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思維訓練 | 從海底撈漲價看產品價格調整的一些考慮

本週話題:

 

還未迎來報復性消費,先迎來報復性漲價。海底撈火鍋價格上調,引發消費者不滿,海底撈迴應稱整體上漲幅度控制在6%。

 

海底撈漲價你還會去消費嗎?現在是漲價的時機嗎?你覺得產品價格的上調什麼因素是需要重點考慮的?

 


 

  • 王鑫:

 

今年的餐飲業我就一個想法,就是什麼都去送外賣吧,真的堂食沒什麼出路。

 

像連鎖的話,我的理由是因爲它如果不全國性的都發展起來的話,堂食的效率不高啊。

 

不滿就是窮嘛

 

通貨膨脹速度加快了

 

知道這個事兒就好

 

20年前貨幣供應量是13w億,現在是200w,翻了15倍。大概一年15%。

 

在之前一陣的數據更誇張,水庫論壇之前做過一個統計,大概90年代到10年代有相當長一陣,M2每年增發26%。

 

刨掉7個點的gdp,2~3個點的名義通脹,每年還多出大概17%。這17%就是被地產消化的。同期一線城市的房價大概每年漲17%+,每4年翻1番,16年翻16倍。

 

疫情加速了膨脹的速度 但是漲薪停滯了

 

好好賺錢提升自己

 

還不如去吃小龍蝦呢

 

吃其他的牌子也行啊

 

 

  • 🐲龍:

 

從個人角度來說,漲價確實不爽,但是企業掙不到錢,你也就享受不到它的原來高質量的服務!況且海底撈的定位本來也不是低端消費人羣,如果從用戶的角度考慮不漲價,對於企業來說就是一劑慢性毒藥,等資金跟不上,遲早完蛋,與其這樣,還不如漲價,捨去一部分客戶,只要漲價幅度控制合理,影響不會太大!活下來最重要!有足夠的資金了,可以再把失去的老客戶拉回來!畢竟能因爲價格失去的用戶也可以拉回來(能用錢解決的都不是問題嘛)

 

 

  • 彭世彥:

 

額,海底撈核心競爭力不是性價比,對客流的影響應該微乎其微。在網上的消費者不滿,有可能只是炒作

 

本來去那裏吃,都預着200人均的   最後230人均  真沒區別

 

 

  • 打小貓Online:

 

其實是他們 虧的太多了

 

收不回本,現在漲價

 

 

  • One:

 

粉絲去的頻率會低一些 但是總的來說 營業額還是會蹭蹭漲兩下的  不過我猜應該也是短期策略

 

 

  • 清風:

 

慢慢的會下降

 

下降到一個點後就維持在那個階段了

 

 

  • 餘平:

 

漲價後還是會去。漲價前是奢侈品,漲價後依然是奢侈品

 

這玩意是市場行爲,怎麼能怪他漲價,只怪自己錢包不厚

 

 

  • 我就是我:

 

海底撈漲價也無所謂 又不是壟斷行業 就它一句 貴了就換家

 

我還是更在乎味道 當然服務不能太差

 

海底撈味道還可以  食材比較新鮮  價格很貴  還要排隊 不值得經常去

 

 

  • 洲總:

 

那是錢的問題麼,那我就一直沒排到過隊…

 

害 那出去吃都不是爲了吃而去的

 

 

  • 鐵扇公主:

 

海底撈的公關和西貝比還是差了點

 

西貝在疫情期間瘋狂裝可憐,吃瓜羣衆紛紛表示疫情結束要去拯救西貝

 

這個營銷效果直接可以省下三五年的預算

 

西貝裝可憐的第二天就拿了一筆低息貸款

 

所以吃瓜羣衆還是散了吧 操心我們自己比較好

 

外人看不明白,我們搞營銷的還整不明白咋回事嘛

 

同情從來都是門生意

 

 

END


漲價之後你還會去嗎?歡迎留言你的想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