊, 皇皇鉅著《計算機程序設計藝術》的作者, 1974年圖領獎得住)的訪談, 高爺爺的一席話讓我目瞪口呆, 他說:
“我打字的速度比我思考的速度更快, 這樣當我試圖用鍵盤創作重要內容的時候, 就會產生同步問題。
所以我不得不把你的訪談答案先用筆寫下來, 然後再輸入到Mac電腦上。 我書寫的速度跟我思維的速度是匹配的。”


一般人都是思考速度遠遠大於書寫或打字的速度, 高爺爺真乃神人也 :-)


注: 鍵盤俠在網絡上一般指的是現實中膽小, 但網絡上卻由於匿名身份很膽大,發表攻擊性言論的人, 最近看了電影《煎餅俠》, 就把鍵盤俠借用過來博大家一笑。


掃描二維碼, 關注碼農翻身公共號 coderising 

加入碼農翻身羣135769418:和更多熱愛編程的朋友交流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