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學完雲計算中的存儲基礎知識

虛擬化中的存儲結構

虛擬化中的存儲結構

物理磁盤類型

SATA盤

SATA的 全 稱 是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SATA(SerialATA)口的硬盤又叫串口硬盤。SATA採用串行連接方式,串行ATA總線使用嵌入式時鐘信號,具備了更強的糾錯能力,與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區別在於能對傳輸指令(不僅僅是數據)進行檢查,如果發現錯誤會自動矯正,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數據傳輸的可靠性。串行接口還具有結構簡單支持熱插拔的優點。
SATA盤

SAS盤

SAS(Serial Attached SCSI)即串行連接SCSI,是新一代的SCSI技術,與SATA硬盤相同,都是採用串行技術以獲得更高的傳輸速度,並通過縮短連結線改善內部空間等。SAS是並行SCSI接口之後開發出的全新接口。此接口的設計是爲了改善存儲系統的效能、可用性和擴充性,並且提供與SATA硬盤的兼容性。(比SATA盤更快,面對高數據吞吐量,低延遲,高可靠的應用,但是比SATA盤容量小且價格更貴)
SAS盤

NL-SAS盤

NL-SAS是採用了SAS的磁盤接口SATA的盤體的綜合體。NL-SAS硬盤的轉速只有7200轉,因此性能比SAS硬盤差。但由於使用了SAS接口,所以在尋址和速度上有了提升。
NL-SAS盤

SSD盤

SSD(Solid State Disk),固態硬盤,是用固態電子存儲芯片陣列而製成的硬盤,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FLASH芯片、DRAM芯片)組成。SSD在接口的規範和定義、功能及使用方法上與普通硬盤的完全相同,在產品外形和尺寸上也完全與普通硬盤一致。SSD雖然具有傳統機械硬盤所不具備的快速讀寫質量輕能耗低以及體積小等特點,但其使用壽命有限價格較高
SSD

物理磁盤類型對比

磁盤類型對比

集中式存儲

底層的物理硬盤被集中的存放在一個叫硬盤框的地方。
然後對磁盤進行RAID操作,從而形成一個存儲池(資源池),再讓主機對資源池進行數據的讀寫。
集中式存儲

RAID技術

  1. 通過對多塊磁盤進行並行的讀寫,提高數據的讀寫速度
  2. 通過奇偶校驗和熱備技術,提高數據安全性
    RAID技術

常用RAID類型

  • RAID 0:多塊硬盤提升讀寫速度,但是一塊磁盤損壞就會影響全部數據,安全性沒有保障。
  • RAID 1:數據會被備份一次,這樣壞掉的硬盤可以被更換,然後同步數據。雖然解決了安全的問題,但是硬盤有些浪費,因爲相當於兩塊硬盤只能提供一塊硬盤的空間。
  • RAID 5:增加了奇偶校驗的技術,寫一個0,寫一個1,再寫一個校驗值,根據0和1可以推算出校驗值,三者可以互推,這樣三塊硬盤,如果一塊損壞,可以通過另外兩個硬盤中的數據,重構出第三塊硬盤中的數據。既解決了安全的問題,又解決了讀寫的問題,但是如果壞掉2塊硬盤,就無法恢復數據了。
  • RAID 6:基於RAID5,又增加了一個校驗值,這樣相當於四塊硬盤,即使壞掉2塊,依然可以恢復數據。比RAID5的安全性更高,但是資源的利用率低了一些。
    常用RAID類型

集中式存儲類型

SAN:向上提供的是裸設備,在主機側看來,就是一個什麼都沒有的硬盤。
NAS:有文件系統,在主機側看來,是有目錄的。
集中式存儲類型

IP SAN & FC SAN

IP SAN
以TCP/IP協議爲底層傳輸協議,採用以太網作爲承載介質構建起來的存儲區域網絡架構。實現IP-SAN的典型協議是iSCSI,它定義了SCSI指令集在IP中傳輸的封裝方式。
FC SAN
採用FibreChannelProtocol(光纖通道協議),服務器與存儲設備之間通過FC交換機直接建立連接。

IP vs FC

NAS架構

NAS架構

CIFS

CIFS(CommonInternetFileSystem),通用網絡文件系統,是由微軟的SMB(ServerMessageBlock)發展而來的一個公共、開放的文件系統。在Windows主機之間,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共享映射,將CIFS服務器上的共享資源掛載到自己的系統中,把它當成自己本地系統資源一樣來使用。

NFS

NFS(NetworkFileSystem),網絡文件系統,是由Sun公司開發的,用於在Linux/UNIX/AIX/HP-UX/MacOSX等類UNIX的操作系統中實現網絡文件共享。通過掛載命令將遠程的文件系統掛載在自己的文件系統之下,像使用本機文件一樣使用遠程共享文件。

CIFS vs NFS

CIFS vs NFS

分佈式存儲

沒有集中存儲,然後分佈在不同的物理主機上。
把各個主機上不用的硬盤提出來,然後進行副本機制的技術,形成一個資源池,然後再把資源池給各個主機來使用。
分佈式存儲

副本機制

下圖展示的是三副本模式。

  • 數據寫入:一份數據寫入之後,進入資源池,然後會複製成三份,每份都被保存在不同的硬盤上。
  • 數據讀取:只需要從硬盤中讀取一份數據即可,如果損壞了,就讀取另外的備份。

副本機制對數據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但是也降低了資源的利用率。
副本機制

常見分佈式存儲產品

常見分佈式存儲產品

雲計算中虛擬化存儲轉換路徑

從最底層的物理硬盤開始,進行RAID(集中式)或者副本機制(分佈式)的操作,從而生成一個物理卷,再把物理捲進行邏輯劃分,生成邏輯卷,此時可以把物理卷格式化,生成帶有文件系統的NFS,然後邏輯卷已經可以掛載給主機用了,掛載給計算集羣並格式化,生成虛擬化文件系統,這時候,主機看到的就是共享目錄。整個過程就是虛擬化存儲。
虛擬化存儲轉換路徑

雲計算中非虛擬化存儲轉換路徑

底層的物理硬盤同樣要做RAID或者副本機制,然後形成物理卷,這裏的物理卷不需要再做格式化,而是直接做邏輯劃分,生成邏輯卷,邏輯卷也不需要格式化,直接掛載給計算集羣,生成的就是一個一個的虛擬硬盤,整個過程就是非虛擬化存儲。
非虛擬化存儲轉換路徑

RAID與LUN的關係

RAID由幾個硬盤組成,從整體上看相當於由多個硬盤組成的一個大的物理卷。
在物理卷的基礎上可以按照指定容量創建一個或多個邏輯單元,這些邏輯單元稱作LUN(LogicalUnitNumber),可以作爲映射給主機的基本塊設備。

RAID與LUN

創建LUN的過程

創建LUN的過程

常見文件系統

虛擬化存儲和非虛擬化存儲的最大區別,就是文件系統。
文件系統

文件映射到磁盤的過程

文件映射到磁盤的過程

虛擬機磁盤

虛擬機磁盤

常見虛擬機磁盤格式

常見虛擬機磁盤格式

華爲虛擬化產品存儲架構

華爲虛擬化產品存儲架構

華爲虛擬磁盤特性

類型:

  • 普通 一個虛擬機磁盤只給一個虛擬機用
  • 共享 多個虛擬機可以同時對多個磁盤進行讀寫

配置模式:

  • 普通 一次性全部分配(讀寫速度快)
  • 精簡 要多少劃分多少 (節省空間)

磁盤模式:

  • 從屬
  • 獨立-持久
  • 獨立-非持久
    華爲虛擬磁盤特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