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西遊記》中有這樣一個管理矛盾(妙文轉載)

《西遊記》中有這樣一個矛盾,我以前一直百思不得其解:齊天大聖孫悟空在大鬧天宮時戰無不勝,要不是如來佛祖出手相援,整個天庭簡直面臨“亡國”的危險,但是在取經途中,大聖卻好像很難一帆風順,當年的那幫手下敗將以及敗將的跟班坐騎都成了高手,不是讓大聖無計可施,就是要由大聖請出山幫忙,讓人感覺這是吳承恩寫書的漏洞。最近我在做項目的時候,突然茅塞頓開——吳承恩這麼寫恰恰反映了他對封建王朝管理體系和人文背景的深刻了解。各位如若不信,且聽我細細道來。
    
    大鬧天宮前後,孫大聖、天兵天將以及妖怪們的能力都沒有變化,但是交戰雙方和雙方的心態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
  
    大鬧天宮是孫大聖和天庭衆神的戰鬥,是妖與神的戰鬥。
  
    那時的孫大聖還只是得道的妖精,無所畏懼,身無牽絆,連閻王殿也不敢索拿他,打贏了是無上的榮光,甚至有自己重新界定天庭秩序的可能性,打敗了的後果他又沒有考慮過,所以,在孫大聖心中,他進行的是高收益、無風險的事業,自然全力以赴,出手毫不留情。
  
    而天庭衆神的心態卻不同。孫大聖反的只是玉皇大帝,目的只是想打敗天庭以求出口惡氣,對待衆神並沒有深仇大恨,所以乾的都只是些偷食酒菜、仙丹的事情,充其量也不過是影響重要會議召開這樣的小錯誤,即便後來打上天宮,也沒有強烈的破壞慾,去幹諸如燒殺搶掠的勾當。因此,孫大聖與衆神並無利益上的衝突。
  
    同時,孫大聖的殺傷力很強,他手中的武器可以使所有被觸碰的對手受傷。所以,衆神對孫大聖的圍剿行動實際上是風險很高的項目,是迫於其領導玉皇大帝的壓力而進行的工作,可以想象,在此情況下天庭一方的戰鬥力是處於什麼狀態,所謂十萬天兵天將也必然各懷鬼胎,瞻前顧後。
  
    有人會說,衆神爲什麼不靠打敗孫大聖來加官進爵呢,這就牽涉到天庭的所有制結構和激勵機制問題。
  
    從原文來看,天庭裏儘管都是高素質的精英分子,實行的仍是封建君主制度,玉皇大帝作爲統治者,對作爲臣子的衆神是具有生殺予奪大權的,所以,衆神的生活質量就只能寄希望於這位領導的個人素質了。但文中提到鳳仙郡太守只因爲祈天時不敬,就連累全郡大旱了三年,捲簾大將軍只因打破一個琉璃盞,就被貶爲小河妖,可見這位領導十分暴戾,而這位皇帝和衆神又長生不老,可見衆神真是“此罪綿綿無絕期”了。按中國的傳說規定,成爲神是非常艱難的事情,很難想象衆神歷盡苦難的修煉只是爲了換取一個更大的制度枷鎖,所以,除了真正的既得利益者,衆神在心底是必然反感這樣一個制度的,是非常希望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君不見衆神中只有楊戩的團隊最拼命賣力,原因就是他與玉皇大帝有裙帶關係,當初楊戩力劈桃山救母雖然英勇異常,說到底還是個凡人,後來突然成了可以不服封建禮數的神仙,其中必有隱情,想必是玉皇大帝把天庭弄成了家族企業,給了外甥楊戩一個不用工作又可以享受人間供奉的美差,你讓其餘的神仙怎麼能夠信服?
  
