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的奮鬥史(三十)——近期微信公衆平臺更新文章集錦

寫在前面

        

           最近更新的文章都是技術型的文章,很少更新生活雜談類文章。其實寫作我從來沒有停止過,我寫的一些生活雜談類文章基本上都在微信公衆平臺上。爲了讓廣大沒有關注微信我的微信公衆號的讀者不錯過,特地做了一個近期文章集錦。由於每篇文章不長,單獨發表意義不大,所以把最近在微信公衆平臺上發表的文章做了個整理,呈現給讀者。歡迎拍磚。

 

第一篇   技術和價值

 

        文/溫國兵


        發佈時間:2013年11月20日


         不管是搞開發,還是做運維,只要是做技術,我們都會在技術細節的死海里苦苦掙扎,暗無天日。


 


         一個程序員和設計師最大的區別就是看問題的角度,運維工程師和系統架構師亦是如此。比如一隻麻雀,程序員和運維工程師看到的就是麻雀的五臟六腑,而設計師和系統架構師看到的是一個麻雀的輪廓,什麼叫做麻雀,至於麻雀有幾隻腳或者有幾雙翅膀,並不關注,也無需關注。拿實際中的例子來說,一個系統正常運行,運維工程師考慮的是各種技術細節,比如怎樣寫一個腳本對整個系統進行監控,比如某個軟件的某個參數應該怎樣配置等等,而系統架構師需要考慮的是怎樣保證這個系統不掛掉,怎樣保證系統的安全,怎樣承擔更大的併發量,需要何時對系統風險評估,系統的設計是否合理,怎樣保證在代價最小化的前提下保證系統性能最大化,在性能和安全出現矛盾時怎樣權衡取捨,怎樣解決和改善IO瓶頸等等。所以說運維工程師做的事情大多數運維人員都能做,而系統架構師做的事卻只有少數人能做,因爲考慮的點太多,需要的知識面太廣,是一個大雜燴、多面手、大而全的職位。

 

        然而,程序員和運維工程師也好,設計師和系統架構師也罷,基本上都是圍繞技術,而很少考慮技術本身帶來的價值。技術是爲商業服務,商業化的東西才能體現價值。一個技術的產生必定是需求和利益帶動的。如果我們在深入研究技術時再考慮下此技術能帶來什麼效益,能節約多少成本,能夠提升多少性能,那麼很多問題就不會那麼沒有目的性,很多問題就能得到的改善。當然,熱愛技術本身,就很少考慮價值和效益,只是單純的喜歡技術。

 

        如果什麼問題我們都能從宏觀的角度看待,那麼這些問題或許能爲解決問題本身帶來幫助。

 

第二篇 Oracle爲什麼很難精通

 

        文/溫國兵


        發佈時間:2013年11月23日


         不管是什麼技術,要想做到精通都是很難的,Oracle也不例外。

 

         說到底,Oracle是數據庫軟件,終歸是軟件。Oracle體系之龐大令人咋舌,爲什麼體系結構那麼設計,寧願犧牲性能,最主要還是爲數據安全考慮。想想一個企業最重要的就是數據,數據丟失對一個企業來說是致命性的災難。這裏順便提下,爲什麼那麼多壟斷性企業,比如通信,金融使用Oracle,我想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這些企業不缺錢,不管Oracle賣多貴;第二,這些企業視數據爲命根,對數據非常重視;第三,Oracle文檔齊全,功能完備,從業人員相對較多。以上,這些企業選擇使用形如鋼鐵俠的Oracle。

 

         Oracle爲什麼很難精通,究其原因就是體系過於龐大,衍生技術過多,涉及範圍過廣。所以可以這樣說:畫上十年之間苦心研究,在實踐中不斷積累,也不一定能說自己精通Oracle。另外,如果肯花上十年時間一心只爲Oracle,想必已經是這個行業的頂級大牛,可是國內有多少技術人這樣堅持,屈指可數。

 

         Oracle的衍生技術太多,可是我們在使用一個技術時不要爲了使用技術能用,而應該爲了解決問題而使用,多想想爲什麼,多思考它們底層是怎麼運作的。會使用軟件是最基本的要求,而解決各種問題纔是考驗一個DBA的真功夫。

 

         DBA的首要職責就是保證數據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責任重於泰山,任何操作都不要輕視,Be careful about your every step!

 

        用心一也,鍥而不捨,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句話。祝願各位在精通Oracle的路上堅持,更上一層樓!

