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製作好看實用的可視化駕駛艙

如果要問企業中的IT人最怕什麼,除了怕脫髮之外,就是怕業務和領導突如其來的關心了。

業務三天兩頭提報表需求,領導時不時讓你做個駕駛艙。一些簡單的報表需求倒容易應付,但領導經常要求做的駕駛艙就沒那麼容易了

我們做IT的都知道,一般的dashboard駕駛艙都要開發一週甚至更長時間,從需求分析到數據採集、儀表板開發,還得保證能支持大數據量的性能,這還只是開發的工作,沒有涉及美觀設計層面的內容,就能讓IT部門累到吐血。

但對於企業來說,精心設計的dashborad不僅能夠高效地展示信息,讓用戶第一眼就能迅速捕捉關鍵信息,而且還可以幫助領域和業務人員直觀監測數據,洞察全局輔助決策。

那IT怎麼才能高效率做出領導想要的dashboard呢?

根據大師兄的多年經驗,想做出讓領導滿意的dashboard有下面兩個要點:

  • 明確核心需求,不做表面功夫

  • 巧用工具,善於借力

先來說說dashboad駕駛艙的核心是什麼?

對於很多大型企業來說,dashboard的搭建不僅僅能夠幫助決策,還可以跟外界秀秀肌肉,所以很多領導都喜歡將dashboard駕駛艙做成大屏放在接待中心,但這也給很多中小型企業造成了誤導,以爲只要做出了可視化駕駛艙,就能夠洞察和解決企業的一切問題了。

實際上dashboard駕駛艙最最關鍵的作用,應該是實現精細化的數據管理,數據的準確表達纔是領導最核心的需求,不能只一味追求美觀炫酷,專業性纔是一個優秀dashboard的前提。

明確了核心需求之後,IT人員怎麼巧用工具借力呢?

駕駛艙的搭建可以分爲數據應用架構的搭建,以及數據可視化平臺的組建這兩部分。一般大部人IT人都會選擇進行代碼開發,或者直接交給外包做,但其效率和效果我就不說了,懂得人都明白。

更高效的製作方法可以用報表工具來輔助搭建,比如FineReport,內有豐富的可視化圖表組件和定製化和自動化的駕駛艙搭建方式,大大減少IT人員工作量。

下面我就以FineReport爲例,實操一下駕駛艙的具體制作流程。

1使用決策報表

我們製作dashboard使用的模式叫做決策報表模式,其實dashboard駕駛艙的本質就是可交互性報表分析嘛,普通的報表開發模式要實現圖表可視化比較繁瑣,低效困難,所以FineReport開發了一種簡單方便的報表設計方式,通過拖拽式操作,實現不同可視化組件的隨意搭配,完美實現多維分析管理看板,並支持局部刷新、多屏適應等等功能。

首先,我們打開FineReport設計器的決策報表模式,新建決策報表,選擇想要使用的圖表組件(也可以選擇圖表組件或者參數組件)直接拖拽進面板上,然後可以進行進一步的編輯:

有了圖表,但是我們還沒有數據怎麼辦?很簡單,只需要通過查詢數據集,將想要進行分析展示的數據取出來,然後將其綁定給圖表組件就OK了。

比如你想要展示不同銷售員的銷量情況,就要將新建的數據集綁定給柱狀圖,然後選擇合適的分類、系列名和系列值,這樣基本上一個圖表組件就完成了。

如果我們想要先看一下圖表的最終展示效果,可以選擇左上角的預覽按鍵,直接在web瀏覽器中查看,一次簡單的dashboard圖表就完成了。

學會了用決策報表製作可視化組件之後,我們的dashboard駕駛艙設計也就成功邁出了第一步,當然後面還有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

2選擇合適的駕駛艙類型

獨木不成林,單個圖表肯定算不上是駕駛艙,也無法支撐數據所以在進行版面設計之前,要先選擇合適的駕駛艙類型。面對不同的人羣和需求,就要選擇不同的駕駛艙類型,比如finereport中提供的三種類型,基本可以實現企業內部所有場景的可視化需求:

1、戰略型駕駛艙:主要面向的用戶是企業高層,比如總經理、部門高管等,這類駕駛艙對實時性數據的要求比較低,關鍵是對核心數據信息的展示,因爲領導喜歡的是簡潔、準確、有效的數據。

 

2、分析型駕駛艙:主要面對的是部門管理者和企業中層人員,目的是爲了讓用戶深層次地分析數據,通過鑽取、聯動、過濾等操作探究數據變化的真實原因,比如爲什麼業績下降、銷售額下降這類問題。

