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人如何做好能力積累

| 0x00 學習的力量

從畢業開始,數據人就要奮鬥在學習的第一線上。

數據開發與Java不同,它要求一個更高的起點;數據開發與Java相同的是,成爲專家都需要一個長期的學習過程。

畢業伊始,數據人就要奮鬥在讀論文的道路上。大數據不得不講神器的Google三大論文,你可以罵它看不懂,你可以罵自己英語不好,但是你確實要看的,不推薦你看中文版,會讓你誤解很多概念和詞彙,還是要從英文的開始看起。MapReduce可謂是總結了大數據計算的核心:分而治之。如果覺得太難懂,吳軍老師有一本《數學之美》,有一章也是說這個東西的,很簡潔易懂,同時,建議碼農們都讀一讀這本書,用科學修身養性。GFS真是經典的不能再經典啊,計算框架Spark大有Spring一統江湖的架勢,但是HDFS你卻找不出比它更經典的。BigTable奠定了NoSql數據庫的理論基礎,也是必看系列。

其次,數據人需要橫向擴展自己的知識廣度。建議看一看搜索引擎的一些相關知識,大數據源於搜索引擎,從祖宗學起來,也是一件好事,尤其是Nutch,你可以快速瞭解一個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

隨後,數據人的基礎依然是寫好代碼,在Coding能力上也需要勤加練習,尤其是多看書,包括《代碼大全》、《編程珠璣》、《算法導論》、《設計模式》與《代碼簡潔之道》。

在畢業的前五年中,人與人的差異其實沒有想象的那麼大,公司更看重的是個人的技能熟練度,而這些差距可以通過針對性的學習、重大項目的練習得到快速的提升。項目的經歷是痛苦的,但只要是數據人,早晚都要面對各種不合理事務的挑戰,只有經歷過,才能快速的成長起來。

| 0x01 實踐出真知

畢業後的5-10年,是數據人的另一道坎。大部分人畢業十年後,都要遇到35歲危機的問題:我已經是一名技能熟練的工程師了,我該如何進一步的提升自我?

其實,到達35歲年齡的人,往往已經不再是強調“個人貢獻”的時候了,而是到了需要強調“團隊貢獻”的時候。

“團隊貢獻”的第一點,就是要多溝通。工作中需要溝通的情況非常多,數據由於職能所屬,需要與前端、後端、產品、運營等多方打交道,承接需求衆多,很多小夥伴明確表示了非常不適應這種溝通方式。其實溝通的本質是信息的交換和處理,要想做到高效溝通,避免無效溝通佔據了大多數工作時間,還是要把握好兩點:一是提前溝通,就像數據結構中的隊列一下,今早把待辦事項丟到隊列中,就能儘早做出工作的安排,避免等到最後才知道,免不了一頓手忙腳亂;二是不跑題,溝通的過程中抓住問題的“本質”,例如會議上是在溝通項目如何排期,但有人可能對項目該不該做提出了異議,這種情況其實就是浪費大多數人的時間。

“團隊貢獻”的第二點,是學會帶人。團隊的成績單,不僅僅與主管的能力有關,也與所有團隊成員的能力有關。這就要就主管不僅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將自己的能力教給下屬,讓其他人也擁有自己工作的能力。很多時候,我們在帶新入職員工的時候,往往看得非常焦慮,恨不能“事必躬親”,讓其他人無代碼可寫。長期以往,團隊成員提升有限,自己也累的半死,就不划算了。根據經典的“探索和利用”理論,良好的用人方式應該如下:

  • 首選選擇相信,在面臨失敗後,收縮信任度。
  • 查找失敗的原因,提供改進意見,提升下屬的能力。
  • 總是給下屬機會,在恰當地時機給下屬更高的挑戰。 總之,蒼天大樹來自一顆小種子,要相信成長的力量。