    這樣再回到前面的問題,某些神仙即便打敗了孫大聖,獲得了升遷又怎樣呢,他最多也只能成爲權力最大的臣子,仍然擺脫不了被統治的命運,而且“伴君如伴虎”,由於以後能面對的永遠是這個領導,就算他再圓滑事故,說不定幾千幾萬年後的哪天就因爲一個錯誤而前功盡棄。所以太上老君的金鋼琢,明明可能收掉金箍棒的,卻只用來打打人;太白金星的玉瓶,明明可以吸人的,老頭兒卻躲得遠遠的不見蹤影。
  
    而做一個普通的天神又如何呢?神首先是長生不老的,而且又不存在光宗耀祖、封妻廕子的問題,所以無功遠比有功的生存壓力小,根本犯不着爲了一個沒有實質內容的頭銜而冒傷殘的危險。
  
  衆神與孫大聖的對抗收益於是成爲了負數,風險卻成爲了無窮大。衆神都是絕頂聰明,這個算盤哪裏會打不清楚,在戰鬥中爲避免領導怪罪,肯定披掛整齊、殺聲震天,但是貼身大戰是沒有記載的,也沒有使出什麼絕活,即所謂出工不出力。
  
    其實,書中還有一處反映了相同的問題,獅陀嶺中的獅子精也嚇退過天庭十萬天兵,其間有沒有發生激烈的戰鬥呢?沒有,他只是張開大嘴嚇唬了一下,天兵就退讓了,反正獅子精只想要一個名分,衆神並無實際利益損失,能不打仗就不打了吧。
  
    但在孫大聖取經的過程中,情況發生了變化,孫大聖這時候已經是“散仙”了,也即身份不再是妖怪,距離成仙只有小小的差距了。而他的對手卻轉爲了徹頭徹尾的妖精。
  
  
    妖精對抗孫大聖的目的是爲了吃唐僧肉或吸唐僧的元陽,其相關收益是長生不老——神仙的基本特徵。這項工作的風險也是巨大的 ——被孫大聖消滅掉。對於妖怪來說,這是一項高收益、高風險的事業,按照馬克思《資本論》的論述,人們爲了300%的利潤,就敢於冒絞首的危險。而一步登天成爲神仙的收益恐怕遠遠超過300%,可以想象妖怪們爲了達成目的會有多麼的狂熱和勇敢。
  
    最厲害的還是那些有一定背景的妖怪,他們知道自己的主子不同凡響,自己就算有過錯也不用擔心被懲處。書中多次出現類似的章節:衆神的下屬或坐騎違規犯錯,但是衆神道貌岸然的解釋說,唐僧取經必然要受劫難,下屬的襲擊正是這些劫難的一部分,所以,儘管下屬的目的很陰暗,但是間接上爲如來佛祖的考驗工作出了不少力,幫助唐僧完成了受罪的任務,因此從本質上講,他們的工作屬於幫助性質,不是敵我關係,可以既往不咎、保留原職重新錄用。如此高論,爲所有有實力、有背景的妖精提供了絕佳的機遇,他們的工作風險已經下降爲零,而收益仍然很高,這樣有殺無賠的買賣能不讓妖怪們竭盡全力、前赴後繼?
    與此相對應的是孫大聖,他並無成佛的野心,對抗妖怪的目的不是殺盡天下妖魔鬼怪,只是爲了保護師傅去西天取經。他與妖怪以前也無血海深仇,只有在妖怪襲擊唐僧時纔出手相救,所以工作屬於被動反擊性質。軍事上稱進攻是最好的防禦,單純防禦是十分危險的行爲,因此孫大聖在戰鬥中已經先輸了一着。
  
    同時,由於被保護人唐僧缺少自我保護意識和抵禦風險的能力,經常被妖怪扣爲人質,使得孫大聖在援救工作中常常處於投鼠忌器的狀態,在工作中不能放開手腳,於是又輸了一着。

加上唐僧十分迂腐,經常懷疑孫大聖濫殺無辜,並以酷刑“緊箍咒”進行頻繁地打擊,不但嚴重挫傷了孫大聖的工作積極性,而且使之不能有效地做好危機前的準備工作,更不能主動出擊消除隱患,信息的前饋工作陷於僵局,只好通過反饋工作解決問題,戰鬥力再輸一着。
  
