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sp ccie——淺談SP全棧專題MPLS TE的sub-pool和global-pool的工作原理

      MPLS TE中有sub-pool和global-pool的概念,這與帶寬預留有關,今天我們來解釋下它們之間的關係。

      首先接口可以通過RSVP聲明接口的最大可保留帶寬(MRB – Maximum Reservable Bandwidth),可以通過在接口下配置命令”ip rsvp bandwidth 1000 sub-pool 600”,意思是設置接口下Global-Pool最大可保留帶寬爲1000K,Sub-Pool最大可保留帶寬600K,如圖示:

      rsvp下的ena代表接口enable了RSVP協議;
      allocated下面的數字代表接口分配了多少帶寬給MPLS TE的隧道;
      i/f max,代表接口最大可保留帶寬(Global-Pool),我們配置的1000,代表最大可保留1M帶寬;
      flow max,每個流最大可保留帶寬,用於QoS集成服務,在MPLS TE中不使用;
      sub max,代表接口Sub-pool最大可保留帶寬600K;

      Global-Pool和Sub-Pool的關係是:Sub-Pool是Global-Pool的子集,Global-Pool帶寬的隧道可以使用完整1M的帶寬;Sub-Pool隧道最多使用600K的帶寬,如果帶寬不足,不能使用額外的Global-Pool的帶寬,如圖所示:

sp ccie認證

下面我們建立三個隧道來看下效果:

sp ccie認證

spccie認證

sp ccie認證

          以上就是MPLS TE中Global-Pool和Sub-Pool的關係說明,大家現在明白了嗎?

 

         MPLS TE專題已經接近尾聲,下一個專題馬上開課在即,喜歡研究SP技術的同學歡迎加入我的專題課程。

sp ccie認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