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文章 - 博客頻道 - CSDN.NET

目前比較流行的幾種適合網絡傳輸的視頻編碼有:MPEG4、H263、H264。下面簡要介紹下這些編碼。

(1)MPEG4:MPEG-4標準主要應用於視像電話(Video Phone),視像電子郵件(Video Email)和電子新聞(Electronic News)等。MPEG-4利用很窄的帶寬,通過幀重建技術,壓縮和傳輸數據,以求以最少的數據獲得最佳的圖象質量。它採用面向對象的壓縮方式,根據圖像的內容,把其中的對象(物體、人物、背景)分離出來,分別進行幀內、幀間編碼,並允許在不同的對象之間靈活分配碼率(對重要的對象分配較多的字節,對次要的對象分配較少的字節,從而大大提高了壓縮比)。

(2)H263:263是國際電聯ITU-T的一個標準草案,是爲低碼流通信而設計的。但實際上這個標準可用在很寬的碼流範圍,而非只用於低碼流應用。H.263採用無限制的運動向量以及基於語法的算術編碼,採用事先預測和與MPEG中的P-B幀一樣的幀預測方法。H.263支持5種分辨率,即除了支持QCIF和CIF外,還支持SQCIF、4CIF和16CIF。

(3)H.264是ITU-T的VCEG (Video Coding Experts Group)和ISO/IEC的MPEG(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聯合成立的“聯合視頻組”(JVT:Joint Video Team)共同制定的新建議,它等同於ISO的MPEG-4的Part10。可以說,264是263的發展和延續,同時吸收了MPEG的一些優點。它的碼流結構網絡適應性強,增加了差錯恢復能力,能夠很好地適應IP和無線網絡的應用,

(4)比較:和H.263、H.264比較而言,MPEG4相對簡單,實現起來對系統要求也最低,但效果也最差的。對這種編碼,和另外兩種比起來,優勢並不大,不多講,主要的講263和264。

      263是種優秀的編碼,它可以根據需要產生適合網絡情況傳輸的視頻流,在網絡允許的條件下生成最好的視頻效果。也就是說,它產生的流量是可變的,可以適應很寬的網絡帶寬,滿足不同需要。另外,263的標準也很完備,它充分考慮了不同廠家產品的兼容性,不同廠家的產品之間互通不存在問題,因此,263也是視頻產品領域個廠家所必須支持的標準之一。

       從產品開發的角度講,264和263的差別並不大:它是263的發展,與之比較,除了263的優點外,還有更高的壓縮比,有更好的圖象質量。這也就意味着,同樣的網絡和同樣的流量情況下,264能夠產生更好的視覺效果,從實際來看,這個效果是好很多的。

       但264也是有缺點的。首先,由於264的算法更加複雜,程序實現煩瑣,運行它需要更多的處理器和內存資源。在相同的系統下,可能可以跑起四路MPEG4,兩路263,卻不一定跑得起一路264(當然跟這個程序的效率有關)。因此,運行264對系統要求是比較高的。其次,由於264的實現更加靈活,它把一些實現留給了廠商自己去實現,雖然這樣給實現帶來了很多好處,但是不同產品之間互通成了很大的問題,造成了通過A公司的編碼器編出的數據,必須通過A公司的解碼器去解這樣尷尬的事情。


CIF

視頻格式每路攝像頭的比特率爲

512Kbps

,即每路攝像頭所需的數據傳輸帶寬爲

512Kbps

10

路攝像機所需的數據傳輸帶寬爲:

 

 

 

512Kbps

(視頻格式的比特率)

×10

(攝像機的路數)

≈ 5120Kbps = 5Mbps

(上行帶

寬)

 

 

 

即:採用

CIF

視頻格式各地方監控所需的網絡上行帶寬至少爲

5Mbps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