    因此,在這場孫大聖和妖怪的競爭中,妖怪知己知彼、充分準備,而孫大聖畏首畏尾、束手束腳,尚未交戰銳氣已弱了一半,戰鬥勝利的可能性當然急劇減小。
  
    再看此時出手相援的衆神,他們都是奉旨幫忙,所以第一是任務關乎天庭榮譽,必須完成,第二是性質屬於天庭組織的無償援助,有天庭作爲後盾。因此,在妖怪沒有大鬧天宮的前提下,他一方面要提防自己失敗後孫大聖和玉皇大帝都拿自己出氣,同時又明白即使自己失敗,整個組織——天庭失敗的概率也很小——大不了再請如來佛祖出山,肯定手到擒來。所以,每個相援的神仙都會使出渾身解數,亮出絕活一展身手,只要自己盡力,孫大聖和玉皇大帝都沒有口實怪罪,當然,拼命是不可能的,就像對付青牛怪一仗中,衆神失去武器後不是繼續進攻,而是徒呼奈何後就坐等更厲害的神仙來幫忙。
  
    那天寫到這裏,我感覺對情況的分析已經基本清楚,於是倒頭便睡,不想當晚衆神託夢於我,皆感嘆天庭生存不易,人情世故與人間並無二致,未料想苦苦修行卻只換來如此下場,真是可悲可嘆……此時玉皇大帝突然現身,對我大發雷霆,說此文嚴重影響天庭形象,是對其管理能力的否定,要求我承擔所有不良後果云云,我只是一介草民,哪裏見過這種場面,不由又驚又怕,夢醒方知是爲一夢,爲避免人神共憤,在此特別申明,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且只爲學術探討,絕無借古諷今、否定名著之意,請各位姑妄聽之,權當一笑。


網友經典回覆:
  猴子剛開始大鬧天宮是因爲剛從學校畢業,初入社 會,不懂的處理人際關係,後來在山下被壓了五百年知道了,以後遇到了問題,出工不出力,儘量靠走關係,走後門來解決,這樣做有幾大好處:1、不會把自己置於過於危險的境地,2、不會輕易得罪人,3、體現領dao的重要性及對領dao的尊重。還有可以借求援之名逃避工作到處旅遊。
    
    
  看了一些帖子,這麼總結吧:
  
  1)天宮乃大鍋飯體制,天兵天將出工不出力;
  
  2)天宮的官員選拔制du,造成了天兵天將辦不了正事,但放出去則能爲非作歹,禍害一方;
  
  3)各路神仙出場費很高,獲勝獎金低,商業性的比賽不肯出力;
  
  4)孫悟空被整500年,武藝荒廢不少,練功的等級已經不夠使了;
  
  5)由於科技進步,500年前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金箍棒,已不能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了;
  
  6)取經遇到妖怪,有後臺老闆的得放生,沒主的還得防觀音唐僧發慈悲,影響戰鬥力;
  
  7)取經陣容太差:領隊觀世音,教練唐僧,隊友豬無能,傻無勁;
  
  8)因中國人的劣根性的原因,一個猴子鬧天宮,三個徒弟一條蟲;
  
  9)因體制的原因,唐僧領導下的孫悟空,打不贏孫悟空領導下的唐僧;
  
  10)鬧天宮爲一農民,取經則一農民工,而三無人員六耳彌猴,更在收rong時活生生被打死;
  
  11)遇妖怪搬救兵,一不冒險,二不貪功,三給領 導面子,四不得罪各路神仙,五順道出國旅遊。
  
    

豬八戒還算是挺聰明的,人家以前就是神仙,深知天庭的腐敗勾當。所以早日下得民間,傍個大款,經營實業。可惜神仙不放過他哦。


  所以八戒從取經一開始就洞悉這是個出力不討好的差使,偷懶就不必說啦,還時刻提醒大家早日散夥,回去自己開公司~

  天宮腐bai,就如科極gan部----天棚元帥天天就想着泡文工團的PLMM,哪有戰鬥力,加之豆zha工cheng(老君的破爐子等)僞劣武器(老李的破塔等),銀子都花在搞面子工cheng(蟠桃園、baoma等),林林總總,估計唐增上來也可大鬧一把。
  
  前幾年偶看電視連續劇《西遊記》,忽然神經被觸動:原來西天取經之路上的大多妖魔鬼怪,都TMD是“高gan子弟”,孫悟空這個護法使者自然常常是無可奈何了。吳承恩老先生也許是有意埋伏隱喻,藉以說古論今,聯想今日之社hui現zhuang,不由人對吳老先生陡增敬佩之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