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視頻驗收總結

前兩天師傅們驗收了陳偉視頻,在驗收的過程中突然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爲什麼呢?還請往下看!今天將會分別從知識點的查漏補缺、心得兩方面來總結。

一、查漏補缺

其實每一次驗項目的過程都是一個對自己這段時間學習成果的一個查漏補缺。可能你自己有時候沒有發現的問題或者知識點在前輩們的口中偶然聽到,這會令你一一直記得。

1.變量未定義與用戶變量未定義

變量未定義:沒有定義變量就使用

After

Before

用戶變量未定義:寫錯了自定義變量類型名

After

Before

2.如何調節字體大小

3.運行

在這兩次項目驗收的過程中都遇到了:之前編寫的時候可以運行成功沒問題,爲什麼過了幾天就不行了呢?相信很多人應該都遇到過這個問題。後來我就發現:要麼是你關閉軟件的時候粗心少保存了一個工程模塊,要麼就是之後又更改了實例的文件夾導致路徑等問題。還記得第一次和這一次驗項目的時候每次師傅點的第一個實例就不能運行成功,真是大寫的尷尬!這幾天我就突然明白原來是因爲以上的這兩個原因。第一次敲百例由於源文件沒有文件編寫名,所以我在敲得過程中也就沒有對百例進行文件名的規範。後來看別人敲得才發現進行了修改。第二次師傅驗的水果的例子,前兩天敲完運行也可以成功,沒喲一點問題,但驗的時候發現少了一個類模塊,也正是這個原因。所以通過這兩次驗項目的經驗告訴我,在要準備驗項目之前自己就要保證每一個例子都能運行成功,而不是在驗的過程中突然發現成功不了,這是不對的!

二、心得

這一次驗項目應該是一個刻骨銘心、血淋淋的經歷吧!

首先是師傅教的:學會問問題

在驗項目之前我就一直在問師傅一些問題,比如:三大特性繼承、封裝、多態是什麼意思?再或者全局變量和局部變量什麼意思我不懂?就這兩個問題師傅也足以看出了我的問題:沒有經過自己仔細的思考,不會問問題!如果改成這樣問呢:繼承和封裝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全局變量的特點是什麼?是不是一下就體現了問問題的人有經過自己一個查閱、思考的過程纔去詢問的師傅,在自己腦子裏有一個消化與分解的過程。所以說問問題也是一門學問。

其次是師傅講的:學習是一個反覆的過程

記得還因爲學習一個知識的時候要不要全部都搞懂的問題而引起了爭論!在驗完陳偉視頻和百例這兩個項目的過程中,總是有一種無形的不踏實感一直在圍繞着我:都看完了、敲完了,可是感覺自己並沒有學到太多東西,有很多也沒有看會,到底要不要往下學呢?有一種想把全部都弄懂的思想。所以才產生了不踏實、覺得走的有點快的感覺。一直糾結於這個問題,當時我就問了師父這樣一個問題:“同樣是看視頻,爲什麼別人就注意到了斷點的問題,我卻沒有注意而去多加揣測它呢?我怎麼一點都不細心!。但師傅告訴了我一句話:學習是一個反覆的過程。晚上我回去仔細思考,我突然就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覺得血液又開始流動了!

晚上回家的路上春哥就問了我驗項目的事情,我就說了驗收項目的種種事情經過。以至於後來的幾天他都在給我做思想工作,通過和他的對話我也總結出了我的問題究竟出現在了哪裏:

1.好面子,見不得旁人說。結論:不要在乎別人說什麼,世界上有70億人口,難道每一個與你意見不同的人你都要去反抗嗎?那你可反抗不了!

2.缺少成長型思維。還是一直維持着以前傳統的固定性思維,而這種思維是走不長遠的,需要改變。就像米老師說的:提高班學的只是技術嗎?不,最重要的是思想!所以那本成長型思維我現在應該很需要了!

3.總是陷入自我懷疑中。在這一個多月的學習過程中,我一直在深深的懷疑自己,覺得自己學的很不好,這沒弄得很明白,那沒弄得很明白,所以就一直也比較苦惱。他們就告訴我一句話:不要總是看自己的不足,而應該回頭看看自己會什麼。是啊,如果一個人總是糾結於自己的不足,那你不足的多了去了,難道就要不活了嗎?自我懷疑屬於一個消極的的負面情緒,容易使人衰老的!應該自信,而不是自負。爲了不要那麼快老,也得多點兒信心

4.師父就是前輩,前輩的話得聽。師徒制的目的是使師傅和徒弟之間通過一個輸入-處理-輸出-接受的一個過程,思想那麼多,想要一下就學會不可能的。我們現在經歷的所有,師傅們都經歷過,也都是那麼過來的,所以師父說的話不要去頂撞,應該虛心學習接受。他們也是爲了我好!

5.盲人摸象。我們現在的學習過程就是一個盲人摸象的過程,我們一開始所有的都懂嗎?不是的,都是在不斷地探索的,現在不會,總有一天在遇到它不信你還不會。學習的過程需要反覆

其實通過這次驗項目真的給了我很大的感受,最重要的就是思想上了,時代在變,人的思想方式也在變化。來提高班最重要的是學習思想。也感謝這些問題暴露的很及時,如果一直沒有發現,這樣纔可怕呢!發現了就去改正纔是對的。

明天依舊陽光明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