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大討論(六):【轉】金融風暴中的3S業界——冬天不寒冷

 

GIS大討論(六):【轉】金融風暴中的3S業界——冬天不寒冷<?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粟衛民  http://www.gisdev.cn/   http://blog.csdn.net/suen/ 日期:<?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2008-11-21

原文出處:http://www.3snews.net/html/77/10677-20434.html

很欣喜得看到網站中有人探討金融風暴與3S業界的影響,我的觀點是冬天肯定無可避免的要到來,然而卻未必寒冷,最可能的情況是一個暖冬。

首先來看本次金融危機和國內經濟下滑的原因是不同的。次貸危機是因爲美國金融信貸的高度發達所造成的,在對於房價和經濟樂觀預期的情況下,由房貸衍生出了各種債券,而世界衆多銀行又投資了這種貸款,結果買次貸的民衆因利率等問題無法承受而導致鏈條的崩裂。而國內經濟下滑主要是過於依賴出口的產業結構,因西方國家購買力下降導致的經濟下滑。另外從緊的貨幣政策使得房地產降溫、美元貶值也是重要原因。

此次金融危機跟前幾次的衝擊有所不同,並不是產能過剩造成的實體產業的滑坡,而是直接的金融體系的破壞。因此在這場風波中衝擊最大的那些內功沒有練好而就習練武功的地方,直接以服務業加入到全球化經濟中的鏈條中,類似冰島這種以金融服務業爲支撐的國家自然危在旦夕。但總體而言,中國所受的影響大大小於西方國家。中國擁有這麼複雜而龐大的經濟體系,農業、製造業、服務業都共同發展,且擁有龐大的內部市場,所帶來的影響相比其他國家會小一點。在面臨危機的同時,正好也是調整國內產業結構,抄底海外優質資源的良好時機。

國家經濟不好,在各類預算的削減中,IT類預算往往是CFO們下手的第一選擇。但是3S產業相對於整體的IT環境卻有它的特殊性,日子會緊一點,卻應該好於行業平均。

首先,國家對於這個行業應用需求,始終處於高速的膨脹之中,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GIS的應用水平都比較低,都是各個單位比較看好而且較感興趣的領域。在IT預算緊缺的情況下,那些被做爛了的MIS系統將是最容易被砍掉的預算,而富有新鮮感的 GIS會有容身之地。當然,這個環境也會促使GIS應用向務實的方向發展,那些跟業務結合緊密,切實提高生產效率的系統反而有可能會加速建設,也是行業洗牌的一個契機。因此,3S企業需求拉動沒問題

其次, 從目前3S企業收入構成來看,刨除導航這種已經公衆化的市場單獨分析,大部分經費來源於政府投資和有實力的大型企業投資。如石油、通信等。做政府的生意是不幸中的萬幸,中央政府剛剛推出了大額的投資計劃。對於高新技術產業的政府投資不會減少,反而有可能增加。要知道國家國庫充盈,爲了減緩財富貶值的步伐,最好的辦法是趕緊花出去,拉動產業經濟。

從外部環境看,目前國內走出國門的3S企業還是少出,即便是想超圖這樣已經宣稱是亞洲品牌的企業,其海外收入也是一個象徵性的數字。外部市場的壓力反而不會造成什麼衝擊。倒是ESRI要過一個冬天,必然會影響其研發投入和對外擴展的腳步。

3S的涵義太大,具體來分領域說說看——

對於導航產業來講,可能冬天會比較寒冷。對於上游的數據成產企業,資金流成爲能否順利過冬核心競爭力。隨着人們錢袋子的萎縮,終端銷售市場的下滑是必然的,幾家導航數據公司本來就還沒有熬到賺錢的時候,又面臨新的考驗。對於那些依賴外部融資的企業會更危險,投資方會把感受到的陣陣寒意迅速變爲對盈利更加貪婪的渴望。蒼蠅再小也是肉,上市圈錢路難行,亦可以殺雞取卵,以圖自保。數據行業洗牌,應該是時候了。剩者爲王,經歷過這次風雨洗禮的公司會成爲中國今後數據業的寡頭。

對於基礎平臺廠商,超圖、中地…… 這次風暴應該是一個機會。首先這些企業不是上市公司、也沒有獲得外部投行、私募的大量投資,基本賺的錢都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深套於股市和債券。從GIS項目的特點看,錢到了廠商手中往往是兩三年前決定要花的錢,即便現在預算調整,也將會在未來兩年後產生影響。而經濟環境會促進人們對於產業結構的反思,會更加理性認識自主品牌,對其產品銷售將是一個利好。只是超圖股份的上市進程可能要放緩了,這讓我不禁想起了金山的十年上市路。衝擊納斯達克偏偏趕上納斯達克一泄千里與內控加強,轉投港股又厲兵秣馬數年。

對於應用廠商。又是一次洗牌的過程,機遇挑戰並存。國內GIS應用工程越做越大,到了一個從小項目到大項目,從作坊式公司到正規化規模化的階段。鯉魚跳龍門,正當其時。那些擁有核心技術,良好公司管理的公司,會逐漸強大起來;而大量的作坊式企業會就此死去。當然,一批公司的死去,同樣會有更多的公司再次註冊,重新成長。同時GIS行業同樣要發掘類似網格化管理這樣有影響力、有實際效果的代表應用項目,項目本源價值的迴歸,將滅掉很多的草莽,也誕生很多的大家。某種意義上看,一批職業經理人在靈圖的失敗,不啻於行業另外的一種悲哀。在自我小圈子與外部大空間中,GIS企業還是沒有真正走出去。從表面的公司架構、資本構成,到深處的企業理念,文化架構,都還沒有融入主流。技術也許可以裝點門面,但是從業人員的氣質與內涵,卻是一個艱難的歷程。

相信冬天不寒冷,因爲我們有暖氣。

 

 

 

小粟個人的觀點:GIS現在還是測繪、遙感、行業MIS的附屬品,屬於可做可不做之列,因此“那些被做爛了的MIS系統將是最容易被砍掉的預算,而富有新鮮感的 GIS會有容身之地。”值得商榷。“從目前3S企業收入構成來看,刨除導航這種已經公衆化的市場單獨分析,大部分經費來源於政府投資和有實力的大型企業投資。”,這個觀點比較贊同。但是金融風暴到底會不會對3S有影響,希望以後能有個單位來做一個詳細的調查。

 

再鏈接一篇博文,也是講這個的:

金融海嘯與空間信息產業的未來:http://www.3snews.net/html/36/12836-20341.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