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背景介紹

由於PC時代的到來,語音在PC端使用的比較多。PC端使用語音採集音頻有兩種方式,分別是瀏覽器採音傳輸到雲端去識別並返回結果展示,與PC機器本地啓動插件程序,用戶對着麥克風說話,麥克風陣列採集到聲卡傳送過來的音頻,送到雲端去識別。首先介紹瀏覽器端的採音。

瀏覽器是網頁顯示、運行的平臺,當然有一部分瀏覽器能夠支持網頁端採集音頻文件功能。常用的瀏覽器有IE、火狐(Firefox)、谷歌(Chrome)、Safari和Opera等。我們平時稱爲五大瀏覽器。當然還有其他瀏覽器:QQ瀏覽器、百度瀏覽器、搜狗瀏覽器、獵豹瀏覽器、360瀏覽器、UC瀏覽器、遨遊瀏覽器、世界之窗瀏覽器、2345瀏覽器、hao123瀏覽器等。其他瀏覽器基本上使用了通用的四大瀏覽器內核,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瀏覽器。

不同瀏覽器能否支持web端採音功能,這得從瀏覽器的內核說起。瀏覽器最重要的部分是瀏覽器的內核,瀏覽器內核是瀏覽器的核心,也稱“渲染引擎”,用來解釋網頁語法並渲染到網頁上。瀏覽器內核決定了瀏覽器該如何顯示網頁內容以及頁面的格式信息。不同的瀏覽器內核對網頁的語法解釋也不同,因此網頁開發者需要在不同內核的瀏覽器中測試網頁的渲染效果。

瀏覽器內核又可以分成兩部分:渲染引擎(layout engineer 或者 Rendering Engine)和 JS 引擎。渲染引擎負責取得網頁的內容(HTML、XML、圖像等)、整理訊息(例如加入 CSS 等),以及計算網頁的顯示方式,輸出至顯示器或打印機。瀏覽器的內核的不同對於網頁的語法解釋會有不同,渲染的效果也不相同。所有網頁瀏覽器、電子郵件客戶端以及其它需要編輯、顯示網絡內容的應用程序都需要內核。JS 引擎則是解析 Javascript 語言,執行 javascript 語言來實現網頁的動態效果。最初渲染引擎和 JS 引擎並沒有區分的很明確,後來 JS 引擎越來越獨立,內核就傾向於只指渲染引擎。有一個網頁標準計劃小組製作了一個 ACID 來測試引擎的兼容性和性能。內核的種類有很多,但是常見的瀏覽器內核可以分這四種:Trident、Gecko、Blink、Webkit。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