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無線網絡優化覆蓋

1、覆蓋優化

(1)覆蓋率測試法

  • 路測覆蓋率
  • MR覆蓋率

(2)波束

  • 波束管理

    通常波束越窄,信號增益越大,但副作用是一旦波束偏離用戶,用戶反而接受不到高質量的無線信號。

  • 波束管理過程

  • 控制信道設置

  • 5G覆蓋增強—SUL

    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新空口(new radio,NR)協議中引入了SUL。SUL主要用來承載NR覆蓋邊緣的用戶,引入SUL可以補充高頻NR的上行覆蓋。終端可以通過正常上行鏈路(normal uplink,NUL)或SUL進行上行傳輸。當上行載波的覆蓋變差時,終端可以從NUL切換到SUL。

2、天線基礎及參數

(1)天線基本概念

  • 收集無線電波併產生電信號
  • 把從傳輸線上傳下來的電信號轉化爲無線電波發射到空間

(2)MIMO演進

3G:WCDMA HSPA標準 只能使用SISO,下行峯值速率7.2Mb/s
3G:WCDMA HSPA+標準 支持2x2MIMO,下行峯值速率42Mb/s
4G:3GPP LTE標準 支持SISO、2x2MIMO、4x4MIMO,下行峯值速率100Mb/s
4G:3GPP LTE-A標準 最多支持8x8MIMO,下行峯值速率1Gb/s
5G 大規模天線:基站使用大規模天線陣列

(3)AAU基本概念

  • AAU:移動網絡創始於宏基站,隨後發展到分佈式基站節省了饋損,大大提高網絡覆蓋。
  • AAU的優勢:緩解站點空間小問題

(4)天線類型

  • 全向天線

    全向天線,即在水平方向圖上表現爲360°都均勻輻射,也就是平常所說的無方向性,在垂直方向圖上表現爲有一定寬度的波束,一般情況下波瓣寬度越小,增益越大。全向天線在移動通信系統中一般應用於郊縣大區制的站型,覆蓋範圍大。

  • 定向天線

    定向天線,在水平方向圖上表現爲一定角度範圍輻射,也就是平常所說的有方向性。同全向天線一樣,波瓣寬度越小,增益越大。定向天線在通信系統中一般應用於通信距離遠,覆蓋範圍小,目標密度大,頻率利用率高的環境。

(5)天線參數

3、5G覆蓋優化流程

(1)覆蓋優化流程

  • 數據採集

    通過不同的數據採集系統進行覆蓋相關數據採集。

  • 覆蓋評估

4、5G覆蓋問題及優化方案

(1)覆蓋問題概述

  • 弱覆蓋
  • 越區覆蓋
  • 覆蓋不均衡
  • 重複覆蓋

(2)弱覆蓋

  站點中間出現完全沒有NR信號區域。

  • 弱覆蓋原因及優化方案

(3)越區覆蓋

  越區覆蓋:由於基站天線掛高過高或者俯仰角過小引起的該小區覆蓋距離過遠,從而越區覆蓋到其他站點覆蓋的區域,並且在該區域手機接收到的信號電平較好

  • 越區覆蓋原因及優化方案

(4)重疊覆蓋

  每個小區內的終端用戶都會受到來自其他小區的同頻干擾。通常把受到較多的同頻鄰區干擾影響且干擾較大的區域稱之爲重疊覆蓋區域。

(5)覆蓋不均衡

“上下行不平衡一般是指下行覆蓋大於上行覆蓋。在只有下行覆蓋的區域,當用戶因爲檢測到了基站信號,想要接入或者切換時,因爲上行達不到覆蓋要求,也就是手機以最大功率發射基站也收不到,就會造成接入失敗或切換失敗。另外如果上行覆蓋是連續的,那麼下行信號因爲覆蓋大於上行,會對鄰區造成干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