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工作感受(轉自復旦bbs)

      答應過luckyzz寫一篇文章介紹下投行,當時一直在項目上,現在這個項目終於光宗耀祖的over了,空閒了點小時間,說說我對投行的感受吧。

 

      投行的確是一個累人的地方,進公司以來我個人只休息了兩天,10月1日和上個週六,其餘每天加班,平均是早上9點到晚上12點半,至少還是bearable,聽一位摩根ECM的朋友說,連續兩個月工作日每天睡個4個鐘頭,msn暱稱都改成“either in the office or in the heaven”,另一位在摩根做房地產投資的也是向我們打聽中金還招不招人,因爲實在受不了了。希望進投行的學弟學妹們有時候需要好好權衡一下。

 

      說說投行的比較吧。剛完成的那個項目中介其多,基本上是個投行就參與了,由於是A+H發行,發現國內外投行差別很大的。國外的投行比較professional,幹事情也比較reasonable,但是比較麻煩,什麼芝麻點小事情都要糾集一大幫律師討論,可能是國外的訴訟文化比較濃厚,法律上的concern 比較多,對國內的一些tricky事情不是太明白。而國內的一羣券商,大部分屬於沒頭腦的,做事會玩一些無賴的手段。中金作爲A+H協調,即明白國內的一些politics,做事也比較professinal,但夾在中間的位置就比較複雜,有時候兩邊受罪。經常看到外行做的一些材料,感覺摩根做材料比較有創造性,沒有固定的格式,每一次做的東西都比較清晰明瞭;高盛做的東西是比較有效,依靠全球豐富的數據庫和template,做東西就比較快。

 

      我相信,許多本科生拿到外行和中金offer,基本上會選擇去外行。我覺得,如果進外行,base 在HK,將來也想到國外發展,選擇外行是不錯,但是壓力比較大,跟美林的人打過交道,知道他們內部的競爭文化太強,有功爭搶,有過爭推,中金在這點上還是要好很多的。

 

      如果外資投行招你是想讓你focus在中國,做中國項目,我覺得選擇中金是對的,因爲拿項目上中金具有明顯的優勢。當然,當工行這一最後的大餐被分完後,投行以後的項目如果轉向中小企業,中金是否還有優勢,的確難說。但是從我知道的信息看,中金的項目肯定是不愁做的。而外行,UBS還是有不少的項目,聽說他們MD們曾經花了兩個月到江浙一帶去轉了一圈,去爭項目,其他的感覺就一般了。現在我在一個項目上,和花旗一起做,他們說好久都沒有動了,上個月高盛也比較閒。外行一旦缺項目,就會裁人,01-04年整個投行業不景氣的時候外行就大幅裁員過,給你的reason甚至是“我們都覺得你很好,但是就是輪到你了。”中金在這點上也還是好一點,那幾年少發點獎金也就過去了。同時,像我們老闆說的,在一個成長的公司,你永遠不愁沒事可做,有許多的新deal,比如abs, block trade等,很少有閒的時候。

 

      個人感覺有幾類人在投行可以混得好,大前提是要比較聰明。第一類,是家庭背景牛,這個不用多說,用來拉項目的。第二類,是執行能力比較強,就是人比較聰明,邏輯很強,excel用的特牛那種,,我們部分一個跳到lehman當ECM執行Head的同事就是這樣的人。第三類是judgement特別好,就是把握大局特別好,有將才的那種,我們部門一個20幾歲跳到高盛高華當ED的就是這類。對於本科生來說,如果你沒有特別牛的家庭背景(北京學生較多),就努力成爲第二類吧,因爲第三類素質在前幾年基本也沒有特別的用處,但是需要好好培養。但是投行天生其實是一個coordinate的行業,要爬到高層,第三類素質不可或缺。

 

      說說我們部門吧,CMD的工作還是非常exciting的,看來我當時的選擇是對的。IBD的話,如果一個項目要從頭跟到尾,可能要一年多,當然通過這樣一個過程你可以對一個行業,一個公司特別瞭解,但是exciting的時機不多,有時候一個項目暫停下來,看不到進展會比較痛苦。CMD是在每個項目執行階段進來,每個項目都可以接觸,而且是在比較exciting的階段進入,相對比較有趣,但是比較intensive,IBD一個項目做完可以休息一陣,CMD是沒有這個機會的,因爲一個項目做完,可能另一個項目就上路了。除了IPO外,CMD 還會經手一些更加exciting的deal,比如block trade,一天就做完,賺的是快錢,感覺那是“相當不錯”。

 

      今天參與面試了一些我們部門的candidate,發現現在的本科生是越來越strong了,競爭也更加激烈了,前幾天看簡歷也發現IF的幾個學妹在申請我們部門,週二加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