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貨膨脹 CPI

基本概念通貨膨脹 (Inflation)一般指: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因貨幣供給大於貨幣實際需求,導致貨幣貶值,而引起的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而普遍地上漲 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供遠小於求】。通貨膨脹在現代經濟學中意指整體物價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貨膨脹爲貨幣之市值或購買力下降,而貨幣 貶值爲兩經濟體間之幣值相對性降低。前者用於形容全國性的幣值,而後者用於形容國際市場上的附加價值。兩者之相關性爲經濟學上的爭議之一。紙幣流通規律表 明,紙幣發行量不能超過它象徵地代表的金銀貨幣量,一旦超過了這個量,紙幣就要貶值,物價就要上漲,從而出現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只有在紙幣流通的條件下才 會出現,在金銀貨幣流通的條件下不會出現此種現象。因爲金銀貨幣本身具有價值,作爲貯藏手段的職能,可以自發地調節流通中的貨幣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 的貨幣量相適應。而在紙幣流通的條件下,因爲紙幣本身不具有價值,它只是代表金銀貨幣的符號,不能作爲貯藏手段,因此,紙幣的發行量如果超過了商品流通所 需要的數量,就會貶值。例如: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銀貨幣量不變,而紙幣發行量超過了金銀貨幣量的一倍,單位紙幣就只能代表單位金銀貨幣價值量的1/2,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用紙幣來計量物價,物價就上漲了一倍,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貨幣貶值。此時,流通中的紙幣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銀貨幣量增加了一倍,這就是 通貨膨脹。在宏觀經濟學中,通貨膨脹主要是指價格和工資的普遍上漲。通貨膨脹之反義爲通貨緊縮。無通貨膨脹或極低度通貨膨脹稱之爲穩定性物價。

通貨膨脹 是指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全面、持續上漲的物價上漲的現象。紙幣發行量超過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 量,是導致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之一。

 

消費者物價指數 (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縮寫爲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商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 變動指標,通常作爲觀察通貨膨脹 水平的重要指標。如果消費者物價指數升幅過大,表明通脹已經成爲經濟不穩定因素,央行會有緊縮貨幣政策財政政策 的風險,從而造成經濟前景不明朗。因此,該指數過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場歡迎。例如,在過去12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 比 12個月前平均上升2.3%。當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錢價值便隨之下降。也就是說,一年前收到的一張100元紙幣,今日只可以買到價值97.75元的商品 或服務。一般說來當CPI>3%的增幅時我們稱爲Inflation,就是通貨膨脹;而當CPI>5%的增幅時,我們把它稱爲Serious Inflation,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