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放緩就按捺不住了?6萬人擠爆景區!鍾南山:保持距離非常重要

經歷兩個多月的“閉關式”防禦疫情後,2020年春節後第一個小長假——清明節,多地景區旅遊人數迎來報復性反彈。

這兩天,在各大社交平臺上,黃山景區擁擠不堪、人山人海的小視頻都刷屏了。

幾乎就是人擠人,更別提有什麼“社交間隔”。有遊客直言,兩個小時才走了不到1公里。

昨天一早

#黃山景區現場擁擠不堪#

登上熱搜

網上流傳的視頻顯示,有遊客表示黃山景區排隊時人擠人,相互之間幾乎沒有間隔。

還有遊客表示,從下午3點半到5點半,2個小時走不到1公里,到了晚上6點鐘,還沒坐上索道。

而同是旅遊熱點的西湖景區

這個清明小假期

也開啓了“人從衆”模式

昨天(5日)下午最新統計數據,這個清明小長假,收費公園第二天接待客流量6.22萬人次。

看圖感受一下

西湖白堤、斷橋、錦帶橋……

到處都是遊客

湖面上船隻密密麻麻

有遊客表示:“難得遇上這麼長的一個假期,大家在家待太久了,憋的不行了!”

各大景點預約全滿員

今早(6日)11時許,查詢“掌上西湖”APP可以發現太子灣、杭州動物園、木蘭山茶園、萬鬆書院、城隍閣景區、胡雪巖故居、六和塔、杭州博物館等景點今天的預約全滿員。

據悉5月1日前,西湖景區所屬的嶽王廟等16處收費公園景點向境內外遊客免費開放,這些景點均實行限流措施。

看到此情此景,網友紛紛表示擔憂:

景區管委會提醒:不扎堆、不聚集

對此,西湖景區管委會提醒,遊客需佩戴口罩參觀遊覽入園前應主動配合景區管理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健康碼查驗和信息登記"做到不扎堆、不聚集。

多地景區因遊客“爆滿”宣佈限流

清明小長假,趁着天氣不錯,不少人想着走出家門去郊遊,去踏青。

4月4日,在浙江紹興,柯橋旅遊發展集團旗下柯巖風景區、大香林·兜率天景區迎遊客熱潮,遊客量突破1.5萬人次,其中柯巖風景區遊客量8千餘人次,大香林·兜率天景區7千餘人次,到上午十點左右停車場就基本飽和了。

景區管理方提醒廣大市民遊客合理安排出遊時間,儘量錯峯出行,比如選擇下午出行,或者早上開門時候到達,避開人流高峯時段,也能保持更加安全的距離。

4月5日中午,離紹興不遠的浙江台州神仙居景區發佈限流通告,“截止目前,神仙居景區入園人數已達到覈定承載量。爲確保遊覽秩序和遊客安全,景區將於12:00停止入園,並採取限流措施,敬請諒解!”

4月5日,位於陝西寶雞的紅河谷景區發佈通告,“截至4月5日中午11:34,景區入園人數已達疫情防控期間限制核載量,請您及時調整遊覽行程,建議到周邊景區遊玩。”

中國的疫情防控也進入了“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關鍵階段:儘管我國疫情總體態勢向好,但國外疫情的快速蔓延帶來的輸入性風險增加,另一方面疫情偶發散發或內源性反彈的風險仍然存在。可以說,低風險不等於無風險。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通過世界衛生組織,給大家提醒:

不管是在居家、公司或者是公共場所,保持一定的距離非常重要。

當前也不要參加羣衆集會,不要聚餐。

鍾南山言辭懇切,娓娓道來,深入淺出,入耳入心。這不是鍾南山院士第一次提醒,別當耳旁風,最好的尊重是聽從。

“請離我遠點”,是一種善意;

“我離你遠點”,是一種責任。

非常時期,就該適當保持距離。

距離產生美,也產生安全感。

正如鍾南山院士所強調的,社交場合保持一定的距離、不參加集會、不要聚餐是當前我們需要重視的。在互相問候時,應避免包括握手在內的身體接觸;當互相問候或聊天時,互相之間保持一米距離。

郭志堅@各地景區:

是時候展現管理能力了!

主播郭志堅表示:清明假期第二天,一早我就注意到,安徽黃山景區發佈公告,連續兩天遊客流量迅速達到限制數而早早閉園。從現場看,景區內外人擠人,有的遊客還沒戴口罩,這確實讓人捏把汗。

春光正好,大家在家憋久了想出來透透氣兒,當地疫情形勢相對穩定,也推出了一些優惠政策想吸引遊客,這都可以理解。一方面,旅遊行業逐步重啓得安排上,不過另一方面,“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壓力依然存在。

這種情況下,很考驗景區統籌能力,更要做到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比如能不能推行分時段預約,控制住流量,遊客也不用多跑冤枉路;能不能加強引導和提醒,保證安全距離,也能讓大家體驗再好一些;能不能做足評估和預案,不要等遊客爆滿時再出手。可以想見,隨着氣溫轉暖,接下來的節假日還會有更多老百姓想出來走走,希望各地公園景區早些研判,真正做到收放自如,進退裕如。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