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說一說數據中臺

中臺的起源與疑惑

“中臺”某種意義上是一個正宗的中國概念,早在2015年,馬老師訪問過北歐的Supercell遊戲公司之後,便提出了這個概念。隨之而來的,是阿里帶動的“大中臺、小前臺”運動。這個概念聽起來還是非常不錯的,因爲整合技術力量,既能夠有效降低研發成本,也能夠帶來業務上更多的試錯機會。但當大家投入進去之後才發現,中臺的建設成本如此之大,乃至於一般小公司無法負擔起基礎的成本。大公司倒是搞好了,但依然無法實現“小前臺”的理念,業務依舊需要定製開發。其實這就是今天大家對中臺有意見的原因,因爲技術上能夠整合,但業務上卻難以體現其價值。

中臺應有的價值如何體現

讓我們回到Supercell,對於一家遊戲開發公司而言,怎樣纔算是好的中臺?技術人員一般能瞭解開發一個遊戲的難度,如果是從頭搭建,成本確實很高。但如果中臺能夠支撐一定的基礎開發工作,比如模擬物理環境、碰撞檢測、動畫建模等通用出來,我搭建一個遊戲就不需要從頭開始,而是設計好遊戲內容和形式後,直接上手開發就可以了。這樣搭建原型出來,需要的工作量只有原來的三分之一左右,即便項目失敗,我還有兩次機會試錯。這個時候,中臺看起來就非常划算了。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從最初的例子,我們能夠看出來,中臺要能夠有用,就必須要把通用能力整合出來,這裏的通用能力不僅僅指技術能力,也包括了前端、交互、視覺等領域,一個小團隊就能夠做完項目週期內的全部事情。有了中臺能力的加持,小團隊不需要考慮額外的技術問題,只需要考慮業務本身的邏輯就可以了。
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能夠明確中臺的設計初衷:中臺提供通用的業務解決方案+通用的技術解決方案,而不是僅僅是通用的技術解決方案。

數據中臺如何理解

如果說中臺提供的是通用的業務解決方案+通用的技術解決方案,那麼對應到數據中臺,就是提供可複用的數據業務能力+可複用的數據技術能力。舉個例子,對於小團隊而言,希望通過我們的數據中臺分析潛在的商業機會,這時候直接甩過去幾張表就不合適。從小團隊的視角看,我們希望有一個分析平臺,有一些自主分析工具,能夠快速瞭解我們目前能夠統計到的數據及其涵義。那麼這個時候,數據中臺 = 數據倉庫 + BI分析工具 + 元數據平臺,最好前端能夠有個自主搭建報表的工具,通過直接讀取數據倉庫的數據,來實現快速搭建分析平臺的需求。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僅僅是數據倉庫,還包含了一系列配套的平臺(元數據、數據安全、數據質量、BI分析等),建設的成本比較高,而對於大多數公司而言,這種經濟成本是不划算的。

數據中臺如何體現價值

假設我們所在的公司有能力搭建數據中臺,那麼怎樣的數據中臺是合格的呢?目前看,需要滿足兩個要求:一個是滿足可複用技術能力+可複用業務能力的需求,一個是能夠切實爲業務團隊帶來效率的提升。前者比較容易理解,按照數據倉庫的建設思路來搭建就可以了。但後者往往被大家所忽略,但確實是數據中臺價值體現的核心部分。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因此,我們在開發的過程中,要考慮到的不僅僅是數據能多快算出來、數據模型建設的多麼完整、數據質量如何可靠,更重要的,是使用方如何能夠快速上手應用。如果僅僅靠數據團隊本身,很難把數據中臺的價值發揮出來,這個時候就需要多多的跟業務團隊溝通,瞭解它們切實的訴求是什麼,並進行針對性的開發。

數據中臺如何進行建設

大多數的數據人,做數據中臺習慣從自頂向下進行建設。這種做法的優點是能夠通盤考慮全局問題,保持數據的一致性,但壞處是變動的成本比較高,難以適應高速變化的業務結構。仔細想想,阿里是先有了電商業務,纔有了大中臺落地的基礎;頭條做好了抖音,纔有了算法中臺的誕生;騰訊IM深耕多年,也是基於IM邏輯做數據中臺。其實數據中臺更多的要走到業務中,爲業務貢獻價值,才能真的稱之爲“中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