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真正的悲劇,是你永遠執着於過去那個“我”上

人是極其善於自我評價的動物。

在學習、接觸任何新事物時,每當產生了任何一丁點挫折或者瑕疵,就會習慣性地把不足掛齒的失敗與自我的人格綁定在一起。

 

舉個例子,比如你複習英語,單詞背不好導致無法全面理解句義、導致閱讀理解做不好、甚至寫英語作文都會讓你覺得如臨深淵,這一連串的失敗效應讓你產生一個錯覺:

啊,我其實就是一個連英語都學不好的廢柴啊。

 

哦,誰讓我天生英語就差呢。

 

嗯,我就是這樣一個學渣沒錯了。

小小的失敗在內心發酵,本來明明是一個微乎其微的學習上的錯誤,但最後卻上升到了人格上的批判。

 

只要承認失敗

就可以被原諒

 

“我是不是一直就是這樣一個糟糕的人?”

 

於是,所謂的靈魂拷問出現了。

 

而身在局中的你,不會明白這一場所謂的大型靈魂拷問壓根就不值得你提出。

 

 

因爲這一切根本就不存在,是雜念的延伸,也是思維的幻象。

 

OK,我們客觀看待一下整個雜念是如何誕生的,用理性來分析一下整個心理波動的進程:

一開始最小的那個起點,只是你單詞背不好而已,那麼此時你最應該做的事是什麼?

 

當然是反省自己爲什麼單詞背不好啊!!!

是不是方法出了問題?

 

是不是專注力不夠?

 

精力是不是被其他瑣事牽引了?

 

在時間管理的方法上是不是正確?

 

你會發現,這些纔是你真正應該思考和直面的問題。

 

可大部分情況下,你會非常猴急地給自己下一個定義:

我就是一個連單詞都背不好的英語渣渣啊。

 

我知道我自己真的很沒用。

 

需要想這些麼?

其實當你仔細審視這段心理進程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單詞背不好”和“我就是一個渣渣”這二者之間壓根就不存有因果關係的邏輯鏈。

 

後者是前者的因,前者是後者的果麼?

啊呸,當然不是。我單詞背不好要麼是方法問題,要麼是態度問題,憑什麼要和我的人格掛鉤呢?

 

可這就是大部分人在學習過程中的應激狀態。

 

從來不把“學習不好”這件事與“方法”綁定在一起,喜歡把“學習不好”與人格缺陷綁定在一起。

 

後者的情況之所以會發生,與學習時的應激狀態相關聯。

 

只要一有錯誤,我就要立刻把自己保護起來,我都承認自己失敗了,那一切的失誤都顯得可以原諒。

 

我就是這麼差勁的人

你們不能指責我

 

“只要我立刻把自己貶爲一個差勁的人,好像整個世界在這一秒中都失去了批評我的資格。”

 

可以這麼講,你在主觀上贏得了勝利,可你在客觀上輸得一敗塗地。你把自己的人格都賠進去了。

 

可客觀真實的情況是如何的?

 

“單詞背不好”僅僅只是“單詞背不好”而已,從來不意味着你是一個糟糕的人,或者是英語學習上的渣渣。

 

這一切都是應激保護狀態下,自我定義和自我評價所帶來的幻覺。

更恐怖的是,這個幻覺隨着時間的進程,會加固。

長此以往,學渣對於自我身份標籤的認同會越來越濃烈。

 

兩級分化,好的越好,差的越差。

 

“我就是這樣一個人啊。”

 

這句話我們在生活場景裏太常見了,對於每一個心安理得說出這句話的人而言,他們始終被困在自己給自己的謠言裏,並且不斷麻木於自我對自我的誹謗。

 

 

當我們在學習上碰到任何困難,都會製造出一個標籤,然後將標籤與我們的人格進行捆綁、黏連,這使我們在黑暗的角落裏覺得安心。

 

潛臺詞是:“你們看,我都這麼說我自己了,那你們應該也沒什麼好指責我的了吧。”

 

現在有時候跟朋友聚會或者參加一些線下活動,周圍人都會覺着我特能說,而且一套一套,套路多、花式廣,秀得他們一愣一愣的。

其實他們並不知道我以前特口吃,在語言方面很自卑。小時候我是左撇子,後來我媽硬給我改成右撇子,從那以後話就說不利索了。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初中的一次補習班,英語老師喊我起來念一個單詞forget,要我念它的三種時態。

三個非常非常非常簡單的詞兒,我在那兒活活憋了一分鐘都沒念利索。

同學們哈哈哈大笑,我嘿嘿嘿傻樂,假裝自己是那一顆最耀眼的諧星,但內心早就對這個世界不抱希望了。

從此以後我給自己貼了標籤,給了自我一個評價:“我就是一個不會說話的人啊,我就是一個不擅交流的人啊,我就是一個內向的慫人啊。”

 

但事實情況真的如此嗎?

