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尋找新大陸:2012成失去的一年

  本報記者 辛苑薇 上海報道

經歷2012年的迷茫和忐忑,新浪微博找到方向了嗎?在社交媒體的大海上漂流兩年,新浪離商業化的新大陸究竟還有多遠?

  2月20日,新浪在公佈2012年第四季度財報時宣佈了最新管理層任命決定,首席運營官(COO)杜紅升任首席運營官兼聯席總裁,同時任命許良傑爲首席技術官(CTO)兼聯席總裁。

  這不是一次簡單的高層管理調整,背後關聯着新浪微博在2013年的生死大局。根據新浪的最新財報顯示,2012年,新浪微博已經砸下1。6億美元的投資,而2011年新浪已經燒掉1。1億-1。2億美元。如果再找不到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微博將命懸一線。

  2012年是新浪微博“失去的一年”。“定位模糊”、“產品爭議”、“高層動盪”、“微信威脅”,內憂外患令新浪微博無所適從。

  猶如五百多年前航行在茫茫大西洋上的西班牙船隊,新浪微博也急需哥倫布那樣認準方向絕不動搖、堅定執着走下去的舵手,方能找到新大陸。

  而頂着“網易原CTO”、“eBay首位華人全球副總裁”、“思科美國總部唯一一名華人全球副總裁”等耀眼頭銜的許良傑,能成爲帶領微博找到商業化新大陸的哥倫布嗎?

  “2013年,微博看新浪、新浪看許良傑。”新媒體觀察者、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設計學院教師魏武揮對此人評價甚高。

  業界普遍認爲,具有強大號召力的許良傑加盟新浪,或許能使盤根錯節的新浪微博內部團結一致,確定一個方向堅持走到底,從而真正打破商業化的難題。

  儘管微博用戶已高達5億,但微信的用戶數也已突破4億,新浪微博到了不得不重新加速的關鍵節點。而且,在微信的猛烈攻勢下,新浪微博顯然沒有更多的時間去“試錯”。2013年,新浪微博需要在商業模式、產業構建等方面真正沉下來做“正確”的事情。

  微博不熱了嗎?

  2011年,新浪微博燥熱;2012年,新浪微博忐忑;2013年,新浪微博又將如何?這一個疑問,或許要先從新浪微博的“受歡迎程度”中尋找答案,這也是投資人最關心的問題。

  今年2月20日,新浪公佈的2012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顯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新浪微博註冊用戶已超5億,同比大幅增長74%;日活躍用戶數達到4620萬,微博用戶數與活躍用戶數保持穩定增長。

  根據上述數據,可以算出,新浪日活躍用戶比例是9。24%。做一個對比,2012年2月28日,新浪201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顯示,新浪微博註冊用戶已突破3億,日均活躍用戶(DAU)佔比9%。

  從新浪公佈的數據來看,2011年和2012年,微博發展態勢穩定,每一年都新增長了2億用戶,且活躍度並沒有降低。

  但是,爲何外界普遍感覺,新浪微博的熱度正在急劇下降?而熱度,又恰恰是影響微博發展生死存亡的命根。在互聯網產業,只有把用戶牢牢抓在自己手中,才能呼風喚雨,抵禦競爭激烈、商業模式不成熟等一切挑戰。

  2月21日,北京博瑞創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EO、微博風雲創始人鄧瑋接受採訪時認爲:“從公司監測的數據來看,新浪微博確實經歷過一段起伏曲折的過程。經歷2012年下半年的低谷,年底時出現迴流。”

  根據“微博風雲”的數據監測顯示,2012年年中,新浪微博日均發博量約爲1億條;2012年10月左右,新浪微博日均發博量跌到5000多萬條,幾乎腰斬;2012年年底,新浪微博的日均發博量又上升至1億條左右。

  此外,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微博研究人士告訴記者,根據他們的數學模型測算,在2013年1-2月期間,新浪微博關係鏈的變動率大約是10%,這反映新浪微博仍保持正常的活躍度,雖然沒有大幅上升,亦不至於走低。

  業內人士分析,新浪微博的回暖主要因素是,從內因來看,新浪微博仍然是主要的“社交媒體”場所,通過不斷掀起新的話題和熱潮,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例如:春節期間,發紅包成爲諸多用戶熱衷的活動。從外因來看,微信對微博的衝擊力並沒有預想的嚴重。

  從產品屬性來看,微信是相對“私密社交”的產品,微博是“公共社交”的產品。兩者各有利弊,互爲補充。微信輕鬆拉近親朋好友之間的溝通距離,但是,微信上公衆賬戶信息流動性弱,微博依然能扮演主流的“社交媒體”角色。