 

第三篇 也談Oracle官方文檔

 

         文/溫國兵


        發佈時間:2013年11月26日


         Oracle官方文檔確實是好東西,但是要看到誰手裏。


 


         想必大家有這種印象,到一個論壇問一個問題,很多人的回答都是回去看官方文檔,然後搞定了洗洗睡吧。不可否認,Oracle的官方文檔做得很優秀,大而全,美而廣。但是叫誰一上來就看官方文檔恐怕不是最優之計。讀過官方文檔的童鞋都知道,想完全讀懂還是有點難度,想全部讀完並理解其中精髓可能性非常低,就算國內頂級的Oracle大牛,比如蓋國強,樓方鑫,馮春培,徐戟等等,我想也不能把那麼龐大的文檔全部一字一句地看完吧。對於初學者,想通過官方文檔學習不太靠譜,除非英語水平好,有一些編程和SQL基礎,否則很難“入戲”。把官方文檔全部看完的做法一是太浪費時間,二是不現實。文檔存在的必要性不是讓你全部看完,而是在不會或者遇到問題時查閱,萬不可本末倒置。學習Oracle需要什麼,一是官方文檔,二是實驗環境,三是網絡。至於書籍什麼的,可以後期考慮。當然,通過官方文檔你可以很系統地進行學習,但我也覺得沒有必要一字一句地看完,而應該把握重點,把每一個模塊最核心的東西深啃,模擬上面的示例,其他細枝末節待來日補齊。這就好比建房造屋,肯定是先有設計圖,纔有施工;先有宏觀,纔有細節。如果一開始就把細節弄得萬無一失,最後可能揀了芝麻丟了西瓜,得不償失。

 

         讀者需要思考的是怎麼利用好官方文檔,怎麼通過官方文檔獲得最大的收益,怎麼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而不是想得太多。很多想法很美好,但現實往往會給你潑冷水。這讓我想起昨天腦海中冒出的一句話,當你心懷希望的時候,下一秒很大可能會讓你失望。噗,跑題了。

 

         所以這裏告誡讀者,什麼一上來就看官方文檔是不靠譜的。當然你要有思考我說得是不是對的,本文的碎語只是自己的一點拙見。最後,不妨高深一把,我所說的都是錯的。

 

第四篇 Oracle學習的窘境

 

        文/溫國兵


        發佈時間:2013年11月28日


         以前我有提到Oracle技術博大精深,要達到精通,需要很長的時間。本文談談Oracle學習的窘境。


 


         談Oracle學習的窘境,就從OCP談起。曾幾何時,我非常熱衷OCP證書,好似抓住救命稻草般,有了這個便衣食無憂,任行天下。現在想起當時的想法多麼幼稚。是的,我熱愛數據庫,也想在數據庫行業有所作爲。一蹴而就的心理曾經我也有,什麼都想速成。可是天下沒有什麼東西是很容易就能獲得的,凡事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切記欲速則不達。應屆生有OCP固然是好事,但現在的證書含金量不斷縮水,除了證明自己在考試上面厲害,不能說明什麼。即使你有OCP證書,瞭解的也是一些原理性的東西,一到實踐大多還是無從下手。據我所知,現在的OCP考試基本上是報名包過,全靠題庫,基本上十來天的課程,再加上瘋狂的背題,拿下易如反掌。試想這樣的證書有何意義,什麼東西一到天朝就會變味。現在的我對於這個已經熱情了,夯實自己纔是正經。所以,窘境之一,該不該考OCP證書,我覺得能力纔是王道,牛逼的人不需要這個來證明自己。

 

         窘境之二,我們缺少機會,缺少機會意味着你的成長會慢很多。課堂裏學得再好,也抵不過真實環境中磨練。什麼東西只要到真正需要使用的時候方知背後的意義。據我所知,DBA很是需要經驗,企業不大可能招聘應屆生做DBA。如果想從事DBA,卻沒有一個機會接觸,談何成長?DBA要在真正的項目裏磨練,方能成正果,特別是那些大型項目,如果有幸接觸想必是人之幸事。機會很難得,一靠實力,二靠運氣,三靠人品。

 

         窘境之三,我們缺少資源。是的,Oracle的資源確實很豐富,但你到了一定的程度後,這些都是不足過眼的。就拿METALINK(現在的MOS)賬號來說,不是所有Oracle DBA都能擁有。還有很多Oracle的Internal Doc也不是每一個DBA都能得到的。

 

