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生

國慶這幾天,閒來無事時就看看電視,無意中發現了CCTV10的科技人生頻道,那裏播出了許多科學家的人生道路。比如王淦昌,楊振寧等等。同時還有一些普通百姓的科技夢想,讓我倍受啓發,他們那種精神值得每一位現代青年學習。如今的年輕人都很少有那種精神了,忘我工作,爲國家而貢獻,拋開兒女情,特別讓我很受鼓舞的是,他們很多人中,在一個地方一待就是十年,甚至幾十年,爲的就是做出一點點東西來,有的因爲國家機密的原因,因此不能發表文章,於是就沒能評上院士,而有些自然就能夠得來應手,很方便,自如地去想一些世界問題。就在剛剛不久,在豆瓣上看到一篇關於大哲學家大都一輩子選擇了獨身,這樣一篇文章,原來要做到這一點,實在是很難,不是嗎?但是他們做到了!

       另外其中有一位青年人,發明了一種會照相的飛機模型,用處挺大的。而這個技術源於他小時侯玩飛機模型開始。因爲愛好與思考,最終他想到了這個技術,並在四川地震中作了很大的作用。雖說可能想到了這個技術不難,但是要想到也不是容易事。生活中很多事情也是如此,特別是現代人很多都在講創新。要創新真的不是容易事。所以作爲一位普通的中國人,能想到這些東西確實挺讓人佩服。

       同時,也在國慶,無意中在科學網看到一些關於機器人的介紹。同樣在電視上看到了機器人大賽,然後在網上繼續看了一些關於機器人的視頻,原來機器人是這麼好玩。哈工大的機器人真的是不一般,代表了中國隊參加了很多比賽。國內的機器人見的不多,早就聽一些留美學生在自已的博客上說美國現在有很多機器人已經投入到現實中使用了,可以幫人們掃地,拖地等等。日本的機器人發展也挺快的,網上有很多日本機器人能夠做很多事情,包括一些無人架駛的汽車,火車,地鐵等等。這些都是機器人的表現之一。有專家預測在未來的日子,會有越來越多的機器人幫助人類做事情。比如可以產生一種機器人吸收二氧化碳,同時這種機器人可能像人類一樣繁殖後代,這樣的話,就會有越來越多的機器人出現來解決這個問題,當然機器人也可以像人類一樣自已衰老死亡,自已會去尋找食物等等。可以說就像人一樣具有思維。而提出機器人,最早是來自圖靈的一篇論文,機器也有智能,開始的。大概是在1950年左右吧。慢慢地,發展到現在,變得越來越流行。

       讓我蒙發奇想,我也想買個小的機器人回家玩玩。不知道要多少錢,可憐我現在沒有錢,不過我想等我有錢我就去買個,滿足一下自已的好奇心。同時把自已學到的一些關於人工智能的知識運用一下,也挺不錯的。哇,不要幻想了,還是買了機器人再說吧。不說了,還是看書,思考吧。

 

王聯輝

2009104上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