  失去的2012年

  無風不起浪。回首新浪去年下半年那一段低谷,讓人不禁追問“新浪微博爲何有那一段跌宕起伏的日子”?而這一段經歷又將給新浪微博2013年的變化帶來哪些借鑑意義?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新浪微博觀察人士告訴記者:“2012年,新浪微博非常可惜地錯失了關鍵的一年,這主要緣於它對於自己的迷失。”這一迷失導致了新浪微博的產品定位質疑、商業模式模糊,以及備受關注的高層陣痛。

  2012年11月,新浪微博進行史上最大一次改版,即推出新浪微博“第五版本”。這一版本的特點是增加社交元素,產品功能更豐富,但是,原先鮮明的“媒體”氣質卻被無情地淡化。

  “從這一版本的變動可見新浪微博在‘社交媒體’和‘社交網絡’之間,仍然搖擺不定。”上述人士說道,“新浪天然缺乏SNS(社交網絡)基因,放棄自身優勢的媒體屬性,效仿騰訊,無異於東施效顰。”

  外界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從2010年,新浪微博正式開始提速發展後,它對自身的定位不時存在一種階段性迷茫。彭少斌執掌新浪微博期間,曾因微博用戶高速發展,雄心萬丈、跨越式地提出“互聯網開放平臺”的發展戰略。

  但是,新浪微博的開放平臺至今仍未有大作爲,基於新浪微博平臺的創業公司也未成大氣候。截至目前,微遊戲、社交化電子商務仍停留於試水階段,沒有規模性收入。

  基礎建設沒有搭建完善時,新浪微博需要更多的耐心。如今,新浪微博對開放平臺的表述是,希望將其先建設成爲如同“水電煤”的基礎設施。

  而在“社交媒體”和“社交網站”的定位上,新浪也沒有做出明確的表態。新浪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公司內部認爲‘社交媒體’和‘社交網絡’之間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繫,新浪微博不會將此做嚴格的界限劃分。”

  但是,在外界看來,模糊的定位使得新浪微博是一款越來越缺乏鮮明氣質的產品,也將影響微博的商業化探索。恰恰這時,微信的異軍突起給新浪微博帶來重創。

  2011年1月21日,微信推出。2012年3月底,微信用戶破1億,耗費433天。2012年9月17日,微信用戶破2億,耗時不到6個月。2013年1月,微信用戶突破3億,再次刷新耗時記錄。歷史是驚人的相似,2012年微信的風光完全可媲美2011年的新浪微博。

  微信毫無疑問搶走了一部分新浪微博的用戶。衆所周知,維繫新浪微博的關係鏈主要有三層:“熟人圈”、“泛熟人圈”和“名人明星”等。然而,微信從通訊起家,通過熟人之間更好的溝通、聯繫,輕而易舉地將“熟人圈”的私密社交遷移到微信平臺。

  如今,雖然微信被追逐的狂熱逐漸冷靜下來。但是,業界做微博數據分析的人士透露,“2013年,微信對微博用戶數量增長的影響仍將達到10%-20%左右。”2月20日,新浪CEO曹國偉在財報後接受分析師提問時也承認:“很明顯,目前市場競爭非常激烈。”

  雖然,微信和微博是兩個不同形態的產品,但是,在使用時間上,微信與新浪微博針鋒相對,都希望搶佔用戶的時間。

  內外交困之際,新浪微博“雪上加霜”。2012年11月,掌管新浪微博的彭少斌離職。這使得新浪歷史上殘留的派別林立、明爭暗鬥現象被再一次放大,不利的輿論環境一定程度上動搖外界對微博的發展信心。

  有曾接近彭少斌的人士告訴記者:“最初,彭少斌對產品的把控以及資源的調動能力,得到新浪及曹國偉的認可。但是,隨着微博的日益壯大,他的確逐漸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彭少斌辭職後,曹國偉高調接管微博。2月20日,在對外公佈的信息中顯示,曹國偉擔任董事長,並主管微博。但是,財務出身的曹國偉對產品、技術的把控能力顯然仍有欠缺,他需要一個真正幫助擔當微博發展千秋大業的強勢人物。

  許良傑的挑戰與機會

  2月20日,處在分水嶺的新浪,高調迎來一位看似有望扭轉乾坤的人物許良傑,一位被美國前總統戈爾譽爲“硅谷華人驕傲”的人物。

  對於許良傑的加盟,曹國偉在內部郵件中表示:“我相信,許良傑先生的加盟對於建立新浪的技術文化乃至於提升整體管理層的領導力都將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顯然,許良傑被寄予厚望。