 

事實情況若真的如此,也就不會有現在這個我了。

 

簡單粗暴地說一句,方法不對就糾正方法,態度不好就端正態度,有病就去治病,哪兒不好就指出來,然後指哪兒打哪兒。

 

瞎給自己戴帽子沒有任何價值與意義。

 

可現實情況又恰好相反,我們都太在意自我對自我的評價,別人對自我的評價了。

大部分人在優先級的排列上,都極其喜愛把人格評判置頂,但把真正有價值的方法改良放在最後。

 

拋棄雜念的最好方法

就是拋棄自我評價的部分

 

強者和弱者在人生節奏上有質的差別。

 

前者是做事,做事,再做事。

 

後者是評價,評價,再評價。

 

尤其對後者來說,現在的佛系文化深入人心,越說自己廢宅,那就可能越廢宅,這種印象越是加固,便越是做不好任何事情。

 

拋棄雜念的最好方法,就是拋棄自我評價的部分。

 

 

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執行層”,直接跳過“評價層”。

 

不太會說話,從來不代表你是一個內向的人。

不會說啊?那學啊!人是活的啊!世界上尼瑪壓根就不存在真正內向者與外向者的區別。

 

如果你真的信了他們的邪,那你永遠將被困在人爲的定義裏面。

 

背單詞背不好,英語學不好,也從來不代表你是一個糟糕的人,你只是需要方法啊朋友。

跳過自我評價,才能身心統一,才能避免讓雜念有萌芽的可能。

 

最近在看的一本書是《身心合一的奇蹟力量》,是美國運動心理學專家加爾韋寫的。

 

裏面提及了“兩個自我”理論。簡要概述下,就是說人們做事都受“兩個自我”的操控。稱之爲自我1和自我2。

 

自我1負責下達指令,自我2負責執行動作。

這也是做任何事情時腦海中的兩個聲音。

每當你有小失誤,自我1會給你惡性評價,從“你怎麼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最後上升爲“你就是做什麼都不行”的人格批判。

一旦放任自我1,那你就會陷入惡性循環。

 

更可怕的是,“我很差勁”的標籤一旦貼上,會加固和強化,那你就更沒可能做好事情了。

 

真正重要的是,關注事實本身,關注正誤本身。

 

不帶評判意識地去觀察自己,不添加對於自我的評判與雜餘想法。

 

只看事實本身,然後糾正,僅此而已。

 

如此一來,你的自我1纔會被正確使用,纔不會干擾你,與自我2達到和諧的狀態。你會擁有高峯體驗,也就是把一件事兒做成後,真正意義上的爽。

 

戰勝別人之前

終究得先戰勝自己

 

過度自我評價,所造成的最大悲劇,是人們永遠只能停留於並且執着於過去那個“我”上。

 

“我本可以”是比“我不行”悲上千萬倍的悲劇。

 

相比於被社會困住,被環境困住,被他人困住,我們更多被自己困住。

 

畢竟前面那些外在因素,都是作爲客體存在的,我們想要接近那個“他們正在綁架我和困住我”的真相,並不多難。

 

你甚至旅個行,去一趟大理麗江西藏都能輕而易舉地發現,自己的心靈渾濁已久,自己身不由己太久了。嗯,是時候打破什麼。

可自己爲自己增設的騙局,沒那麼容易被打破,這局正因爲是自己設的,才讓一切的荒謬顯得順理成章,一切的痛苦都顯得情有可原。

好像能原諒自己,但其實,確實又不能。

 

我特別能理解,爲什麼大部分人會長成這樣的人,包括我自己,這是過往經驗裏的集體無意識,那些教育體系裏舊東西帶給我們的。

攀比、對比、評判、強弱、排名,他們教給我們太多要去戰勝別人,不能輸,去騎在別人頭上......卻教給我們太少這樣的東西,人啊,終究得先戰勝自己。

 

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uploading.4e448015.gif正在上傳…重新上傳取消

 

如果屏幕前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將來在哪個舞臺上發光發熱,或者在某個領域內做到了專業或頂尖,又或是站在某個領獎臺上說着略顯客套卻又是肺腑之言的感激話語。

 

你一定得知道,其實你在N久以前就贏了,只不過沒人給你頒獎。

 

現在你之所以會贏得那個“形式上”的勝利,其實是因爲早在很久很久的某一天,你就已經贏得了“精神上”的勝利。

 

那一天,正是你開始學會不再評價自己的那一天。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