         窘境之四,眼高手低。衆所周知,DBA是一個令人神往的職業,衆多的好處讓人垂涎若渴。但是,還是那句話,理想是很美好的,但現實未必。真正落實到實處,懶惰讓自己止步不前。瞭解得越多,卻發現這個職業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好。令人窒息的高壓和重擔,遇到問題基本上孤軍奮戰,解決問題通宵達旦,項目中多方的阻力,任何時候提心吊膽……但是,對於熱愛這個職業的人來說,這何嘗不是累並快樂着!在我們學習的時候經常會出現眼高手低的情況,要做的就是腳踏實地,做好每一步,不要想那些似有似無的。

 

        最後,最好的學習方式就是向前輩大牛們看齊,多向高人學習,自然進步很快。送大家一句話:’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第五篇 寫在23歲生日

 

        文/溫國兵


        發佈時間:2013年11月30日


         昨天23歲生日,來點碎碎念。


 


         這一年歡笑與悲痛並存,這一年成長與進步不止。23生日來臨,但22歲的生日彷彿就在昨天。時間流逝地如此之快,叫人怎能趕上時間的腳步。

        

         這一年來課堂學習方面有所怠慢,不像以前那樣用功,但是在喜歡的方向上還是一如既往。大學裏的每門課都有開設的必要性,但是真正實施起來就變味了,很多就是背無聊的PPT,勾畫所謂的重點,對於這些我已無語凝噎。實驗室仍然在做項目,但是資源的匱乏,溝通的乏力,執行的效率都讓這個項目一拖再拖,終於在5月份收尾。做項目一方面彌補自己知識方面的欠缺,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發現原來我並不是那麼喜歡做開發。

 

         很慶幸我很早就發現自己的興趣愛好,同時也很早就確定了自己的方向。人生最悲哀的莫過於沒有方向,惶惶而終日,好似無頭蒼蠅,也似脫繮之馬,更似缺舵之船。興趣重要,方向、方法、選擇也比努力更重要。這一年,在自己喜歡的方向上有了更深入的學習。

        

         這一年,愛情不再是空白,雖然都沒有成功,但這已經不重要了,至少我努力過。這一年追求過兩個女生,第一個女生讓我懂得該說出自己的愛就要大膽地說出,第二個女生讓我懂得凡事不能強求,有些人更適合做朋友。是的,被拒絕我也很受傷,曾經也懷疑過自己做人是不是太失敗,後來的反省才知道不是我做人失敗,而是愛情沒有勉強。是的,在感情路上我還很幼稚,不過這又有什麼呢?人總要成長的。

 

         這一年,和其他朋友之間的友情依然不錯,特別是和寢室幾個哥們、二哥之間的友情。很多朋友平時都不咋聯繫,但心底裏沉澱的永遠如初。是的,有些朋友久了沒聯繫就不知道說什麼好,但真正的知己害怕時間嗎?不會。

 

         這一年,和父母之間的親情依然很好。或許是我們相隔太遠,都很珍惜每次通話的機會,每次通話媽媽總是嘮叨個不停,我聽着卻感到如此的甜蜜。以前我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叫做《父親生日》,裏面提到我和父親之間的親情變化。還是吧那篇文章的結尾貼上。有句古話說得好:“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應該及時地盡,盡孝是等不得的啊!我應該更有孝心來對待慢慢老去的他們,就像年經的他們對待曾經慢慢成長的我一樣。

 

         23歲意味着即將挑起家庭的重擔,也不再那個啥也不懂的小孩子了。一日充實,可以安睡;一生充實,可以無憾。每一天的日子很美好,也很珍貴。想想人生苦短,爲何不享受和珍惜在世的每一天。生命不息,奮鬥不止,我們每個人都要有自強不息的精神,勇往直前,勇敢地面對社會的不公和艱難的挑戰,並懷着一個感恩的心,感謝別人的幫助,不吝嗇自己的善舉,腳踏實地努力地讓自己愛的人和愛自己的人過上幸福生活。

 

        周國平的《尼采:在世界的轉折點上》一書中寫到:“許多人的所謂成熟,不過是被習俗磨去了棱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個性的夭亡。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實自我的發現,精神上的結果和豐收”。把這句話送給23歲的自己並以此激勵自己前行。

 

第六篇 爲什麼應屆畢業生很難應聘到DBA?