3、操作型駕駛艙:主要是面對業務人員,目的是能歐進行持續、實時的數據彙報,比如監控每天的進度和產出,監控計劃預期進展。這種駕駛艙主要是從業務需求出發,實現對關鍵數據的監控、閾值預警等,對數據的實時性要求比較高。

3佈局排版

在明確了駕駛艙類型之後,就可以進行佈局排版了,用正確的方式來展示正確的數據,才能保證我們的駕駛艙是美觀準確的。

1、版式設計

第一步是要將數據進行梳理,明確數據想要表達的主題。一般來說,駕駛艙上的展示空間是有限的,我們不能將所有的數據都堆到裏面,領導想要看到的也只是一些關鍵數據,因此我們要把最關鍵的數據放到核心位置,然後按照重要度依次排列,一般來說有下面四種板式:

比如我經常會用第一種設計方式,按照人眼的視覺習慣,將主要內容放在駕駛艙面板的左上角,比如地圖組件,次要內容分佈於下方和右方,比如柱狀圖和餅狀圖

2、圖表類型選擇

第二步我們要選擇最合適的圖表類型來表達數據,以便簡化信息、突出重點,比如如果地圖是我們重要的展示數據,就要將地圖作爲畫表的主體部分放在駕駛艙的中部或者上部,然後與其他次要圖表進行搭配:

如果你想展示一些佔比統計,可以選擇餅圖、儀表盤、圓環圖、⽓泡圖、散點圖、雷達圖等進行圖表展示,這些圖表容易出現空間⽐較空、散的問題,所以可以搭配⼀些畫⾯⽐較滿的圖表類型:如柱形圖、條形圖、堆積柱形圖、表格、⾯積圖等。這樣畫⾯才能做到鬆弛有度,節奏感強畫⾯就會舒服。

 

如果你的駕駛艙設計中不可避免要使用相同類型的圖表,爲了消除重複感,你可以將同樣的圖表類型看做⼀個整體來進⾏搭配。其中若畫⾯中有多個表格時,最好將表格都放在同⼀處,如兩個表格上下排列⾄左側。

此外,還要注意每個圖表所佔區域最好不要都⼀樣,這樣會讓畫⾯變得沒有主次之分;圖表的⽔平⾼度最好保持⼀致,不要錯落的排布;每個圖表之間的配⾊和涉及的⽂字⼤⼩最好保持統⼀等等,很多圖標設計上的要求這裏就不詳細說

4進行配色

佈局好之後下一步就是要進行配色,包括圖表、背景、組件、數據等等,顏⾊越多,搭配的難度就越⼤,所以⼤多數的時候選擇臨近⾊系,顏⾊跨度在90°左右,當⽤對⽐強烈的顏⾊搭配時,要掌握好顏⾊的⽐例,⼤量的主⾊搭配少量的對⽐⾊。

FineReport內置了不少配色方案,都比較不錯,而且FineReport設計器中的圖表,用默認配色,所以柱形圖和餅圖最好用“漸變高光”。如果自己配色,可以選擇淺淡一些的顏色,不要太亮太扎眼。

 

 

此外圖表的背景色很重要,巧妙使用,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FR的背景色裏面,也可以設置間隔或漸變,得到不一般的效果。

5動態、細節優化

駕駛艙製作的最後一個重要步驟就是加入動態的效果,所謂“死的表格不如動的圖形”,我們不僅要努力讓用戶能夠解讀數據,還要讓他們還可以輕鬆甚至愉快地完成這些工作。

FineReport中有很多可以實現的動態效果,比如自動輪播、圖表閃爍、動態背景等等,基本上也都是用報表塊實現的,更多的可視化插件可以去帆軟市場下載

 

最後,我們的可視化dashboard駕駛艙就基本上完成了,最後只需要再對圖表的外框、組件、背景、圖形適配大小、字體大小等進行優化就行了,保證我們的可視化駕駛艙的每個細節都無可挑剔。

經過上面五大步驟之後,我們最終就能完成一張精美而實用的dashboard駕駛艙,不僅不會有人嫌棄你的報表難看,更能夠幫助企業進行數據精細化管理,讓數據真正發揮價值。

最後,駕駛艙要想最終實現價值,離不開業務場景的依託,從業務場景需求出發,才更有意義,纔不會被說成是表面功夫。

歡迎關注我的公衆號“商業智能研究”,私信回覆“資料包”,即可領取大數據、數據中臺、商業智能、數據倉庫等6G精華資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