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找工作和選專業的思考

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國家的發展,國家的發展離不開國際的大氣候。

國家之間的競爭主要歸於經濟競爭,經濟的核心在於產業,產業的核心則在於科學和技術。

 

無論是找工作還是選專業,賭的都是對未來趨勢的預測,沒有人會希望自己在一個即將被淘汰的行業裏工作。

記得有一位朋友,以高分考入了國內某著名大學的機械專業(內燃機方向),畢業後進入國企,從事汽車發動機的開發。工作不久,電動汽車興起。他警覺到未來汽車產業將會減少對傳統發動機的需求,這種趨勢也會減少對內燃機相關的工程師的需求。猶豫了一年後,他選擇轉行,因爲他判斷發動機行業的勞動力將會供大於求,薪資增長也將會趨於緩慢。

如何判讀自己工作的行業在可見的未來不會被淘汰?

太史公曰:“述往事,知來者。”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眼下紛繁複雜的事放在歷史的鏡子前,卻也可以理出思緒。

1、工業革命

往事越千年,跳過歷史上的農業革命,人類財富增長主要發端於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發生於18世紀60年代,人類開始進入了蒸汽時代,以蒸汽機爲代表的高科技(現在應該沒有多少人認爲是高科技)進入紡織業、採礦業和冶金業,並且產生了諸如蒸汽車和蒸汽輪船等新產業。蒸汽輪船也對傳統造船(帆船)行業產生衝擊。

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端於19世紀下半葉,人類開始進入電氣時代。除了用電動機代替蒸汽機作爲動力源,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產生了更多的產業,比如電燈產業。這些新產業也對傳統產業產生了衝擊,比如電燈擊垮了煤油燈產業。

第三次工業革命發端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現了生物克隆技術、航天技術和半導體技術。在這些技術的基礎上,又衍生出了計算機產業和互聯網產業。這些新產業也對傳統產業產生了衝擊,比如計算機行業擊垮了電報行業。

現在人類技術處於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前夜,這期間又會產生哪些新的產業,又會革掉哪些傳統產業的命呢?有學者預測第四次工業革命是以人工智能、新能源、量子信息技術(量子通信,量子計算機)、機器人、生物技術等技術爲主的全新技術革命。國務院制定的《中國製造2025》中也有很多關於這些新技術的具體規劃。

 

2、產業轉移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亞洲範圍,產業總共發生了四次轉移。

 

每一次產業轉移的浪潮中,最先發生轉移的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比如大規模的紡織業(第一次工業革命產生),其次是汽車、家電等產業(第二次工業革命產生),再次是IT產業(第三次工業革命產生)。現在中國政府成立半導體產業基金,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促使國際半導體產業轉移到中國,促進就業。對個人而言,便是工作機會。於此同時,越南、泰國、印度等東南亞國家也在出臺政策大力招商引資, 促進勞動密集型產業從中國轉移到本國。

 

總結:

文章從產業革命和產業轉移的兩個角度來看選工作和選專業,產業革命和產業轉移都會在增加大量新的就業崗位的同時,也會減少傳統產業的就業崗位,對於個人而言,便意味着工作機會和失業風險。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