“團隊貢獻”的第三點,是提升研發效能。數據的工作永遠不是閉門造車,而是需要積極與其他組進行打交道的,這個過程中勢必涉及到項目協作方式是否流暢、業務方的需求是否合理、數據同學的項目排期是否有衝突,等等。數據工程師往往面臨的情況是:排期有衝突、流程太繁瑣(模型、上線、測試等)、業務方需求做不了。而如何理順這一切,非常依賴於管理者的項目管理水平。我們常常說,高層管理者也應該寫寫代碼,其實就是要參與到研發工作的第一線,切身感受一線工程師的痛點,並與其他Leader一同,降低研發過程中的阻力,提升研發效能。

| 0x02 堅持與習慣

其實不論是個人修養,還是團隊貢獻,在大公司中待過一段時間的人,都能夠有切身的體會,並且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目標。但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計算機領域作爲知識更新最快的領域之一,從入職的第一天起,就要做好一種覺悟:我們的知識要不斷更新,不然就會被淘汰。因而,“小目標”只是0-1的過程,堅持做下來纔是1-100的部分。

從入職的第一天起,公司就是希望你能夠產出價值的,純粹的技術獨立公司很少,而大多數是希望你能夠在所負責的業務上有所產出的。因而,不管是35歲現象,還是工作經歷,每個人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能夠爲公司帶來應有的價值。而這種競爭力,可以是架構能力、可以是帶團隊的能力,也可以是行業影響力。這種競爭力的構建並不是一天兩天能夠產出結果的,而需要長期的積澱。每個人都說,P8是一道坎,也是因爲當你發現能力有缺失時,其中的Gap並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彌補上的,從而錯過了最佳的晉升時機。

這裏從幾個方面來講一下長期積累的“核心競爭力”:

  • 從事行業的發展特點、行業趨勢、競爭力分析是否有很好的洞察?行業的痛點是什麼,怎樣逐步推動痛點的解決?
  • 特定領域的客戶中,客戶企業的組織結構、業務知識是否清楚,哪些產品纔是客戶所真正需要的?
  • 能夠爲自己的老闆講清楚業務的規劃,從而爭取到有利的投資條件?包括了資金、人力、時間規劃等。
  • 作爲團隊的帶頭人,如何將業務方的知識,轉化爲具體的技術行動路線圖,並且讓技術團隊容易理解和推動完善?
  • 對於國際化的公司,英語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能。

這裏推薦一些書籍,建議業餘時間讀一讀:《系統化思維導論》、《金字塔原理》、《實現領域驅動設計》、《人月神話》等,有的書籍雖然寫作年代早,但共性是相同的。別小看了每天看一會的書籍,經年累月下來,你所沉澱的知識儲備,與其他人相比,會明顯的厚出很多。有時候,你的競爭力,也正是一兩句別人不知道的話中所體現出來的。

| 0xFF 生活是一場長跑

程序員在聊天時,經常會提到對於做基礎技術同學的羨慕,認爲只有Hadoop、Spark、Flink這種的纔算是技術,業務的技術含量就很低。其實,從遠一點的角度看,基礎技術所需要的人的數量,一定是呈現出越來越少的趨勢,要求也越來越高,除非是學院派畢業,不然但你遇到天花板的時候,智力的差別,並非是努力所能夠彌補。業務雖然技術含量不高,但業務實施的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業務價值能力、團隊組織能力、數據分析能力,是可以通過努力彌補的,並且隨年齡的增長,壁壘越來越深。

基礎技術和業務應用技術必然會有不同的關注點,沒有高低之分。之所以產生這種誤解,主要原因是基礎技術相對成熟,有比較完整的體系,這給人一個高大上的感覺。業務應用技術相對來說,由於每個團隊使用的不一樣,所以成熟度參差不齊,影響力沒有那麼大。

人生其實是一場長跑,在哪個跑道上並不重要,開始跑的快也不一定堅持到最後,只有最後撞線的那個人,纔是人生的贏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