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設備可能被利用變成家庭虐待的工具

前言:智能家居設備可以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輕鬆方便,但是諸如智能燈泡和語音控制助手之類的智能家居設備是否也可能成爲家庭虐待的工具被使用?智能家居設備被懷疑已變成家庭虐待的武器,這一“另類觀點”也從不同的角度表現了人們對智能家居設備及物聯網設備在安全方面的擔憂。

 

受新型冠狀病毒影響,全世界數十億人的家庭生活迎來新的改變——家成爲工作場所,體育館和學校等公共場所皆因各國的隔離政策而封閉。這也意味着,生活中的更多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願意接受,更有機會使用智能家居設備——他們也因能連接到互聯網上,使人們通過語音或手機上的應用程序進行控制而顯得更“智能”。

 

從亞馬遜的Alexa、蘋果的Siri和Google Home等虛擬助手到智能燈、水壺、安全攝像機和恆溫器,被統稱爲物聯網(IoT)設備。現在許多家用電器更是被嵌入了傳感器,能夠收集我們的使用數據,並與家庭中的其他設備進行通信。

 

2017年,估計有270億個IoT聯網設備,且據網絡預計將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長,到2030年將達到1250億個設備。

 

智能家居設備可以幫助我們在數字化和自動化生活中節省時間和精力。人們很享受語音命令新聞更新、打開和關閉電燈的便利,或者擁有一個可以根據自己的日常活動智能給房間供暖的恆溫器。

 

拿現在很多人在前門安裝的聯網可視頻門鈴舉例,他們可以看到誰打來電話,並可以與來者交談,無需冒着暴露於新冠病毒的風險去打開門。同時,家庭內部的自動化設備也可降低病毒傳播的風險。根據全球技術市場公司ABI Research的報告,由於新冠病毒的爆發,智能設備的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預計將增長多達30%。ABI Research的研究主管表示:“更智能的住宅可以成爲更安全的住宅。”

 

但是,有人擔心新技術也爲施暴者提供了控制、騷擾和跟蹤受害者的新機會,這些便利工具已變成家庭虐待的武器。

 

家庭暴力表現的方式多種多樣,智能家居技術爲施暴者提供了控制、騷擾和跟蹤受害者的新機會。例如,利用移動電話可以跟蹤和監視伴侶或孩子活動的方式。紐約康奈爾科技公司的研究人員於2018年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他們詢問11家開發了“兒童安全”或“查找我的手機”應用程序的公司,問是否可以將他們的產品用於“跟蹤他們(某人)自己的(夥伴)電話”?八家公司回答說可以。

 

隨着家庭中越來越多的設備能夠收集有關我們的運動和日常行爲的數據,物聯網可能加劇了基於技術的“濫用”方式。互聯網可視頻門鈴和攝像頭使您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觀看某人的活動,門上的傳感器可以顯示有人何時離開房屋,而帶有智能燈泡的照明燈可以顯示他們在房間之間的移動,語音控制的虛擬助手可以記錄被問到的問題的詳細分類和搜索歷史記錄、個人數據。利用這些數據可以輕鬆掌握一個人的生活特點,甚至影響一個人的生活。

 

這些系統通常需要一個管理帳戶,方便人們以密碼方式來登錄控制系統。將所有這些方面放在一起,似乎在不經意間建造了智能家居,同時允許一個人控制和監視另一個人的生活。

 

2018年,首例與物聯網有關的虐待案件登上法庭報道,羅斯·凱恩斯(Ross Cairns)被判入獄11個月。因爲他通過安裝在牆上的平板電腦上的麥克風偷聽了分居的妻子的談話。當他聽到妻子說已經不在愛他時,他說“哦,你不愛我了嗎?”他來到妻子居住的地方,把妻子推到兩個孩子面前,往她汽車的擋風玻璃上吐唾沫,還侮辱她。據報道,平板電腦是用來控制家裏的暖氣和燈光的。

 

這個案件是許多不幸家庭暴力案件的縮影。雖然從歷史上看,家暴的定義是身體上的暴力行爲,但我們對家暴的理解正在迅速改變。

 

英國司法大臣羅伯特•巴克蘭(Robert Buckland)在英國下議院(House of Commons)討論英國最近出臺的《家庭暴力法案》(domestic abuse bill)時表示:“對暴力犯罪(從普通攻擊到更嚴重的犯罪)的過時看法,是沒理解家庭暴力的真正本質。”“它忽略了陰險的、控制的或強迫性的行爲,以及心理虐待,這一點一點地改變了原本可能是愛與平等的關係,變成了完全不平等和控制的關係,在受害者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他們變成了被虐待的人。”

 

當住宅中的智能家居技術僅由一個人控制時,它就會剝奪其他居住在那裏的人的控制權。監視很容易發展成主動跟蹤,曾經看不見的東西會變成了一種有形的威脅或肢體對抗的感覺,激烈的時候往往會升級爲暴力。

 

