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智能家庭終端技術規範學習總結

移動對家庭組網AP設備要求的標準:技術規範、Andlink接口規範、測試規範。

 

技術規範是最先被制定出來的標準,也是解讀這套標準的鑰匙。

此規範的制定是由移動先制定了初版,然後召集各個芯片廠商、設備廠商進行評審,由1.0版本至現在最新的3.0版本。針對千兆雙頻路由器設備,這個規範基本不會再有變化, 後的變化會來源於:EasyMesh 、802.11ax,預計在2020年,移動會再次進行修訂。

技術規範奠定了Andlink協議、測試規範的基礎。如下圖爲針對家庭組網終端設備的系統組成單元,IF1~7爲與系統中其它模塊或平臺的交互接口,會在接口規範中詳細描述。我們的設備重點要實現IF3和IF6。

 

接下來的業務要求,主要定義了設備啓動後,如何接入/註冊到移動的系統中,以及交互過程的簡單介紹。這裏要重點關注啓動流程中的各個判斷,這裏有2個重要的流程圖,一個是有線導入的流程圖,這個比較好理解,它會在接口文檔中詳細描述。第二個是無線導入的流程圖,這個是在2019年3月更新的技術規範中增加的,這個圖會在Andlink智能硬件分冊中(IF5)進行介紹,但我們現在僅實現了一半流程(左半部分),我個人認爲移動可能是爲了整合AP、橋接器,才把這個流程加入進來的,因爲在AP的測試規範中,並沒有針對這項進行驗證測試。這裏的配置流程也非常概括,在接口文檔中都有細化。

後面基本上是對設備的形態、功性能的要求,這裏會體現基礎的功能要求,以及默認配置,因此需要細緻的挖掘每一個點,並體現在軟件中。

 

接口規範是接入到移動規劃的系統的通道。

這一塊需要按規範嚴格實現,外部測試是非常必要的。需要把實現的功能接口拿到北京、杭研進行驗證,這部分測試的越充分,接口性、組合性的問題就會充分暴露,爲以後的現場測試和落地測試提供保證。 內部測試的主要問題在於:測試用例、測試模式固化,不能發現新的問題。

測試規範是評判滿足度的核心標準。

對於開發、測試都要對此規範熟讀於心,尤其是測試的細節。

我們的信心來源於:1、理解測試用例,並詳細認真的測試過,並對測試過程進行總結。2、現場測試經驗的積累,在出去測試前,我們可以把以前測試的經驗再重新學習一遍。

 

基於移動規範的開發策略:

1、基於技術規範、接口規範(結合測試用例會更省事,有一定的投機取巧,但在能力範圍之內,嚴格按照技術範圍執行),完成功能開發,跟住移動的腳本。這裏不僅是現在,更是在以後技術規範迭代的過程(畢竟不會偏離太遠)。

2、跟住主流廠商。在我們的能力增加後,我們時刻關注華爲、中興、TP等產品動態,因爲他們同樣具體影響技術規範的作用,這對我們是更高的要求,也是保證我們保持競爭力的方法。

3、更上一層,我們需要積極與移動交流,把我們的優勢功能、性能、產品提供出去,用以形成我們競爭力,構建優勢壁壘。在這裏我們要有開發的態度和思維的高度,並需要在公司內部與產品線、SE協調一至,畢竟從Mesh產品上看,公司做法非常保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