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員的職責

企業各崗位都制定了明確的職責,測試員的職責任何IT企業都有。這裏只是從觀念的角度談一談測試員的職責,供製定或修訂具體的職責時參考。

  很高興地看到測試員在企業中的地位日見增長,這一方面得力於軟件工程規範化的落實,另一方面也是測試員的工作成績提高了這一崗位的重要性。但還應該看到,對於大多數企業而言,測試員仍處在從企業的邊緣人向主體羣落融入的過程中。在這一漫長的過程中,有許多困惑和許多誤解。建立一個企業的測試文化,是澄清這些困惑和誤解的重要途徑。

  一個基本的也是最有分歧的問題就是:測試文化應是服務型還是控制型?我認爲較好的測試文化應是服務型的。有的企業將測試文化定位爲控制型,即測試員對最終產品的質量負責,對質量過程負責,甚至批准或拒絕產品的發佈。事實上,測試員不應有也不應期望擁有這些控制權利,應將不合理地賦予的這些權利分離出去:1)質量的過程控制應由QA負責,因爲,最終產品的質量是設計與開發出來的,而不是測試出來的;2)批准或拒絕產品的發佈更有應是企業高層的職責,不應是測試部門更不是測試員的職責。測試部門或測試員應明確自已的角色定位,努力培養服務型測試文化,在服務意識的指導下,努力做了自已的本職工作。

  既然測試文化定位爲服務型,那麼,對測試員的職責就可以從如下方面來描述:

  爲高層提供服務:即測試部門將產品的測試報告提供給高層,由高層作出有關決策。測試報告應包含高層希望瞭解的產品情況:錯誤發現率、錯誤改正率、問題收斂趨勢,等等。

  爲項目經理提供服務:向項目經理提供的測試報告應滿足項目經理關注的需求,這些需求包括:產品的功能有哪些未滿足、性能方面有哪些問題、哪些問題已與程序員溝通,但未達成一致意見,需要提交高層仲裁,等等。

  爲QA提供服務:測試人員參與質量管理活動應該是服務性質的,即他不是去主導質量管理活動,而是爲質量管理活動提供服務支持。測試人員通過測試報告,利用事實和數據來反映產品目前的質量情況,爲QA的工作提供依據。

  爲程序員提供服務:測試員要同程序員交朋友,向程序員及時反饋具體的程序問題,並與程序員共同探討。一方面,測試員通常比程序員更瞭解業務領域,因此,他能從業務員的視角來檢測產品的功能;另一方面,測試員通過測試用例能發現程序員不易想到的問題;再一方面,測試員從用戶(操作員)的角度所進行的隨機測試,也是檢查產品的可用性。這些方面的測試情況,應及時反饋給程序員,以便進行及時修改。同時,測試員也要從程序員角度考慮問題,並獲取相關程序的文檔資料,使得測試員編制的測試用例更切合測試的重點、難點以及關注點。必要時,測試員也應瞭解程序員所使用的開發語言,這對於進行程序的白盒測試尤爲重要。

  爲市場推廣人員提供服務:產品最終是要投放市場的,在產品的投產前,市場推廣人員必須瞭解產品的優缺點和與同類產品對比的特色,從而有利於組織產品的廣告宣傳,以及應對媒體的挑剔與非難。總之,在市場推介活動中,市場推廣人員應充分了解產品的相關信息,這些信息的主要來源就是測試報告。

  綜上所述,測試人員的職責就是通過測試報告向項目的主要涉衆傳達產品的信息,即他是作爲一個重要的信息源,爲質量體系的運作提供到位的服務。

  從形式來看,測試報告是測試人員的工作成果,因此,測試人員的職責可以圍繞着“測試報告”來描述——這裏的“測試報告”是廣義的,包括測試員的所有的報告(含非正式的口頭報告)。例如:

  描述“測試報告”的前期工作:包括測試計劃、測試案例、測試過程、信息收集。
描述“測試報告”的信息管理:通常使用測試管理工具,它對測試中的問題進行收集、流轉和跟進或督辦,並提供分析與統計功能。

  描述“測試報告”的撰寫:要注意不同的涉衆需要不同的信息,即需要不同的測試報告。如,高層可能只需要一些統計信息或問題的收斂情況,而程序員可能需要一些非正式的、直接的、及時的反饋意見。因此,對不同類型的“測試報告”可能有不同的模板或樣例,測試報告的編寫能力應是測試員的基本功之一。

  描述“測試報告”的報告流程,測試報告(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的報告流程應清楚明白,特別是問題報告應形成閉環。

  描述“測試報告”的管理:測試報告應作爲企業的重要信息加以保存、管理,並作爲歷史數據供以後參考和比較。

  測試員的職責的描述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如何描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應通過職責的描述,體現企業的測試文化,努力營造一個好的測試文化是我們所關心的。
來源:希賽網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