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發展史

塵埃落定海上花原帖地址

計算機硬件發展,底層應用逐漸完善,軟件系統趨向工程化、理論化,程序設計趨向自動化自動化,這使得軟件開發工作變得越來越容易。同時,計算機網絡和通信技術發展,軟件面向的用戶越來越多,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因此軟件越來越複雜,軟件設計也就越來越重要,越來越難。

軟件的發展大致經歷五個階段: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1.第一階段1946—1953

機器語言,彙編語言,只有少數專業人員能夠編寫程序,主要用於科學研究計算

2.第二階段1954—1964

高級程序設計語言:容易學習,方便編程,提高了程序的可讀性。
這一時期的程序規模小,因此編寫比較容易,還沒有形成系統化的方法,對軟件的開發過程更沒有進行任何管理。

3.第三階段1965—1970

計算機得到發展:集成電路取代晶體管,處理器的運算速度大幅度提高。
出現操作系統,結構化程序設計理念逐漸確立
數據規模更龐大,用戶對共享數據的需求:,出現了數據庫技術及數據庫管理
系統。
出現“軟件危機”:1968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計算機科學家召開會議,正式提出“軟件工程”

4.第四階段1971—1989

出現了結構化程序設計技術(Pascal、Modula-2、Basic)
1973年,功能強大的C語言誕生
人機交互的方式改變:引入了鼠標的概念和點擊式的圖形界面
20世紀80年代,微電子和數字化聲像技術發展,在計算機應用程序中開始使用圖像、聲音等多媒體信息
出現了多用途的應用程序,面向沒有任何計算機經驗的用戶。

5.第五階段1990年—至今

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逐步代替了結構化程序設計
HTML語言和瀏覽器產生,軟件體系結構由集中式的主機模式變爲分佈式的客戶端/服務器模式或瀏覽器/服務器模式,通信技術和計算機網絡的飛速發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