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性能的一些計算公式

單位時間併發數

QPS(TPS)=併發數/平均響應時間    
QPS(TPS): 每秒鐘request/事務 數量    
併發數: 系統同時處理的request/事務數    
響應時間: 一般取平均響應時間

 

最大線程數
 

Max number of threads=(MaxProcessMemory – JVMMemory – ReservedOsMemory) / (ThreadStackSize)
名稱 含義
MaxProcessMemory 進程最大的內存
JVMMemory JVM內存
ReservedOsMemory JVM的本地內存
ThreadStackSize 線程棧的大小

單位時間可以啓動的線程數量

啓動線程數=(任務執行時間/(任務執行時間-IO等待時間))*CPU內核數 同時在線同戶數


無論有無思考時間(T_think),測試所得的TPS值和併發虛擬用戶數(U_concurrent)、Loadrunner讀取的交易響應時間(T_response)之間有以下關係(穩定運行情況下):
TPS=U_concurrent / (T_response+T_think)  響應時間:對請求作出響應所需要的時間

網絡傳輸時間:N1+N2+N3+N4    
應用服務器處理時間:A1+A3    
數據庫服務器處理時間:A2    
響應時間=N1+N2+N3+N4+A1+A3+A2

 

併發用戶數的計算公式

系統用戶數:系統額定的用戶數量,如一個OA系統,可能使用該系統的用戶總數是5000個,那麼這個數量,就是系統用戶數。    
同時在線用戶數:在一定的時間範圍內,最大的同時在線用戶數量。    
同時在線用戶數=每秒請求數RPS(吞吐量)+併發連接數+平均用戶思考時間    
平均併發用戶數的計算:C=nL / T    
其中C是平均的併發用戶數,n是平均每天訪問用戶數(login session),L是一天內用戶從登錄到退出的平均時間(login session的平均時間),T是考察時間長度(一天內多長時間有用戶使用系統)    
併發用戶數峯值計算:C^約等於C + 3*根號C    
其中C^是併發用戶峯值,C是平均併發用戶數,該公式遵循泊松分佈理論。

 

吞吐量的計算公式:
F:吞吐量,VU:虛擬用戶個數,R:每個虛擬用戶發出的請求數,T:性能測試所用的時間
F=VU * R / T  性能計數器
資源利用率=資源實際使用/總的資源可用量 思考時間的計算公式
T:時間
TS:用戶思考時間
R = T / TS  計算思考時間的一般步驟:
A、首先計算出系統的併發用戶數
$C=nL / T F=R×C
B、統計出系統平均的吞吐量
F=VU * R / T R×C = VU * R /   T  
C、統計出平均每個用戶發出的請求數量
R=u\*C\*T/VU  
D、根據公式計算出思考時間
TS=T/R 

參考地址:
https://blog.csdn.net/workdsz/article/details/78417108 性能測試各性能指標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556347 PV、TPS、QPS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PS_report 百科知識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