  目前,外界尚不得知,曹國偉是以怎樣的代價請到這位曾謝絕出任“谷歌中國總裁”的牛人。但是,顯然,除了私交甚篤以及薪水豐厚外,新浪應有一些獨特的價值和潛力吸引着他。

  魏武揮認爲:“許良傑決定加盟,一定是對新浪微博的發展戰略及未來構想已有比較明確的思路。”許良傑擁有着深厚的技術背景,及圓滑的職場社交能力,這或許能幫助新浪微博從上至下重新找到前進的“馬達”,重新上路。

  許良傑是新浪微博的第二個主要掌舵者。但是,許良傑的資歷和威望遠非彭少斌可企及。在內部盤根錯節的爭鬥中,被認爲有“高情商”且有曹國偉鼎力協助的許良傑應該能較好理順內部關係,調配資源,統一思想往一個方向堅持探索下去。

  2013年,新浪微博關鍵的生死存亡之年。魏武揮認爲:“許良傑最重要的任務是幫助新浪真正找到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運營收入和淨利潤數字不是核心,可以被複制的商業模式纔是最關鍵。”

  業界猜測,2013年,新浪不會再在“社交媒體”和“社交網絡”之間反覆搖擺。許良傑將沿着“社交媒體”的屬性繼續加大新浪微博的商業探索,媒體仍然是新浪獨一無二的優勢。

  同時,公開資料顯示,許良傑在處理大數據、深度挖掘和構架產品模型方面都有過相當豐富的實踐經驗。這些經驗與新浪的“社交媒體”結合,將有望探索出一條超越門戶網站時代的商業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自2009年6月,新浪首席技術官(CTO)李嵩波離職轉而出任德豐傑投資合夥人之後,新浪CTO的職位一直空缺。此前,新浪微博試圖往“精準廣告”方向發展,但受技術薄弱等因素制約,仍然跳不出門戶時代的“廣播式廣告”模式。許良傑有望讓這種現象得以大幅改觀。

  不過,新浪2012年在探索商業化的過程中,也做出諸多有益嘗試。此前,曹國偉將新浪微博商業模式清晰地描述爲廣告、電子商務、遊戲等六大來源。2012年,新浪微博務實地將商業化“先鋒”放在擅長的廣告領域。

  根據新浪2012年財報顯示,2012年新浪微博的總收入約爲6600萬美元。微博有77%的年度收入來自於廣告,數額超過5000萬美元。這些廣告是基於“社交媒體”的展示廣告,廣告主主要爲品牌廣告主。

  此外,新浪微博在增值服務方面也推出支付系統,以及試水社會化電子商務的銷售等模式。2012年,微遊戲以及會員等增值服務爲微博貢獻了23%的收入。

  雖然6600萬美元的收入與1。6億美元的支出相比可謂相形見絀,但也爲微博將來加大商業化的力度奠定了基礎。

  至於許良傑到任之後,通過技術改進到底能給新浪微博商業化帶來多大起色?一位研究精準廣告算法的業內資深人士告訴記者:“不同於‘搜索引擎’,‘社交媒體’還缺乏瞭解用戶需求的‘臨門一腳’,而且兩者無法直接對比。但是,爲了有更直觀的理解,粗略計算,若在相同的用戶基數和使用頻率下,‘社交媒體’的廣告市場規模大約是‘搜索引擎’的1/3-1/4。”

  這也是在國外互聯網領域,Facebook炙手可熱,而營收及淨利潤仍然無法與Google相提並論的重要原因。但是,在中國國內,這樣的市場規模卻有望讓新浪“新生”一次。

  以中國最大搜索引擎公司百度爲例,百度2012年佔中國搜索市場份額超過70%,其全年營業收入爲223。06億元。如果以上述比例粗略計算,中國社交媒體的廣告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5億-73億元。這個數字是新浪微博目前收入的13-18倍,也是目前新浪2012年全年淨營收5。293億美金的2倍。而中國的社交媒體市場幾乎是新浪微博和騰訊微博兩家的天下,網易、搜狐、人人、開心等已淡出市場。從這個角度來看,坐擁5億用戶的新浪微博在社交媒體廣告這條路上,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但是,上述人士告訴記者:“真正做到‘精準廣告’,還是一個技術門檻非常高的工作。如果只是將用戶的性別、年齡、地域、愛好等幾十個甚至幾百個屬性、特徵進行匹配,相對容易,可能只需要幾個月時間就可以完成。但是,將用戶的信息與廣告完全進行匹配,這是非常複雜的數學模型,需要兩三年甚至五年的時間才能逐步完善。”

  目前,來自新浪方面的態度是:基於微博信息流的廣告系統還在測試之中,今年3月之前不會開放給廣告主。在此基礎上,新浪預計,2013年上半年大部分微博廣告收入仍將來自於展示廣告。

  當然,新浪並不完全押寶於精準廣告,隨着新浪開放平臺建設的完善,“社會化電子商務”、“微遊戲”等都有望成爲新浪商業化過程中新的亮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