        

         文/溫國兵


        發佈時間:2013年12月3日


         不是我們能力不夠,而是沒有得到別人的認可。

 

         公司的DBA組會不會招聘應屆生?答案是否定的。注意,DBA組,證明這個公司不止一個DBA,從規模來說已經較大了。數據是一個企業的命根,沒有哪個公司敢冒這樣的險,讓一個剛脫去校園稚氣,幾乎毫無經驗的應屆生來承擔此重擔,哪怕你實力再強。當然,一個企業招聘應屆做實習DBA,做一些非核心工作還是有可能的,不過這個概率都小得可憐。

 

         前段時間一個好友在一家知名公司實習,想轉入該司DBA組,被無情否決,理由很簡單:該組不招應屆畢業生!後來離開了。是的,他說得很對,新人得不到鍛鍊,哪來的經驗?我們總是幻想這個行業有多美好,這個行業是多麼的包容併兼,但是卻不能給我們一個施展身手的機會。無奈,無言。前日投遞某個企業數據庫團隊的MySQL DBA,得到的回覆是:這次招聘的是高職職位,應屆生不適合。看到這個回覆其實心裏很坦蕩,我是懷着不抱任何希望去的,因爲深知不可能。

 

         既然整個行業都是如此,我們也沒有辦法改變。既然沒法改變,就要想辦法適應它。不是想做DBA嗎,爲何想着一畢業就立馬做DBA?爲什麼不嘗試系統運維或者軟件開發?據我瞭解,大多數DBA都是從系統運維或者軟件開發做起的。不要走得太遠,而忘記當初爲什麼出發;不要好高騖遠,而忘記當初爲什麼堅持。

 

        當你碰了很多壁,不要氣餒,也不要抱怨這個世界的不公,很多事情沒有你想象地那麼簡單,很多事情也沒有你想象得那麼理所當然。年齡人,雖抱着一腔熱忱,但腳踏實地,還是現實點吧。

 

第七篇 DBA的道德

 

        文/溫國兵


        發佈時間:2013年12月5日


         在做DBA之前,想想你爲什麼做DBA,憑什麼做DBA。

 

         衆所周知,DBA掌握着一個企業的數據運維命脈。與其說DBA靠技術,不如說DBA靠人品,靠道德。以前我曾經說過,一個人無論缺德多大成就,只要他做人失敗了,那麼這個人就是失敗的。對於那種人品不行,道德敗壞的人,我只能說呵呵。

        

         據我瞭解,一個公司對DBA的道德要求是很高的。對DBA的道德考驗往往多於技術。這也是爲什麼很多企業不會招應屆畢業生或者沒有經驗的做DBA的重要原因。一個企業對DBA道德的考察往往是長期的,你是否能否勝任這個工作很大程度取決於你的道德素質。這也很好理解,你想一個DBA往往擁有獲得核心數據的權限,對於在數據上做一些不合常理不合道德的操作輕而易舉。所以,一個DBA道德不行,不能堅守自己的底線,一個企業怎能放心,又怎麼可能把如此重任交付給這樣的人?水彬兄和我共同着一個數據庫技術交流羣,只要有人發廣告,不良信息或者販賣數據,我們幾個羣主已經發現,立即踢掉。一個想着各種歪門邪道搗騰數據,通過非正規渠道牟取暴利的人,沒有必要留在羣裏。有時看到小道消息,提到DBA通過複製數據,然後轉賣給其他人,我對這種行爲深惡痛絕,這樣的DBA不僅不是一個合格的DBA,更是一個做人失敗的人。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請三思而後行,切不可因爲一時的私心而迷失了自己。一個人的信用和品德需要用心去維護,丟失了再就沒法撿起了,覆水難收。同樣,一個DBA的信譽也是一點點積累的,不能因爲不道德的事情就讓自己墜入深淵,永無天日。

 

        無論做什麼,第一先做人。

 

寫在後面

 

         最近發生了很多事情,比如發射嫦娥三號、曼德拉辭世、保羅沃剋意外辭世、全國大範圍霧霾天氣、QCon全球軟件開發大會(上海站)、感恩節百度和360的插架……歡笑眼淚伴隨,感恩激勵圍繞。無論世界怎樣變化,生活還得繼續。正像達芬奇所言:“一日充實,可以安睡;一生充實,可以無憾”,我們沒有理由浪費時間,生命不息,奮鬥不止。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在奮鬥的過程中,父母親情不可怠慢,身體健康不容忽視。



  我的郵箱[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jutdb         
  微信公衆平臺:JustOracle(微信號:justoracle)
  數據庫技術交流羣:336882565(加羣時驗證 From CSDN XXX)
  All is well
  2013年12月8日
  By Larry Wen


katoon Sina CSDN
@Wentasy 博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來訪。如有錯誤之處,希望批評指正。原創博文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 [CSDN博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