在世界範圍內,大約三分之一的女性遭受了親密伴侶的某種形式的身體或性虐待。此類行爲會導致抑鬱,流產,兒童出生體重減輕以及感染艾滋病毒的風險增加。在某些情況下,虐待可能升級爲謀殺。在全球被謀殺的女性中,約有38%死於現任或前任伴侶之手。

 

像病毒一樣,家庭虐待也通過密切接觸而傳播。黎巴嫩於2017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目睹家庭暴力的兒童成年後實施暴力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三倍。

 

令人震驚的是,爲使人們免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而採取的居家隔離措施也可能無意中導致了家庭暴力的驚人增加。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的數據,與上一年相比,今年4月,受到親密伴侶暴力侵害的女性撥打緊急電話的數量較前一年增加了60%。聯合國人口基金(The UN’s Population Fund)警告說,如果封鎖持續六個月,他們預計全球將再增加3100萬起基於性別的暴力案件。聯合國祕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稱其爲“全球家庭暴力的駭人激增 ”。

 

技術濫用的規模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在英國,婦女慈善機構庇護所Refuge 報告稱,僅從2019年1月到8月,就有920起與科技相關的虐待案件。在美國,家庭虐待慈善機構報告說,人們與他們聯繫時會看到一些智能恆溫器和智能揚聲器被其伴侶使用的例子。例如:室溫突然升高,午夜時分,音樂從揚聲器中轟鳴而出,家門的密碼每天都被改變。

 

據網絡安全專家卡巴斯基(Kaspersky)透露,2019年前8個月,發現所謂“跟蹤器”(stalkerware)(用於監控設備上的信息、記錄屏幕活動、跟蹤其位置並訪問其攝像頭的軟件)的人數比上年增加了35%,其中37532起出現在人們的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上。當然,更多人可能完全不知道這樣的應用程序已安裝在其設備上。

 

在超高速寬帶和即時語音命令的世界裏,與物聯網濫用的相關受害者幾乎沒有求助熱線或支持團體。Refuge是英國唯一一家擁有自己的技術團隊的慈善機構,專門致力於解決這一日益嚴重的問題。大多數慈善支持工作者都不知道IoT意味着什麼或智能中心可以做什麼。

 

熱線電話非但沒有提供幫助和支持,反而可能加劇虐待行爲。例如,對於任何懷疑自己被監視的人來說,一個常見的建議可能是修改他們設備上的密碼。但當伴侶意識到這些信息已被更改時,他們可能會對智能家居設備的這種突然變化產生懷疑和破壞。如果這個人是家中智能家電(如供暖系統和洗衣機)的帳戶管理員,則每個物品都可以用作威脅和控制伴侶的工具。

 

同樣,在結束一段不愉快的關係後,不更改密碼或斷開與之前所有賬戶的連接也一樣危險。它可能導致作案者通過遠程控制影響一個人的生活,窺探他們的住所或約會對象。

 

沒有一條單獨的建議可以幫助每個與物聯網相關的受害者。但是,當有人需要幫助時,他們應該能夠與熟悉最新智能家電產品的售後服務人員溝通,或者能夠對於目前的所作所爲進行風險評估。這樣的體系在澳大利亞已經成型。澳大利亞政府有一個集中的技術部門,家暴受害者和倖存者可以尋求最新的,物聯網方面的支持。

 

讓法律與新興技術發展同步具有挑戰性,但是在多數情況下,購買新技術產品或服務的人們依然必須弄清楚什麼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英國肯特大學(University of Kent)研究網絡安全威脅的計算機科學家賈森•納斯(Jason Nurse)表示:“技術在變化,周圍社會正在抓緊時間追趕和適應。”

 

“如果有人正在房間裏讀書,那麼大多數人不會在此時走進去關掉燈。但是在物聯網事件中,就可以遠程控制“黑掉”某人的智能燈。”隨着時間的發展,同樣不尋常的事情可能會讓你質疑你和伴侶關係的平等性。如果家裏只有一個人是日常生活設施的賬戶管理員,比如供暖系統、水壺和洗衣機,如果這些設備停止正常工作,只有一個人能恢復正常——這是強制依賴的典型做法。

 

研究新興技術的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監管、創新和公共政策講師伊麗娜•布拉斯(Irina Brass)認爲,消費者在購買物聯網設備時,需要更多地瞭解自己帶進家裏的是什麼。她說:“目前人們缺乏這方面的意識。” 之前,人們一般會有兩個設備:電腦和手機,它們會連接到互聯網。但現在,人們家庭環境中有越來越多的設備……它的連網是完全看不見的,而且消費者不知道這種連網帶來了什麼。

 

當前,智能設備實際上仍然相對“笨拙”。它們的核心功能是無線功能以及與家庭中其他設備的連接。“智能”標籤是誤稱,但這很快會改變。隨着物聯網系統更多地利用人工智能並變得更加自動化,我們所有人都需要學習如何正確的使用和防止濫用它們。人們應該給於智能家居設備物聯網安全問題更多關注。

 

*文章出自SCA安全通信聯盟,轉載請註明出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