幀、場編碼的個人理解

一、概述

原始視頻幀(最原始的視頻數據)根據編碼的需要,以不同的方式進行掃描產生兩種視頻幀:連續或隔行視頻幀,隔行視頻幀包括頂場和底場,連續(遂行)掃描的視頻幀與隔行掃描視頻幀有着不同的特性和編碼特徵,產生了所謂的幀編碼和場編碼。一般情況下,遂行幀進行幀編碼,隔行幀可在幀編碼和場編碼間選取。掃描格式

 

 

在幀編碼中,參考爲幀圖像,採用幀運動補償,兩個場是聯合編碼,;在場編碼中,參考爲場圖像,兩個場是分別編碼,採用場運動補償。

二、視頻序列幀、場編碼方式

1.固定幀編碼(全幀)----視頻序列的全部幀始終採用幀編碼方式。

2.固定場編碼(全場)

視頻序列中幀被分成兩個場獨立編碼。編碼規則:

1.       I幀可編碼成兩個I場或一個I場和一個P場,即IIIP.

2.       P幀可編碼成兩個P場或一個P場和一個B場,即PPPB.

3.       B幀可編碼成兩個B場,即BB.

3.圖像級幀、場自適應編碼 (PAFF)

視頻序列能被編碼成一個幀或兩個場,自適應選擇原則是根據採用該種編碼方式的每一幀的RD值。

4.宏塊級幀、場自適應(MBAFF

       爲了進一步提高編碼效率,採用了宏塊級幀場自適應.,宏塊級採用了宏塊對(MBP)爲基本編碼單元(如圖2所示)

 

 MBP格式

       H.264採用的MBAFF方案:

H.264 MBAFF編碼方案 

在圖像中運動比較大的地方採用場編碼,運動比較小的地方採用幀編碼,編碼順序例子如下:

編碼例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